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失去了什么,中国又得到了什么
最后更新: 2025-01-21 11:05:57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重返白宫。而就在就职当天,美国政策也开启新一轮“翻烧饼”——特朗普“一键删除”前任总统拜登时期的近80项政策,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
《巴黎协定》于2015年签署,各国政府同意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以内。但是,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于2017年6月1日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非《巴黎协定》签署国。
这一状态一直延续到2021年1月20日拜登上台担任美国总统。就在四年前的这一天,拜登在上任首日连签17项行政令,推翻前任特朗普的诸多政治遗产,其中就包括让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等。2021年2月19日,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我们常说,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韵。四年后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尽管重启“退群”行动,但这种重启是简单重复过去,还是会有更多附加影响?同样的,这些年来,全世界似乎已经习惯了各种不确定性,习惯了美国在一些场域的“缺失”,也正在诸多不确定性中继续发展,生出了更多新鲜的事物与趋势。所以,还是那个问题——“老大哥”退群后,谁来接过美国撂下的担子?只不过四年后又提出来,答案是变了还是更清晰了?
本文写于2017年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时,旧文重发,供读者对照思考。
当地时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纽约时报》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实】
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又一次成功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大新闻。
而在美国国内,声音就不是那么一致了,甚至呈现出分裂状态:民主党及其支持者痛心疾首,前总统奥巴马认为美国正加入“拒绝未来”的国家行列;而保守派盛赞特朗普是“纯爷们”,认为此举对美国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中国舆论也炸开了锅:有人认为中国应该继续遵守《巴黎协定》,借此机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世界范围内的绝对优势;也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像美国那样果断退出《巴黎协定》,打破温室气体减排的“紧箍咒”有利于恢复快速经济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争论中还有一种声音认为:老大哥退出之后,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到底是不是我们暂且不评论),中国应该接过美国撂下的担子,借此赢得世界领导权。那么,为了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逆潮流而行,不惜与多年盟友闹掰,到底想要换取什么政治利益?对于美国的举动,中国应该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
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CNN
美国:得不偿失
尽管竞选期间,特朗普频频爆出和共和党团队不和,但是作为共和党人,特朗普还是无法自外于党派利益。在美国,民主党一向主张清洁能源,而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则对此持批判态度。奥巴马政府时期,根据美国著名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新当选的100多位共和党议员中有超过50%否认“人类行为造成气候变暖”。
原因很简单,这些高碳行业和高碳州是共和党选票的重要来源。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2015年,地热、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这些完全不产生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仅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的5%;而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占比高达81%。为节能减排,奥巴马政府制定了清洁能源计划,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提高化石燃料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用天然气取代煤炭作为电力能源;大力推广不产生碳排放的新能源。前两方面意味着美国传统能源企业需要大量追加投资、升级设备,第三方面则是给美国传统能源企业培养竞争对手。支持共和党的能源集团自然对这些政策深恶痛绝。
随后,共和党人特朗普上台,然而他的任期只有4年,所以他更在乎看得见的短期利益,才找到了《巴黎协定》这个突破口。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为能源集团打破了“节能减排”这个紧箍咒,使得能源集团更容易获利,短期内还可能使美国能源价格下降,顺带降低美国制造业的一部分生产成本。
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特朗普与共和党建制派搞好关系,也有利于短期内缓解美国制造业的颓势,抚慰一下支持特朗普的那部分“愤怒的蓝领”。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确实是在兑现竞选承诺,而兑现承诺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他自己——既有利于在共和党内争取盟友,又能从社会下层收获许多选票。
然而,这世上很难找到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特朗普这种做法的代价很高——透支了国家信用,伤害了与传统盟友的关系。《巴黎协定》可谓来之不易,它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经过艰苦谈判的产物。作为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巴黎协定》时隔18年才达成,足见节能减排这个问题非常敏感、谈判困难重重。奥巴马政府将牵头制订《巴黎协定》当作任期内一项重要政绩。2016年4月22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抱着孙女代表美国签署《巴黎协定》,意在表现“美国在乎子孙后代”,公关文章做得十足。
2016年4月22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克里抱着孙女在《巴黎协定》上签字。谁曾想,美国政府“翻烧饼”的事情来得这么快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对美国的国家信用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这是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号——美国开始奉行单边主义,在不顾及传统盟友意见的情况下独自做出重大决定。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在国际关系的重要领域往往要先与传统盟友磋商,然后采取一致行动,试图从经贸上围堵中国的TPP谈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进入2017年,特朗普先宣布退出TPP,又给《巴黎协定》砸锅。做大哥的直接撂挑子不干,让小弟们很难做人啊!
