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家对话|周恒星:我问马斯克,中国会比美国先去火星吗?
【硅谷的未来,从科技到权力】
心智观察所:那你和奥尔特曼还保持联系吗?
周恒星:我跟他主要发短信,马斯克其实很随意,他可能很高兴的时候就会就一直跟你聊,有时候晚上就不睡觉。奥尔特曼可能就是比较官方一些,比较客气。就比如说有一段时间他很忙没有回我,可能下次回我的时候会先跟我道歉,说不好意思,我很忙什么之类的。这两个人就差别还挺大的。
马斯克的性格会更张扬一些,中国有很多读者也会觉得他有更强烈的感染力、人格感染力。奥尔特曼好像也就是ChatGPT火了之后大家会更关心。
心智观察所:OpenAI董事会的宫斗还涉及Helen Toner这个人,以及奥尔特曼对组织的背叛,说他不够坦诚?
周恒星:这个后面我在书里面也写了,2022年年底的时候竞争特别激烈,但是奥尔特曼他临时想出来说我们要做个聊天机器人,而且是在几周之内做出来的。完全没有料到这个会火,他说“我们先做一个有线预览”,发布出来之后就几天之内只有300万人用。我可以理解,就是奥尔特曼当时是疏忽了,并不是真正的不想报告给董事会,但这件事情就是在Helen Toner看来,就是这个项目就故意隐瞒。
我作为一个观察者来说,加速主义和利他主义这两派我都可以理解。但我有一个观察的角度,如果我们回顾历史的话,其实大部分科技都是中性的,并不是说它是好或者坏,它可能只能通过它的结果来判断它到底是好还是坏。我觉得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有效加速主义者,他们会故意美化科技,觉得科技就是向上的,就是解决问题的,他们都是美好的。有效利他主义者可能都觉得科技是邪恶的,然后科技可能大部分背后其实是恐惧和贪婪,我觉得这两派其实说的都有道理,但如果从科技本身来说,它其实是中性的。
就像原子弹一样,它被奥本海默和他团队做出来之后,其实可以毁灭人类,但它也可以带来和平,终结二战,同时它又在后面维持了冷战,其实维护了二战之后半个世纪的和平。
我在这个书的后记里面写到就是我有个观察,硅谷正在成为下一个美国的权力中心。然后我也做了对比,乔布斯那一代的创业者,是那种嬉皮士风格,就尽量远离政治,包括像奥巴马,他想去硅谷见乔布斯,乔布斯就不想见他。而且他们当时聊的话题其实跟政治没有关系,美国的制造业不像在中国制造 iPhone这么容易。在美国做不出iPhone来,他们其实聊的这种东西。
但像马斯克和奥尔特曼这一代的创业者,他们实际上是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诉求的,有自己的一整套未来蓝图。不仅仅通过技术,还要通过政治结合起来才能去实现,所以我觉得硅谷其实不再像乔布斯那个时代这么嬉皮士了,越来越变成政治参与者,甚至说背后的决定性力量。
《纽约时报》曾深度分析为何硅谷越来越向共和党靠拢
心智观察所: 因为美国是一个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硅谷又恰好是美国技术制高点,这么一个这样的发展趋势对全世界来讲意味着什么?
周恒星: 我们可能要多关注一下硅谷这些领袖的言论,他们的一些想法很有可能会主导未来科技和社会变革的走向。就像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赫拉利的《智人之上》。他其实非常忧虑未来人类会被AI控制,他觉得未来5到10年之内就会出现一个AI官僚机构,会通过很多的AI算法控制整个人类,比如你从事什么职业可能都是AI来决定的,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AI参与制造信息、分发信息,就会影响人类的整个决策。
心智观察所: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周恒星:我觉得很有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全世界很多白领的工作会被AI取代,比如说就像处理信息的一些白领分析师,或者说在律所里面处理一些文案的人。
未来有几个转型的趋势,一些跟人打交道的比如说像销售这种工作,AI暂时没有办法替代人类。要不然就是你转型做个蓝领,比如说厨师或者说运动员或者那种健身教练;要不然就是你成为一个超级个体,这样你一个人就可以通过 AI 来做很多事情。像奥尔特曼他们,他说他觉得未来会出现一个人的公司,然后产生一年 10 亿美元的收入。
心智观察所::你刚才提到赫拉利。赫拉利经常说,所有的东西都是故事,everything is a story。你用一张纸去买一瓶饮料,那饮料是经过这么多的加工线、流水线做出来的,他凭什么要给你一张纸呢?就是你相信这张纸币是有价值的,这张纸的价值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AI是可以讲故事的。
你觉得他们有没有受到一种所谓的宗教末世论影响?因为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有一个很强烈的末世论倾向,就是说在某一个时间之后要经过一场战争或者最终的审判,然后就通往了一个新天地,人就超越了你的这个个体的血肉的这种东西,从而和神性有一种统一。那什么是神性?是和AI结合了。
周恒星:有效利他主义者,他们有可能跟这个宗教是有结合的。
现在整个硅谷都已经分裂了,不像当时所有人都支持民主党,只有彼得·泰尔一个人支持共和党。现在基本上就是非常分裂了,差不多可能有三分之一支持共和党。硅谷这些 CEO 大部分还是商人,商人其实更多看重的是背后的利益,美国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商人建立的一个国家。如果我们看硅谷这些CEO的言论,他们只要是在中国是有利益的,他们基本上都是支持中国的。即使是像扎克伯格这样的人,他早年就非常想进入中国市场,非常吹捧中国。我觉得其实他们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他们更多的是从他们的商业角度出发去做这些判断。
