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德国绿党的“前世今生”
结语
在谈到德国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新德国”(Neues Deutschland)这个概念。从政体角度看,它或许始于1949年东西两德在战后的先后诞生;从国体角度看,它可以被认为始于两德重新统一之时;但从文化思想、政治风气和社会状态角度看,它无疑始于“六八运动”。
德国绿党承载了“六八运动”的激情和精神,所以,说它是从内部真正改变德国社会的主要推手毫不为过。但另一半的真相是:绿党坚持以理念去改变环境,最后无奈也被环境所改变。
1991年退党的前党主席迪特伏特(Jutta Ditfurth)曾公开表示,自己当年投身的那个绿党早已蜕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保守党”。的确,绿党诞生于抗议运动,开始时立志当“反政党之党”,最后排除万难决意参与执政,如今更展示出担纲组阁的雄心。角色既然变了,内涵和外壳焉有不变之理?
以当年红绿政府的“大小合伙人”为例:代表劳工利益的百年老党社民党已快沦为二流政党,穷家出身的前总理施罗德也早已抽起雪茄,跻身资本家行列,当起了世界最大天然气开采企业(俄罗斯Gazprom)旗下北溪管道公司(Nord Stream AG)董事会主席。
那么中学就辍学、“六八”运动中的“造反派”头子、后来当上德国外长兼副总理的菲舍尔如今又在做什么呢?他虽然没有施罗德做得那么大,但也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顺带还写了几本书。
政治人物的变化尚且如此大,作为政治团体的政党自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绿党的对华态度也经历了种种变化:在绿党第一代积极分子和普通成员中,受中国文革和毛泽东影响的不在少数,如前面提到的彼蒂科菲尔、德国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中身居要津的特里汀(Jürgen Trittin)等。“六八运动”时,他们都是“毛派”和“马派”的骨干,前者据说还学过中文,如今,他们却都成为质疑和批判中国的主要代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纵观中外历史,保守政党的内部纷争多与“利益”和“权力”有关,而左翼内部更多是“理念”和“主义”之争;而争论一旦涉及“信仰”与“真理”,往往就会比较“较真”,所以,当左翼遇到左翼,“手下留情”的情况一般比较少。
据说,毛泽东当年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德国基社盟主席施特劳斯会谈时都表示更愿意和西方的右翼政党打交道,因为左翼组织太意识形态化。
如今,第一代绿党人大多已退居二线或淡出政坛,现任领导属于党内“新生代”:刚推举为“总理候选人”的贝尔波克是位国际法法学专业人士,但毫无政府工作经验;另一位党主席哈贝克(Robert Habeck)是哲学博士,虽然担任过州一级政府的部长,但这与具体领导一个国家不能同日而语。由此可见,两人均属 “政工系”。理论上的头头是道,多少也会导致他们在施政时更注重理念和主义。
绿党现任党主席哈贝克(左)和贝尔波克(右)(图/德新社)
还有一个现象也比较突出:绿党内长期存在“反美主义”(Antiamerikanismus)传统。从开始时的反对越南战争,到后来红绿政府抵制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无不体现了这点。但是,绿党经过四十多年的蜕变,特别是远离“六八运动”的新生代占据上风后,党内的反美意识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某种程度的“反中主义”和“反俄主义”。
譬如,他们主张德国和欧盟应联合美国共同对抗中俄,特别是民主党总统拜登上台后。在对华政策方面,绿党的意识形态化倾向重新抬头,现任领导曾表示“没有人权就不做生意”(keine Menschenrechte,keine Geschäfte),认为贸易必须与环保和人权挂钩,百般阻挠《中欧投资协定》的通过;对俄态度方面,绿党前主席奥兹德米尔(Cem Özdemir)不久前在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如果我们上台,“北溪-2”(Nordstream II)工程肯定下马。
当然,仔细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绿党对中俄的态度还是略有区别的:对俄国以强硬为主,对中国则是“对话和强硬”并举。之所以有这个区别,是因为德国对两国的依赖程度不同。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与其它政党“把二流政治家派往欧盟,一流政治家留在国内”的做法不同,绿党长期重视欧盟的一体化,它对欧盟的重视不亚于对国内的投入。在历届绿党党主席中,有好几位都有在欧盟从政的经历,如彼蒂科菲尔、奥兹德米尔和现任主席贝尔波克。因此,中方除了加深与欧盟成员国的交往之外,也应花更多的精力与欧盟各机构(特别是欧盟议会)打交道。
今年的德国大选,如果不出现大的变故,选后的各种组阁模式多少都会沾上“绿色”,只是浓淡程度不同而已,甚至不能排除绿色成为主色的可能。所以,绿党必将继续变化,因为一个政党在野和执政时的表现会有很大的不同,绿党同样不可能完全无视这个角色轮换带来的不同视野。以德国州政府为例:无论是在绿党主政的巴符州(Baden-Württemberg),还是绿党参与执政的黑森州(Hessen),中国都是这些州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最近在德国《每日镜报》(Tagesspiegel)上发表评论文章,题为《道德化的对华政策注定失败》。从其过去四十年的蜕变过程看,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绿党应该最能体会到何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扬之:德国绿党的“前世今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王毅:以意识形态割裂世界是历史的倒退
2021-05-08 07:24 中国外交 -
尼泊尔官方:珠峰地区没有发生健康危机
2021-05-08 06: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45230例、死亡792例
2021-05-08 06:39 美国一梦 -
德媒不自信了:我们正在复制“中国模式”
2021-05-07 23:05 中国模式 -
“美国,这是陷欧盟于不义啊”
2021-05-07 22:10 欧洲乱局 -
果然,他又来“求对话”了…
2021-05-07 21:56 -
英媒:印度叫停中国无线电子设备进口已达半年
2021-05-07 20:33 -
法国参院通过涉台决议,我使馆驳斥
2021-05-07 19:32 欧洲乱局 -
-
习近平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电话
2021-05-07 19:20 北京冬奥会 -
盟友质问“你们怕中国了”?新西兰外长这么回
2021-05-07 17:59 -
FBI已逮捕440多名冲击国会嫌疑人
2021-05-07 17:24 -
涉台问题,莫里森“意外”脱口而出:支持“一国两制”
2021-05-07 17:07 -
澳大利亚将于5月15日对印度解除旅行禁令
2021-05-07 17: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媒:中国拟重建南太平洋这个废弃机场
2021-05-07 16:09 -
外交部批美国国会涉疆听证会:一场拙劣的反华表演
2021-05-07 16:09 中国外交 -
外交部:中方援助抗疫物资将尽快送到尼泊尔
2021-05-07 15: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疫苗有助填补全球疫苗供应缺口”
2021-05-07 15: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氧气和疫苗都短缺,莫迪却要花18亿美元翻修议会大楼
2021-05-07 15:37 印度惊奇 -
“动起来吧,中国在抢我们饭碗”
2021-05-07 14:11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