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羲:欧美在气候问题上造孽,反要中方赔偿
最后更新: 2022-11-30 17:18:07分歧明显,气候赔偿谈判进程坎坷
当前讨论的气候赔偿机制,意味着在之前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基础之上,发达国家要增加更多拨款,以赔偿发展中国家因气候变化遭受的损失。
尽管气候赔偿机制在本次大会上取得的巨大突破,但不可忽视的是,气候赔偿的具体行动方案,特别赔偿责任划分的细节,依然不明朗。决议提到,气候赔偿过渡委员会将研究讨论“损失与损害”现有资金来源与缺口,并寻找其他可能的资金来源,但决议没有设定具体的截止日期。
COP27决议得到各国政府支持,意味着气候赔偿机制迈出了建立的第一步,正如古特雷斯所说:“显然这还不够,但这是一个亟需的政治信号,以重建被破坏的信任。”
基于对21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气候代表的采访,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一份报告指出,气候赔偿机制的建立与落地仍有几大难关,包括:气候赔偿的定义不明晰,部分发达国家对“赔偿” “责任”等问题讳莫如深,如何筹得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如何设立有效的赔偿机制。
目前来看,尽管各国同意建立气候赔偿基金,但COP27期间关于气候赔偿问题的谈判已经凸显了国家之间对于责任划分的分歧。要真正建立、落实气候赔偿,特别是划分各国对于气候赔偿的份额,这些分歧都是绕不开的难关。
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负有历史责任和不可推卸的义务,这是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事实。话虽如此,对责任的执行却并不轻松。
目前,在发达国家中,欧洲国家对气候赔偿问题表态较为积极。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都已经承诺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损失和损害。欧盟在丹麦、法国、德国和荷兰的支持下,宣布向非洲出资6千万欧元作为气候资金。这些举动象征着气候赔偿问题上的突破,但就资金额度而言,还远远不够。
包括中国在内的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即G77+中国)共同主张,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建立一个新的“损失和损害”基金,为受气候灾害影响的国家提供财政支持。这项方案也是COP27大会决议的重要基础。CNN报道,有气候专家表示,本次大会之所以能在气候赔偿问题上取得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向发达国家施压。
古特雷斯敦促各方在气候谈判中停止“相互指责”。图源:视觉中国
但目前来看,根据会议期间的谈判进展,在“谁来赔款” “谁获得赔款”的问题上,欧盟与G77+中国提出的方案仍然有所分歧。这也是基金未来落地需要面临的问题。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曾于大会上直言,中国也应该出资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灾害。蒂默曼斯公开发言称,应该基于当前各国的经济情况而不是九十年代初的情况决定气候赔偿的出资方,一些国家实现了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他们也应该帮助不发达国家面对气候问题。此外,他还主张首先保证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获得气候赔偿。
而美国,则在本次大会中被视为气候赔偿机制建立的一大阻力——美国代表团始终回避对G77和中国提出的气候赔偿机制表态。美国的态度不仅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不满,也让积极表态的欧盟国家颇有微词。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美国、中国和其他富裕的非欧洲国家也要出资,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中大国是否有义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赔偿?这也是气候赔偿机制的争议所在。毛里求斯、牙买加和加纳等国家主张,中国与印度应该为可能成立的“损失和损害”基金出资。毛里求斯环境部长拉马诺(Kavydass Ramano)近日在访谈中说:“所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都应该参与出资。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件事上,我认为不应该区分(发达)工业国家和新兴国家。”
由于“气候赔偿”问题常常引发关于责任的争议,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访谈中发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气候代表认为,“损失和损害”基金不一定要被视为一种赔偿与追责,而更应该强调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础上的政府间合作。
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外,气候诉讼案例的数量正在上升。比如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带头发起了一个联盟,呼吁国际法院就气候变化问题提供咨询意见,以澄清各国根据国际法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瓦努阿图的呼吁得到了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太平洋国家的支持。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联合国气候谈判的原则,但责任的区分无疑是棘手的。COP27首次把气候赔偿问题纳入正式议程并通过决议设立基金,让聚光灯转向被长期忽视的气候损失与损害问题,已经是一项进步。但要真正实现气候正义,还需要更加切实的行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分歧尖锐,气候赔偿机制前路坎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中国干预加拿大大选?赵立坚:完全是无中生有、无稽之谈
2022-11-30 17:05 中国外交 -
莫里森创造了历史
2022-11-30 17:01 -
美炒作中国核弹头将增至1500枚,我外交部:为其扩张核武库找借口
2022-11-30 16:26 -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感染新冠住院
2022-11-30 16:22 日本 -
英国将中广核排除在核电站项目外,我外交部回应
2022-11-30 16:17 不列颠 -
那个“为了特朗普而战”的男人被判了,最高可20年
2022-11-30 15:12 美国政治 -
美国“非二元性别”官员,在机场偷名牌包…
2022-11-30 15:02 -
日本已向美国提出购买战斧导弹,最多或达500枚
2022-11-30 14:52 日本 -
“北约胆敢这么做,将成俄合法打击目标”
2022-11-30 14:10 乌克兰之殇 -
这球归B还是C?
2022-11-30 12:21 -
谷歌前CEO满嘴对华“新冷战”,竟是自肥的生意
2022-11-30 12:12 观察者头条 -
英国统计:英格兰威尔士基督徒降到一半以下
2022-11-30 12:10 不列颠 -
德副总理放话:欧盟将为与美贸易冲突做好准备
2022-11-30 10:18 德意志 -
李克强:希望哈方保障对华供气稳定 尽可能增加冬季期间供气量
2022-11-30 09:28 中国外交 -
耿爽:呼吁土以立即停止对叙跨境袭击,外国非法驻军也必须结束
2022-11-30 09:17 中国外交 -
彭斯:特朗普应该道歉
2022-11-30 09:01 美国政治 -
英国议会下院代表团窜台,我使馆:已严正交涉
2022-11-30 08:48 中国外交 -
我驻英大使:BBC记者行为不当,中方绝不接受英方无理指责
2022-11-30 08:24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感染43891例、死亡360例
2022-11-30 07:20 美国一梦 -
在卡塔尔因穿着暴露惹争议,她换了件更露的…
2022-11-29 22:26
相关推荐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评论 93“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202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评论 132“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评论 184最新闻 Hot
-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
巴外交部:以军在杰宁向外交使团开火
-
俄军宣布收复后,普京首次视察库尔斯克州
-
印度还在宣传“大胜”,外交官却被打成“卖国贼”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
“九成来自中国”,欧盟也要动手
-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黄仁勋:他们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回中国
-
“美式腐败,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没有中国,我们真造不出来”
-
报告:韩国制造业GDP高度依赖美中等海外市场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线已覆盖中国16城,“海外都在盯着”
-
印媒还在“赢赢赢”,《纽约时报》忍不住了
-
“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计划袭击伊朗核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