-
张季风:日本经济到底是好还是坏?
最后更新: 2024-07-01 07:58:32观察者网:其实在日元汇率走低的同时,亚洲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似乎也在跟进这一趋势,如何解读这一现象?不少人甚至联想到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两者情况有何差异?有人认为日元要崩,也有人认为是美国“收割”日本,您怎么看这些观点?
张季风:这段时期亚洲货币汇率呈下跌态势,跟美联储一直释放的不急于降息的预期有关。没办法,全世界经济还是要看美国,而且现在看来这个格局还会延续下去。
互联网上有不少观点认为美国又要收割日本、亚洲甚至全世界,我觉得未必准确。美国从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七年后才逐步退出这一轮量化宽松;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美联储再次开启新一轮量化宽松,但很快2021年就开始退出机制,到现在已经加息至5.5。换句话说,美国认为自己的经济正在步入正轨,工具箱比较充实。
日本、东南亚跟美国的关联非常深厚,美国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在这些国家马上有所反应。
但我不认为这一轮亚洲经济体货币贬值与97年金融风暴雷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引爆点是泰铢,当时像泰国这样的东南亚小国外汇短缺,国际收支碰到瓶颈,还不起债了,最终导致泰铢暴跌,引发亚洲其他国家货币的连锁反应。但这次贬值不是一回事,它不是因为短期外汇短缺断链的问题,主要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与美国的利息差问题,事实上现在美国和日本也在观察外汇和股市的动向。
日元汇率短期内快速下探,可能也有些短期的投机行为,但暂时没有出现那么大的传染力。所以两者的成因是不一样的。何况,现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本身并没有大问题,都挺健康的。
观察者网:今年3月,当日本央行宣布退出负利率、春斗争取到30多年来最大涨幅时,我给您发了一个问题“是否意味着日本将走出通缩,这中间存在多大距离,需要参考哪些指标?”但看来似乎有了答案——极其缓慢,至少目前的工资涨幅和消费指数完全不及预期。日本政府期待出现的景象,需要看哪些方面的指标,能否请您做些分析?
张季风:日本这30年来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政策,经济存在着结构性、制度性问题,但它自身通过持续改革,一些问题得到缓解。然而,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工资收入较低,且增长停滞。这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的症结所在。工资收入停滞,导致消费疲软,最终造成物价难以上涨,两者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1991年到2021年,年平均增长率仅0.7%,而经济低增长反过来又触发诸多社会问题,比如社会格差扩大、“无欲望”社会等等。
那么,日本经济增长迟缓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必然性的,有些是政策失误,带有偶然性;但工资收入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性问题之一。
怎么解决?我个人认为,其实日本政府已经找到问题所在,只是推进速度极其缓慢。安倍晋三首相任内提出“安倍经济学三支箭”,日本NHK邀请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学家召开视频讨论会,在中国找的是我,当时德、法等发达国家的学者对安倍经济学的打分大概都是40分、50分,但我的观点是起码能给70分,如果能再加上一条变成“四支箭”就更完整了,这一条就是增加工资。
这是我当时的建议,但安倍政府真正体悟到这个问题是在2017、18年以后,然后开始去求日本经团联、大企业加工资。安倍之后,菅义伟、岸田文雄也到处磕头作揖做企业工作。
现在有人可能觉得即便大企业涨薪了,中小企业也很难上涨;其实并非如此,目前是谁都没涨。
我觉得不论如何,大企业应该带头示范。今年春斗争取到了5.28%的薪资涨幅,但效果不理想,一方面企业在落实上有差距,另一方面物价和汇率抵消了上涨幅度,虽然名义增长率稍有提高,但实际工资增长率一直下降,到今年4月已连续25个月下降。
自1996年开始,日本的实际工资增长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换言之,本来经济增速就不高,工资上涨率还是负数,甚至低于经济增速。
日本年度工资谈判“春斗” 资料图来自路透社
为什么涨薪这么难?首先事关企业的预期,它们对日本经济总体预期不好,而基础工资一旦升上去以后就是刚性的,很难再下来,一旦将来宏观经济出问题,企业日子就很难过了。其次,工会的力量越来越弱,话语权下降。
事实上,日本企业并不是没钱,很多企业甚至赚得盆满钵满,企业留存大约已达540-550万亿日元,几乎和日本GDP等值。现在日本企业的自有资金率,制造业领域最高的已经达到50%,就全国平均水平也超过40%。这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没有达到的程度。
据日本一些知名智库预测,可能要到夏季以后才会开始出现涨薪的效果。但能否真的做到,我现在也不好判断。
一般而言,判断经济复苏的基本逻辑是: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相对饱和,所以首先的起爆剂是出口扩大,带动生产扩大,接着扩大设备投资、扩招人员,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然后工资收入跟着提高,国内消费逐步复苏,而消费增加又再次拉动生产,以此往复,物价和工资的正向循环就能构建起来。
