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特朗普给默茨出了一道大难题
这不是一个即将执掌德国政府大权的领导人应该具有的眼光,因为特朗普对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态度早已不是秘密。而且,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最近两次请求会晤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均被对方临时取消和拒绝。
“方寸已乱”的默茨日前赶往巴黎,会晤刚从华盛顿回来的马克龙,一方面是为了摸底探路,从法国总统那里获取有关美方真实意图和未来打算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要协商欧洲如何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保卫自己。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盟友们在华盛顿的忽悠下,纷纷加紧摆脱对俄罗斯能源和中国市场的依赖,最后却发现,自己若要被人(特别是盟主)看得起,最需要摆脱的恰恰是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可专家们认为,欧洲若真的想实现对美“战略自主”,最起码需要二十年。
默茨在大选前提出的所谓与英法两国“核武共享”(Nukleare Teilhabe)其实只是“临时抱佛脚”的应激反应。即便英法答应,它们的核力量是否能真正威慑到俄罗斯,并给自己带来安全保障,还是个很大的问号。
人们或许会问,美国的战略重点移向亚太地区早已成定局,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就让盟友们吃过苦头,为何欧洲不未雨绸缪,为何迟迟不作必要的准备,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尴尬地步?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 欧洲高估“共同价值观”对美国的约束力,严重低估现实利益对美国战略决策的作用。其实,欧美被自己的所谓“基于价值观”的外交政策蒙骗了,似乎真的以为“维京基因”(海盗)在西方文化逻辑中已不存在。随着特朗普对小泽总统露出狰狞的獠牙,欧洲国家虽然还有点扭扭捏捏,但也在考虑如何从满目疮痍的乌克兰身上捞回好处。
2) 欧洲认为特朗普当政只是美国政治的一次“事故”,相信美国的政治体制会自动纠正偏差。民主党籍的拜登上台后恢复了欧美之间的蜜月关系,这让欧洲政治家们坚信特朗普只是一只“黑天鹅”而已。虽然特朗普在“二进宫”后所表现的出尔反尔和自私自利更加变本加厉,但欧洲对美国政体的这种盲目乐观似乎依然存在。
本来,默茨的竞选重点放在了自己的强项“经济和税收”上。但为了拉选票,他又不得不先和右营中的极端派“选项党”(AfD)撕扯,大打“移民牌”,结果搞得德国政坛一地鸡毛。
出乎他预料之外的是,在投票前10天,特朗普和普京通电话,拉开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单独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序幕,基辅和欧盟均被排除在外。
面对美国对欧洲“弃如敝履“的冷漠态度,默茨认为加速欧洲的“战略自主”已刻不容缓,于是,他把“重整欧盟”和“处理欧美关系”放到了议事日程的首位。
的确,无论是国内经济税收,还是移民政策,还是安全政策,都与国际局势密不可分。
结语
在德国,总理虽然对外交事务有最终的拍板权,但分管首长(外长)也很重要。在“红绿灯”政府中,外长贝尔波克(Annalena Baerbock)与总理朔尔茨的口径就经常不统一。
至于哪个政党以及具体哪位政客来执掌未来默茨内阁中的外交部,目前还不好说。但基于默茨的这次外交政策演讲以及他在大选前后作出的种种表示,已基本能勾勒出下届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轮廓:要么为了讨好特朗普,把中国当作“投名状”,要么就是在美俄中的夹缝中继续寻找平衡。但这两个选择都只能是“权宜之计”。
与美国右翼关系密切的德国阿克塞尔·斯普林格集团(Axel Springer SE)董事长德普福纳(Mathias Döpfner),近日在旗下主打媒体(《世界报》(die Welt)上提出一个所谓的“双赢”建议:“默茨最不需要的是与美国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是可以通过以下办法避免的:减少关税和一个针对中国的欧美共同贸易战略。”
除了这些鼓噪声外,也存在其他不同的声音。不少专家认为,欧洲和德国若要真正做到“战略自主”,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把自己从美国的“襁褓”中解脱出来,明确自己的战略需求和切实利益。但这需要欧洲政治精英团结一致,持之以恒的努力,而这恰恰是目前欧盟所不具备的。
在德国,默茨无疑是他这一代政治家中最能体现基民盟保守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传统的人。他的口碑一向是聪明过人,口才出众,但他的另一面则是“好为人师”,不太会“笼络人心”,这或许是他一个较为明显的“软肋”。
所以,他选前手中一副好牌,“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俱全,民调也一直在30%之上,可最终还是没能实现“30+”的目标。
疲于竞选活动的默茨和索德尔
今年11月,默茨将满70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身体或许还健硕,思维尚且敏捷,但面对当今如此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他是否具备顺应大势的应变力和洞察力?必要时又是否具有年轻时那股“叛逆”勇气?
俄乌问题如何解决将会是一块“试金石”,如何睿智处理中德关系则是另一张“考试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重要阶段性成果:遣返620余人
2025-03-03 11:59 打击网络诈骗 -
共和党人纷纷要求“辞职”,泽连斯基再回应
2025-03-03 11: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泽连斯基:可挽救与美国的关系,但有个条件
2025-03-03 11:41 乌克兰之殇 -
重启“北溪-2”,普京盟友正做美国工作?“很多人感兴趣”
2025-03-03 11:40 特朗普 -
美防长被曝叫停对俄网络攻击,民主党:太跪舔了
2025-03-03 11:2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伊朗总统:支持与美国对话,但哈梅内伊反对,那就不谈
2025-03-03 11:14 -
阿塔驳斥特朗普:这没有中国军队
2025-03-03 11:00 -
拉夫罗夫:美国已经恢复理智,欧洲却希望冲突延续
2025-03-03 09:45 俄罗斯之声 -
英法提议停火一个月,“欧洲寻求夺取和谈主导权”
2025-03-03 09:3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50分钟实录来了
2025-03-03 09:08 -
鲁比奥:美国想和俄罗斯谈判,但被泽连斯基“毁了”
2025-03-03 08:13 乌克兰之殇 -
多国领导人伦敦峰会宣布支持乌克兰四个步骤
2025-03-03 06:40 乌克兰之殇 -
美商务部长:3月4日将对加墨加征关税,关税水平待特朗普决定
2025-03-03 06:35 -
英国还想居中斡旋,美方放话:公开道歉
2025-03-02 22:01 乌克兰之殇 -
美国“蓝色幽灵”号着陆器成功在月球着陆
2025-03-02 21:59 航空航天 -
万斯一家度假遭夹道抗议,临时转移到“未公开地点”
2025-03-02 21:39 美国一梦 -
抗议特朗普,挪威燃料公司拒绝为美国军舰加油
2025-03-02 20:16 -
谢锋大使:中美长期和平共存,既是责任也是必须
2025-03-02 19:46 中美关系 -
美国这边也没闲着,左右开弓敲诈
2025-03-02 18:4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应退出北约和联合国”,马斯克:我同意
2025-03-02 18:02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366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5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