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出师未捷名先损,默茨的新联合政府藏了哪些细节?
最后更新: 2025-04-10 14:37:44这届政府虽然是“黑红”的双组合,但由于联盟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这届政府实际上是“三党”联合执政。这自然也会体现在部委归属的问题上。
一般来说,财政部、内政部、国防部、经济部、劳工部和外交部被称为“六大部”,可见其重要性。由于总理府部长(“大内总管”)一职通常都由总理本人的党内亲信担任,所以,上述六个大部中联盟党和社民党各占一半。
在内阁责任制的体制内,各部实行的也是“首长制”,即,哪个党执掌的部,就由哪个党说了算。但无论哪个部都离不开财政部的拨款,因此它是总理府之外唯一一个参与内阁所有议题的部门。
组阁时,哪个党出任总理,另一个执政伙伴党一般会拿到财政部这个“钱袋子”。财政部长有时还兼任副总理,形成对总理府的有力掣肘。
同理,哪个党拿下内政部,那么伙伴党就会分得司法部。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隶属内政部的警务系统,则会受到司法部的监督;外交部和发展援助部(Entwicklungsministerium)也是相互补充和牵制的关系,一般会分属两党。
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外交、经济和数字化等部将由基民盟负责;社民党将执掌财政、国防、司法等部;基社盟则领衔内政、科研以及食品与农业部。
默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出师未捷名先损
黑红联合执政的正式协议业已敲定,默茨成为下届德国总理已成定局。
从1972年加入基民盟到2025年入主总理府,默茨的政治仕途曾有过很大的起伏,而分水岭就是千禧年后的第四年。
之前,他的政途可谓一马平川,顺风顺水。
2000年,科尔因“献金丑闻”辞去党的名誉主席一职,其继任者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也随之下台,基民盟一时群龙无首。
这个局面的两位直接受益者是“新生代”的默克尔和默茨:前者当上了党主席,后者就任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俩人雄心勃勃,很快成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拥有党内少壮派及若干“长老”支持的默茨,严重低估了默克尔的政治手腕,2004年被迫离开党内领导层,2009年退出政坛,之后自我放逐10年之久。期间,他重操律师职业,2016年起还担任过全球最大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Inc.)德国区负责人。
2018年,默克尔辞去党主席。默茨看到复出的机会来了,宣布参与竞争党魁一职,可两次均败给在党内被划为默克尔阵营的候选人:第一次输给克兰普-卡伦鲍尔,三年后(2021)又输给拉舍特(Armin Laschet)。直到在2022年的第三轮竞选中,时年66岁的默茨才终于坐上党内的第一把交椅。
虽然他一直否认或避谈,但“雪耻”无疑是他放弃相当成功的商业仕途、杀回政坛的最主要动力。而且,担任党魁只是“阶段性”胜利,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总理府。
如今他胜利在望,多年的“媳妇”就快熬成“婆”了。
但在大选和组阁的最后冲刺阶段,默茨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特别是声誉方面。
政客中一般有两类人:第一类人追求权力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标,即通过掌权来推动理念的落实;第二类则是为了权力本身而追求职位,而且一旦谋得就再难放下。
曾几何时,在不少德国人眼里,默茨属于第一类,而默克尔属于第二类。现在,人们发现,为了入主总理府,默茨可以轻易改变政治初心和承诺,甚至不惜借用极右势力之手来达到目的。
德文中“Ein Mensch. Ein Wort”翻译成中文就是“一诺千金”的意思。如今,这句德语被恶搞窜改,变成“Ein Merz. Ein Wortbruch”,翻译成中文可以是“默茨食言”或“默茨=食言”
“食言”如今似乎成了他的另一个政治标签。
例一:大选最后阶段,为了与右翼势力争夺选民,为自己和联盟党造势,默茨借用难民行凶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在第一时间推出紧缩移民政策的所谓的“五点计划”,其中相当部分与极右选项党(AfD)的立场几乎一致。选项党直接指出默茨就是在照搬和“盗用”他们的主张。
不仅如此,让民主派目瞪口呆和义愤填膺的是,默茨为了在联邦议会通过自己的动议,居然不惜利用选项党的票。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选项党的热度,更违反了他本人去年11月作出的“不与选项党进行任何形式合作”的承诺。
例二:默茨接手基民盟时,该党的核心主张几乎已被掏空或磨尽,纲领基本上只剩以下两条还在吸引着选民:1)支持以“债务刹车”(Schuldenbremse)为核心的稳健财政政策,2)反对任何形式的增税措施。默茨还增加了第三点,以此与社民党和绿党划清界限:彻底摆脱默克尔的难民政策。
虽然他偶尔暗示为了各州的利益可以讨论修改“债务刹车”,但他明确表示,这绝不会发生在他总理任期的开始阶段。即便在大选结束后的头两天,他还划下了红线:“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不可能改革‘债务刹车’。如果真的要进行改革,那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困难的工作。”