这是一个机理,现在关键就卡在增加工资这一环。企业利益未能还原给社会,使经济良性循环发生断裂。
观察者网:不久前,日本经济学者渡边努(曾在日本央行任职)提出一个观点,由于疫情、战争等因素导致的急性通胀,能否以毒攻毒,治好日本慢性通缩的病?例子是2016年日本零食冰棒“咯吱咯吱”25年首次涨价,社长不得不公开道歉,日本民众讨厌涨价影响企业的价格模式;但2021年出现急性通胀后,日本民众对于价格上涨的预期和心态都有所提升,只不过对工资上涨预期较低,所以他认为日本经济走到岔路口,一是可能走向滞胀,二是走出通缩,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就目前表现来看,有可能是前者还是后者?要开启工资与物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哪些条件?(注:2023年,日本劳动者人均名义现金工资为32.99万日元,比上年增加1.2%,但由于消费物价涨幅为3.8%,导致实际工资收入下降2.5%,家庭月均实际消费支出比也下降2.6%。)
张季风:关于这个分歧点的讨论,渡边努是用短期数据来分析日本的通胀和通缩问题。我个人认为,滞胀的可能性不大,走出通缩的可能性更大。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过滞胀,主要原因是中东“赎罪日战争”引发全面性石油危机,但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没有掀起那么大风浪,只在短期内造成通胀,这也是因为当前的能源供应需求与过去已截然不同。
再来是经济低增长,我个人觉得对于这一点也要从另一方面来解释。首先从经济增速递减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日本在1990年代后就已进入后现代化社会,经济增速慢下来是很正常的,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目标是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么当我们进入成熟阶段,也会进入这种低增长状态。现在网络上流传的什么中国陷入日本式衰退等等,纯属无稽之谈。现在的中国经济和1990年代的日本经济,不在同一个发展阶段,有些人只是看到了形似,但没有深入了解内在逻辑。拿日本与中国进行比较应当慎重。
渡边努提到日本民众讨厌涨价,这个理由再简单不过,如果我的工资涨了7%,物价涨5%,工资跑赢通胀,我自然没什么意见;但问题是工资一点不动,你再涨物价,我的生活受到影响了,当然讨厌涨价。所以,现在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工工资,怪老百姓讨厌涨价,那是本末倒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多家公募、资管公司高管变更,有的任职总经理还不到一年时间
2024-06-30 17:16 行业资讯 -
大家养老保险全部股权将被挂牌出售,去年净亏损1.6亿元
2024-06-30 16:57 金融观察 -
宁夏国投原董事长赵其宏被查,曾担任宁夏银行行长
2024-06-30 16:44 金融观察 -
涉嫌信披违法,闻泰科技实控人拟被罚800万
2024-06-30 11:01 观网财经-科创 -
6月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持平
2024-06-30 10:04 观网财经-宏观 -
“亡夫13万元存款消失、账户被注销”?农行通报
2024-06-30 08:48 金融观察 -
“苹果AI如果只有旗舰机才能用,那AI平权主义在哪里?”
2024-06-29 20:02 观网财经-科创 -
“科学理性认识中美科技综合差距,绝不能盲目自信”
2024-06-29 10:08 观网财经-科创 -
姚洋:“内卷”根本原因是许多资金涌向成熟领域
2024-06-29 07:33 金融观察 -
OpenAI“天赐流量”,国产大模型笑麻了?
2024-06-28 18:06 观网财经-科创 -
否认使用华为麒麟芯片,荣耀重心仍是开放
2024-06-28 13:48 观网财经-科创 -
“贸易依存度大、有国际融资需求的行业应先纳入全国碳市场”
2024-06-27 12:07 金融观察 -
国常会: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政府采购
2024-06-27 08:17 政策风向标 -
中国移动董事长: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
2024-06-26 21:37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小银行改革加速度,今年来超80家开启合并重组模式
2024-06-26 16:32 金融观察 -
广期所再现绿色品种期货新动向
2024-06-26 16:32 金融观察 -
许家印因53亿元违约在香港面临诉讼
2024-06-26 15:11 大公司 -
连新疆都能“3元3件”包邮,电商为什么越来越便宜?
2024-06-26 10: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OpenAI收紧区域限制,大量中国开发者收到警告
2024-06-25 17:21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科技巨头警告:封禁TikTok将损害我们的业绩
2024-06-25 11:41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20“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84“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2“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2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70最新闻 Hot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