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特朗普给默茨出了一道大难题
默茨于1972年加入基民盟,并在1989年的欧洲选举中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成为经济、货币和工业政策委员会的成员。1994年,他在自己的选区上绍尔兰(Hochsauerland)以绝对多数赢得直接进入联邦议会的资格,这个成绩一直保持到2005年。
他是联邦议院中权力颇大的财政委员会(Finanzausschuss)成员,并于1996年成为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在该委员会中的首席代表(Obmann)。
1998年联邦议会大选中,基民盟败选,执政16年的科尔(Helmut Kohl)被社民党的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取代。第二年,一桩“政治献金”丑闻又一次重创本已低迷的基民盟。此案受牵连者众,包括前总理科尔,党主席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以及黑森州基民盟的两位重量级政客。
那年可以说是基民盟的“至暗时刻”,同时也为新一代政治家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2000年2月,默茨接替他的政治“伯乐”朔伊布勒,升任基民盟/基社盟联邦议院党团主席(CDU-CSU-Fraktionsvorsitzender),当时他还不到45岁。
默茨和默克尔2000年在联邦议会里,图中俩人在分口香糖,说明当时俩人关系还不错。 dpa/Wolfgang Kumm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两年后,他在党内竞争中败给党主席默克尔(Angela Merkel),由此他弃政从商,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自我流放”。
在他失意的时候,党内一个叫“安第斯帮”(Andenpakt)的党内反默克尔团队正式接纳他为会员。这个“组织”很神秘,长期对外秘而不宣,直到《明镜》杂志(Der Spiegel)2003年刊出题为《男人帮》( Der Männerbund)的文章后才为世人所知。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暂且不去细说这个“安第斯帮”的来龙去脉。但是,了解德国政情的人若看到以下名字及职务,便可知这个神秘团队的实力曾有多强:前黑森州州长科赫(Roland Koch)/ 前联邦科研部和交通部部长威斯曼(Mathias Wissmann)/ 前巴符州州长,前欧盟财政和人力事务委员奥廷格(Günther Oettinger)/ 前联邦国防部长荣格(Franz Josef Jung)/ 现任黑森州州长布菲耶(Volker Bouffier)/ 前联邦总统伍尔夫(Christian Wulff)/ 前萨尔州州长,前联邦宪法法院大法官米勒(Peter Müller)。
他们当年均属基民盟中的“少壮派”,虽然没有义结金兰,但彼此承诺在党内互不为敌,相互帮衬提携。有意思的是,这些踌躇满志的政坛高手最后不是被“灭绝师太”默克尔“招安”,就是被击败。
直到默克尔时代末期,默茨的政治机遇才再次到来。2018年底和2021年初,他两次试图竞选党主席未果,最终在2022年1月底基民盟历史上首次普选中,才被确定为党主席。
末了,默茨虽然没有在政治竞技场中直接击倒对手默克尔,但毕竟有望入主总理府,坐上“默麻麻”(“Mutti Merkel”—— 德国民间对默克尔的称谓)当年的那把交椅,也不失为一次迟来的胜利吧。
有人说,默茨虽然在政界打拼多年,但他基本都在议会走动,缺乏内阁工作经验。这个不假,但也不全对。
德国议会中的各党议会党团(Bundestagsfraktion)的作用之一,就是在议会这个立法机构中维护本党利益,并为本党参与的政府“保驾护航”。
默茨接任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时,虽然本党已下野,但他此前担任过两年议会财政委员会联盟党方面的首席代表,对政府流程应该并不陌生。
还有,不管是他的“伯乐”朔伊布勒,还是他的那些“安第斯帮”哥们儿,不少都有在联邦和州政府工作的经验,他们之间这方面的交流肯定不会少。耳濡目染多了,凭他的悟性,不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
新官上任三把火。默茨在大选后的第二天即开始与社民党(SPD)这个唯一可能的联手对象进行接触,以期尽早组成新的一届政府。用他本人的话说:“世界不会等我们,问题不会等我们,但欧洲却亟需一个具有行动力和感召力的德国政府问世”。
外交方向:一路向西?
今年1月23日,作为基民盟主席、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默茨在柯尔柏基金(Körber Stiftung)举办的全球领导人对话会(Global Leaders Dialogue)上发表关于《德国外交和欧洲政策优先事项》的演讲,为自己未来的外交方向奠定了基调。
笔者将他的基本论调归纳如下:
1)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仅是时代的“转折点”,更是时代的“断裂”。默茨认为世界已进入“自由民主与反自由的威权之间的制度冲突时代”,并直接点名俄罗斯和中国是这场冲突的主要对手。他说:“它们(指俄中)公然反对多边秩序,而这种秩序自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以来,一直是各国共处的基础。”
2)关于中国,默茨认为北京 “正在改变印太地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权力格局”,并试图“证明威权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优于西方的民主和市场经济模式”,而且还在“致力于建立地区主导地位,以终结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他称中国的统一大业是“当今世界和国际稳定面临的最危险冲突之一”。
3)默茨认为,“ 在过去十年中,一个由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组成的威权主义轴心(Achse der Autokratien)已经形成,并在全球各地区施加破坏性影响,挤压西方政治空间,利用危机局势为自己牟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重要阶段性成果:遣返620余人
2025-03-03 11:59 打击网络诈骗 -
共和党人纷纷要求“辞职”,泽连斯基再回应
2025-03-03 11: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泽连斯基:可挽救与美国的关系,但有个条件
2025-03-03 11:41 乌克兰之殇 -
重启“北溪-2”,普京盟友正做美国工作?“很多人感兴趣”
2025-03-03 11:40 特朗普 -
美防长被曝叫停对俄网络攻击,民主党:太跪舔了
2025-03-03 11:2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伊朗总统:支持与美国对话,但哈梅内伊反对,那就不谈
2025-03-03 11:14 -
阿塔驳斥特朗普:这没有中国军队
2025-03-03 11:00 -
拉夫罗夫:美国已经恢复理智,欧洲却希望冲突延续
2025-03-03 09:45 俄罗斯之声 -
英法提议停火一个月,“欧洲寻求夺取和谈主导权”
2025-03-03 09:3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50分钟实录来了
2025-03-03 09:08 -
鲁比奥:美国想和俄罗斯谈判,但被泽连斯基“毁了”
2025-03-03 08:13 乌克兰之殇 -
多国领导人伦敦峰会宣布支持乌克兰四个步骤
2025-03-03 06:40 乌克兰之殇 -
美商务部长:3月4日将对加墨加征关税,关税水平待特朗普决定
2025-03-03 06:35 -
英国还想居中斡旋,美方放话:公开道歉
2025-03-02 22:01 乌克兰之殇 -
美国“蓝色幽灵”号着陆器成功在月球着陆
2025-03-02 21:59 航空航天 -
万斯一家度假遭夹道抗议,临时转移到“未公开地点”
2025-03-02 21:39 美国一梦 -
抗议特朗普,挪威燃料公司拒绝为美国军舰加油
2025-03-02 20:16 -
谢锋大使:中美长期和平共存,既是责任也是必须
2025-03-02 19:46 中美关系 -
美国这边也没闲着,左右开弓敲诈
2025-03-02 18:4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应退出北约和联合国”,马斯克:我同意
2025-03-02 18:02
相关推荐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99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1“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2“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69“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
12306就“五一抢票崩了”致歉
-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