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羲:欧盟想要“边打边谈”,也得问问实力允不允许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若羲】
10月4日,欧盟计划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进行表决投票。
有消息传出,法国、希腊、意大利和波兰将投票表示支持,这足以使欧盟的提案获得通过,此举可能会加剧与中国当局的贸易紧张关系。
而在此前推迟投票后,就有消息传出欧盟计划在草案中,增加一项新条款,允许欧盟在法案投票表决后继续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显而易见,此次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事件中,欧盟内部各方意见并不一致。但总体而言,欧盟尚未做好打关税仗的准备,并意识到加征关税对于欧盟而言未必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尽管在程序上,关税法案难以被否决,不过新增条款也反映了欧盟希望保留谈判余地、避免事态升级的心态。“边打边谈”,最终还是要软硬兼施、尽收渔利。
欧盟内部虽意见不一,但关税加征已是板上钉钉?
究其根源,此次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及加征关税的重要推手是法国。早在2023年,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时,法国《观点》周刊便表示,电动汽车调查的展开代表了法国的态度,法国几个月来一直在推动欧盟面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时采取更强硬坚定的立场。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也曾表示,如果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欧洲必须能够进行报复。”[1]
不同于法国积极游说的态度,德国及其他更加依赖国际贸易的成员国态度更加保守。根据欧盟发布的临时关税调查结果,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在调查中曾向欧盟表示,中国企业在海内外的商业活动有助于提高全球制造、物流和研发等领域的盈利能力,并相应地支持了欧洲汽车行业的发展。[2]
此外,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也在欧盟调查中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汽车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任何可能导致欧盟汽车供应商和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准入减少的举措,从长远来看,都可能损害各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3]
随着法案投票表决期限逐渐逼近,加征关税法案何去何从成为了热点话题。欧盟将该法案交由成员国表决,而根据欧盟的“合格多数”规则,只有当占欧盟人口65%的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时,加征关税措施才会被搁置。否则,法案将会通过,五年有效。
早在7月中旬,欧盟成员国已就加征关税法案举行了非正式投票。POLITICO发布的投票结果显示,共有12个国家赞成加征关税,包括德国在内的11国弃权,仅有4国(匈牙利、斯洛伐克、塞浦路斯和马耳他)投反对票。其中,赞成法案的12个国家代表了62.5%的欧盟人口,这意味着,即使7月投下反对票的4国在最终正式投票中依然保持原结果,其代表性也远不足以推翻该关税法案。
7月非正式投票结果,红色为赞成票,紫色为反对票,灰色为弃权。图源:POLITICO
那么,曾经投下赞成票或是弃权的国家,是否有可能转而投反对票呢?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于9月11日就加征关税问题公开表示,西班牙“正在重新考虑我们的立场”,“我们不需要贸易战,需要的是在欧盟和中国之间架起桥梁”。这或许暗示西班牙在最终投票中改变立场。
不过,德国立场目前依然暂不明朗。德国之声引用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经济学家格雷戈尔·塞巴斯蒂安的分析,认为德国的三党联合政府内部仍存有分歧。
由此可见,虽然欧盟内部关于是否加征关税仍有意见分歧,但受制于“合格多数”机制,依靠投票推翻关税法案可谓难上加难。
欧盟是要打关税仗吗?
那么,欧盟此次加征关税究竟意欲何为?
欧盟委员会主张,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只是为了“确保欧盟和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公平竞争,并防止补贴可能对欧盟生产商造成的损害”,依据则是“现有证据表明,补贴低价进口产品有可能大幅增加,这将对本已脆弱的欧盟产业构成迫在眉睫的损害威胁”。[4]
但真的仅仅如此吗?自冯德莱恩在年度欧盟国情咨文中宣布开展对华电动汽车补贴调查开始,加征关税风波已经不可避免地政治化。与往年由相关行业向欧盟状告中国竞争对手、欧盟展开调查进而加征关税的模式不同,此次电动汽车补贴调查并无具体的“原告”,而是欧盟主动发起调查。
另外,这次加征关税主要针对中国车企,不免有区别对待之嫌。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统计结果,过去三年来,中国制造的汽车在欧盟电动汽车销售中的市场份额已从3%左右上升至20%以上,然而,假如只计算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则仅占8%。[5]
浅蓝色为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深蓝色为中国制造的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图源: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
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AISBL)统计了2019-2023年期间中国制造并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品牌分布,不难看出,美国的特斯拉(Tesla)和法国雷诺旗下的达契亚(Dacia)市场份额远超此次加征关税的主要调查对象,即比亚迪、上汽、吉利中国品牌。[6]
中国制造并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品牌分布情况。图源: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 (AISBL)
然而,占据了半壁江山的特斯拉在此次风波中却只受到皮外伤。7月,欧盟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税率20.8%,但8月这个数值被降低到9%,远低于对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征收的17.4%至36.3%的额外关税。欧盟委员会解释,额外关税的调整反映了特斯拉在中国获得的补贴水平。[7]
尽管如此,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欧后,原定于9月25日举行的电动汽车关税法案投票被延期,这传递了谈判有效的信号。另外,欧盟计划在关税草案中增加一项条款,允许在法案投票表决后继续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也表明欧盟对电动汽车关税的态度有所松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朔尔茨想和普京通电话”
2024-10-03 09:46 乌克兰之殇 -
以色列或打击伊朗核设施?拜登:不支持,但…
2024-10-03 08:31 伊朗局势 -
防止中东爆发全面战争,中国代表提出四个“必须”
2024-10-03 07:22 巴以恩仇录 -
“若以色列实施报复性打击,伊朗将给予更强烈回应”
2024-10-03 07:13 巴以恩仇录 -
以色列“不欢迎”古特雷斯,多国代表:愤慨!反对!一派胡言!
2024-10-03 07:13 巴以恩仇录 -
中国代表呼吁立即实现持久停火
2024-10-03 07:11 巴以恩仇录 -
美印拒绝后,日本防相、外相:现在没有在推进
2024-10-02 23:26 日本 -
联合国安理会就黎以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2024-10-02 22:54 巴以恩仇录 -
以军证实:7名士兵死亡
2024-10-02 22:54 巴以恩仇录 -
俄军已控制乌东一重要城镇,是“乌军防御支柱之一”
2024-10-02 22:39 乌克兰之殇 -
“昨晚战况非常激烈,能安全撤离让人感到心安”
2024-10-02 21:15 -
美副总统辩论聚焦国内政策,涉华议题成少数“例外”
2024-10-02 20:07 美国政治 -
以色列:已禁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入境
2024-10-02 18:36 -
伊朗对以色列本土进行军事打击,中方回应
2024-10-02 18:07 巴以恩仇录 -
韩检方:无犯罪嫌疑,不予起诉
2024-10-02 17:53 三八线之南 -
中方敦促北约:停止插手!
2024-10-02 16:34 中国外交 -
瞄准石油设施?“将对伊朗发动重大报复”
2024-10-02 16:18 伊朗局势 -
“外资重返中国,对冲基金创纪录涌入甚至都不选股”
2024-10-02 15:01 中国经济 -
以军与真主党在黎南部边境激烈交火
2024-10-02 14:34 -
上任当天,她被20多名美议员集体警告,事关中国
2024-10-02 14:28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07“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62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61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21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找中方说个情 评论 179最新闻 Hot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
内塔尼亚胡7月7日再访美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马克龙回过味儿来了:这是勒索!
-
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
-
欧洲企业“喊饿”,可法国稀土商接不住“泼天富贵”…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蒙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