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欧美援乌的真实目的,德国人一年前就说漏嘴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眼看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就要达成矿产协议,欧洲各国也开始慌了,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这场资源争夺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言,“绿色转型需要乌克兰的锂和钛”;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则表示,法国正与乌克兰方面讨论获取乌境内矿产资源事宜,以满足法国国防工业制造武器所需。
其实如果泽连斯基愿意承认的话,这并不是欧洲第一次表露对乌克兰矿产的觊觎。早在2023年圣诞节前夕,基民盟籍的德国议会外交委员会成员基塞韦特(Roderich Kiesewetter)在德国电视一台(ARD)的一次访谈节目中就曾不慎说漏了嘴,无意中道出“惊天”内幕:德国援乌的另一个、或许更真实的动机是乌东地区的锂矿。
作为联邦德国陆军的退役上校,基塞韦特16岁加入联盟党青年团(JU),两年后正式成为基民盟党员。2015年正式退役后,他长期活跃在基民盟各级领导层。作为在军政两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基塞韦特的话恐怕也不是无的放矢。
而他的“锂矿说”在当时之所以具有“爆炸性”,是因为此前德国的执政党和在野党(包括他本人)在公众面前陈述的援乌理由,均为“道义”和“国际法”之类的叙事。
譬如,“普京入侵乌克兰违反国际法,对欧洲安全体系构成威胁”“乌克兰是被侵略的受害国,支援它义不容辞”“乌克兰是民主国家,欧洲的同价值观国家帮助它抵御威权国家俄罗斯的侵略理所当然”“保卫乌克兰,就是捍卫欧洲的民主”等等。
可这次,基塞韦特陈述的理由却是:我们需要乌东地区的锂矿。他在采访中强调说:
“当前的危机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权力游戏,还关乎乌克兰的生存。因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让我们的民众也知道,俄罗斯的目标是剥夺乌克兰的生存权。”
到此刻,基塞韦特的言语还是“老生常谈”。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
“最终,我们必须努力帮助乌克兰恢复其边界,也许克里米亚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先置于国际监督之下,但这最终是个关乎经济的重要问题。”
让观众睁大眼睛的是下面这段话:
“如果乌克兰崩溃,后续成本将远高于我们现在更大力度的介入。如果欧洲想要实现能源转型,它需要自己的锂矿资源。欧洲最大的锂矿资源位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地区。这就是俄罗斯想要控制这些地区的原因,好让我们在能源转型中依赖他们,特别是电动汽车领域。因此,我们背后还有其他完全不同的目标。”
他说需要“自己的”锂矿资源,这里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他已将乌东地区的矿藏视为欧洲已有或已将其划入欧洲的势力范围;第二,德国以及欧盟已与乌克兰当局就锂矿的开采权达成了某种一致或最起码已有意向。
基塞韦特一年多前所说的这段话究竟是言多必失,还是刻意吹风,我们不得而知。但他道出的援乌理由,让习惯了“道德至上”的百姓们目瞪口呆,让践行“政治正确”的主流舆论一片哗然。
一些媒体在挖料时发现,基塞韦特2019年以来一直支持德国巴符州乌尔姆的一个项目:“可持续锂离子生产中心”。更有趣的是,有人将基塞韦特的这次“爆料”与联邦国防军《2016年白皮书》扯上了关系。
顺藤摸瓜:“锂矿说”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德国联邦国防军《2016年白皮书》为何也被牵扯进来了呢?
《白皮书》是由联邦国防部编写、联邦政府批准的基础性文件,从政府角度介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其盟友未来几年的安全政策状况,旨在为德国安全政策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指南,特别是对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任务及其兵力、装备和培训得出结论性评估。
2016年的《白皮书》是在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担任德国国防部长时期出炉的。文中写道:“基于时代的要求以及对我们的能力、利益和价值观以及安全政策环境的分析,白皮书确定了德国的战略优先事项。”这些优先事项包括:“信息、通信、供应、运输和贸易线路的无障碍使用,以及资源和能源供应的安全。”
此外,自2010年以来,德国还通过“联邦政府资源倡议”(Rohstoffinitiative der Bundesregierung)制定政治计划,旨在确保德国对重要资源的可持续和安全供应。主要目标是减少对个别供应国的依赖,并增强德国经济应对全球资源风险的能力。该倡议中写道:“联邦政府的资源政策必须有助于长期确保经济对资源的需求。”
在这方面,还有一个机构作用很大:“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局”(Bundesanstalt für Geowissenschaften und Rohstoffe,缩写BGR)。BGR是经济部管辖范围内的一个机构,提供决策和科研所需的勘探资金和信息,也是联邦政府关于地球科学问题的中央咨询机构。
冷战结束后,随着东欧能源市场的开放,德国一度推行“原材料供应非政治化”。然而,自21世纪初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首先,“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这些国家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全球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其次,在此背景下,各国开始推行积极的原材料保障政策,这对德国而言无异于“扭曲市场”。最后,新型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使德国工业产生了全新的原材料需求:制造机器和高端技术(例如发电机、电池或半导体)需要各种矿物原材料,尤其是金属原材料(从锂、钴、稀土到重晶石和锗)。
如果说以上“关联”多少有些“捕风捉影”的话,那么下面的信息是否就可以被称为“实锤”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暗示撤兵?泽连斯基称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任务已完成
2025-03-15 12:02 乌克兰之殇 -
“商飞进军越南,更进一步”
2025-03-15 11:53 中国大飞机 -
中科院院士:美国不是“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
2025-03-15 11:26 -
“中国深耕多年,美西方自以为手上有牌可打吗?”
2025-03-15 11:12 能源战略 -
“龙”飞船发射升空,美国滞留太空9个多月的宇航员能回家了吗?
2025-03-15 09:47 航空航天 -
警惕!G7声明竟未提“一个中国”
2025-03-15 09:28 观察者头条 -
中使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向加方提严正交涉
2025-03-15 08:32 -
-
杜特尔特,视频连线出庭
2025-03-14 23:17 -
白宫下了指示:不排除入侵,但…
2025-03-14 23: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别了,特鲁多
2025-03-14 22:56 -
中国团队连获国际大奖,“有助于对抗美国禁令”
2025-03-14 22:47 人工智能 -
“不及中国1/200!”美国卷不动,日韩很兴奋
2025-03-14 22:28 观察者头条 -
重大战果:2255人被押解回国
2025-03-14 22:24 打击网络诈骗 -
特朗普:我跟普京聊过了,要他饶乌军一命
2025-03-14 22: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拒绝了:还得改”
2025-03-14 21:41 乌克兰之殇 -
升级!俄夺回三座城镇,乌称击退22次进攻
2025-03-14 21:12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应该会欢迎?”
2025-03-14 21:05 中美关系 -
关税狂飙美股跳水,“特朗普衰退”真要来了?
2025-03-14 18:37 特朗普 -
“同意但有条件”,普京声明全文:感谢中印巴西南非
2025-03-14 18:05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