然而,这一誓言仅仅维持了几天。默茨很快与社民党达成一致,同意拨款500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并为加强国家安全而允许无限制地借贷。
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向选民承诺过的一切:进行诚实的财政清账,全面审查所有政府支出,尽量靠每年的税收进项(即1万亿欧元)来维持政府运作,而不过度依赖借贷。
例三:改革“债务刹车”法规就必须修宪,而修宪则需要议会三分之二票的支持。可联盟党与社民党在议会的席位加在一起不够三分之二,因此还必须得到绿党的支持。绿党乘机狮子大开口,迫使联盟党同意从“特别投资基金”中拨出1000亿欧元用于现有的气候与能源转型。
绿党的“生态民粹主义”原来是默茨所不齿的,因为他一直强烈反对绿党的经济政策,竭力主张“经济优先”和“经济转型”,而绿党的政策不仅无法阻止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倒退,反而会加速这一趋势。
但默茨为了促成改革“债务刹车”法案,对绿党作出了很大的妥协。难怪德国记者和作家穆勒-沃格(Hugo Müller-Vogg)这么评价道:默茨已判若两人,现在的他是“总理府优先,政策内容其次”(Kanzleramt first, Inhalte second)。
以上案例说明,以前给人印象一直比较“爱惜羽毛”的默茨,如今还没正式入主总理府,其诚信已经被大打折扣。
这样的“开局”对德国是祸是福还真不好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外交部驻港公署:野蛮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电话
2025-04-10 14:33 -
“美国国债被大量抛售,让美财政部和特朗普真的慌了”
2025-04-10 14:2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一拍脑袋说暂停,刚还在为他辩护的美高官傻眼了
2025-04-10 14:02 -
日本公明党党首宣布22日起访华
2025-04-10 13:58 中日关系 -
对美加征84%关税,正式生效
2025-04-10 13:18 中美关系 -
又变卦!特朗普声称:这叫灵活性
2025-04-10 12:02 -
“打不过,美国又缺席了”
2025-04-10 11:5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李在明正式宣布参选韩国总统:想创建真正的韩国
2025-04-10 11:46 三八线之南 -
乌军总司令:每月征兵3万才能抵抗俄军
2025-04-10 11:44 乌克兰之殇 -
他称美国首要任务是上火星,议员急了:月球这块小心输给中国
2025-04-10 11:10 航空航天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印驻华大使
2025-04-10 10:59 中国外交 -
又来!“若中国这个方面像美元运作,美国危!”
2025-04-10 10:43 中美关系 -
这些硅谷大佬,“撒币”讨好特朗普后亏了1.8万亿美元……
2025-04-10 10: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前财长:看到美国这样,真是可悲
2025-04-10 09:4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教育界急了:对华竞争,哪怕一秒都不能停
2025-04-10 09: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允许英伟达特供版继续卖中国,有个条件…
2025-04-10 09:2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德国宣布联合政府:基民盟管经济外交,社民党管财政国防
2025-04-10 09:23 德意志 -
“特朗普如意算盘落空:企业就待在中国,哪也不去”
2025-04-10 09:2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反制后,特朗普7连发呼吁冷静
2025-04-10 08:43 中美关系 -
王文涛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通话
2025-04-10 08: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96“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2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7“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
连续3个月!中国拒买美国石油
-
“大而美”过了,特朗普将于4日签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国支持德国统一一样,支持中国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8个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