其次,美国政党更迭造成内外政策无法延续。《巴黎协定》被民主党政府当作重大国策,并且作为重大政绩广为宣传。共和党政府一上台,就像翻烧饼一样把以往的政策掉个个儿。如果后任政府可以轻描淡写地推翻前任政府的重大承诺,以后其他国家又会如何看待美国的承诺呢?
其实美国历史上也有对外政策“翻烧饼”的事情,当初正是因为小布什政府拒不履行克林顿政府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和燃油的承诺,金正日一怒之下重启朝鲜的核技术研究。但是区别在于,美国以前是在对手面前“翻烧饼”,现在发展到了给传统盟友“翻烧饼”。做大哥的突然翻脸不认人,同样让小弟们很难做人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此举虽然短期内能给美国经济带来某些利好,但等于放弃了美国合纵连横的战略格局。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他只需要收获短期收益,却不必承担长期的负面后果。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才不顾忌任何反对意见,正所谓“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美国如此“独善其身”,意味着它将主动或者被动放弃对一部分国际事务的主导权。而这意味着美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很难再集结一批传统盟友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或经济层面的围堵,也给了其他政治体一些新的机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罗晓任中国商飞党委副书记、董事
2025-01-20 21:01 大公司 -
黄仁勋现身北京,称华为三折叠“难以置信”
2025-01-20 18:15 观网财经-科创 -
荣耀中国区CMO将离职
2025-01-20 16:32 观网财经-科创 -
前华为悍将挂帅,荣耀剑指高端化和全球化
2025-01-20 15:15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折叠屏市场罕见下滑,华为荣耀vivo位列去年前三
2025-01-20 14:10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2024年分红方案公布,收益率18%
2025-01-20 10:11 观网财经-科创 -
事关国补!苹果华为等多款手机降价至6000元以下
2025-01-20 09:43 观网财经-科创 -
TikTok向美国用户推送暂停服务通知
2025-01-19 10:5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
2025-01-18 14:48 观网财经-科创 -
荷兰决定“隐藏”光刻机巨头对华销售情况
2025-01-18 13:24 观网财经-科创 -
龙芯中科去年净利大跌88%,预亏超6亿
2025-01-18 09:57 观网财经-科创 -
日本压上国运的氢能源,出路只能在中国?
2025-01-17 18:48 观察者头条 -
美企获巨额补贴低价对华出口芯片,中方将依法启动调查
2025-01-17 18:27 观网财经-科创 -
黄仁勋忙着访问中国,将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2025-01-17 18:07 观网财经-科创 -
赵明辞任荣耀CEO:人生最艰难的决定
2025-01-17 17:18 观网财经-科创 -
采矿业史上最大并购案要来了?传力拓与嘉能可已初步谈判
2025-01-17 15:26 产业万象 -
淘宝已成为2025年春晚独家电商互动平台
2025-01-17 14:3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12月70城房价,新房环比涨价城市增加至23个
2025-01-17 14:18 -
未来变成美积电? 台积电董事长称“门都没有”
2025-01-17 11:36 观网财经-科创 -
2024年全国固投增长3.2%,外企投资下降10%
2025-01-17 10:50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3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8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这不是复古是犯罪”,德国取缔一极右翼组织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
法国称“真没藏毒”,扎哈罗娃嘲讽…
-
沙特对美投资6000亿?“实际一半都不到”
-
印度还庆祝上了,全国大贺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厅拒绝接待中国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
跟着特朗普去中东推销星链,马斯克赚大发了?
-
美国特务们的“噩梦”…
-
“好莱坞都是骗人的,真后悔…”
-
欧盟:中美迈出正确一步,但…
-
“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
眼瞅着中美谈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间飞机别在钓鱼岛飞了,不要“刺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