像马斯克,我觉得只要中国还有这么大的汽车市场,我觉得他不太可能主动攻击中国。不过在特朗普政府里可能会左右为难。特朗普可能会出台非常强烈的跟中国竞争的政策。
心智观察所:这么多年你关注科技产业,很多人会说“美国人他们都是独行侠,可以自己捣鼓创新,中国因为强调对权威的尊重,就丧失了一定的创新动力或者说激情”。那么你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
周恒星:未来中美两国都会引领世界的创新,我们如果回顾历史的话,之前可能美国的确是会有更多独创性的内容,他们会先走在前面,中国可能就在后面跟随。但我们回到地缘政治紧张之前的那个时代,就是我在硅谷的那几年,比如说2014到2017年,贸易战之前中美之间其实配合得非常好,中国一方面制造业很发达,然后它可以造出东西来,它可以做造iPhone,可以造Model 3,这个是美国它做不来的。
同时中国有足够多人才,硅谷那些大厂里面非常核心的工程师其实都是中国过去的。程序员可能可以做一些非常开创性的工作,但你如果要说一些非常基础的去开发一些东西,考虑到中国工程师的纪律性,还有他们工作的强度,他们的工作热情远远高于美国工程师,他们愿意加班。
如果我们可以继续像以前一样,中美之间可以互相合作的话是很好的,但我们双方如果处在非常对立的情况下,我觉得中国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要把我们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中国做应用肯定是有积累非常多的经验,特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中国人口基数足够大,传统的商业领域可能就比较弱势很容易就被互联网所颠覆。
但美国人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做产品本身,他们觉得一个好产品,然后就自然而然会有人用,但中国很看重做运营。
中国运营我觉得是美国人搞不来的,即通过各种方法去做一些推广营销,不过在AI 这个领域,因为我现在暂时没有看到非常好的应用,我觉得未来应该中国机会是很大的。
心智观察所:在美国有一些学院派的人对于AI伦理安全这方面的声音是蛮大的。你觉得中国对这些方面的思考够不够?我们的思维的范式和他们是不是不太一样?
周恒星:我觉得中国在AI伦理这方面的确考虑的没有美国这么多。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中国的AI可能更多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后面资本的推动,包括大公司的参与。
AI安全在中国可能就是需要政府牵头,我觉得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 AI 会取代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从伦理这方面讨论。
心智观察所:最后我还想请你给我们的读者再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说大家能从里面获取到什么样的价值。
周恒星:这本《阿尔特曼传》是我在今年上半年花了差不多 8 个月时间写成了一本有关OpenAI联合创始人的传记。
我在里面主要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谈论 OpenAI 从成立然后到 ChatGPT 发布这几年,包括就AI 的发展的历史,通过一些故事把它们串在一起;第二部分叫权力的游戏,主要说的就是通往 AGI 道路会是一场巨大的权力斗争。去年我在硅谷经历的那场政变背后其实是有一个意识形态的战争,所谓的“宗教的战争”,我在这一部分花了很大的篇幅把它系统的梳理了一下,包括里面的有效利他主义和有效加速主义他们之间的一些斗争,还有 OpenAI 董事会里面的一些斗争,我觉得这里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奥尔特曼个人的一些特点,包括他怎么在权力的游戏里面最后胜出。
第三部分我主要是回顾了奥尔特曼在 OpenAI 成立之前, 30 岁之前他创业,还有包括在 YC 做投资的一部分经历。最后面我还有一个终章,主要是我总结了他对未来的一些看法和未来蓝图,从中可以知道未来 AI 会对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以及我们普通人可以怎么样去应对。总体来讲这本书比较适合大众读者去阅读的,没有什么门槛,然后我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看故事一样可以去了解到整个 AI 的发展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独家对话|周恒星:我问马斯克,中国会比美国先去火星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特朗普阻挡不了中国电动车出海
2024-11-28 13:39 心智观察所 -
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在轨交付:覆盖印尼全境
2024-11-27 14:21 航空航天 -
日本火箭测试引发火灾,现场记者听到爆炸声
2024-11-26 09:52 日本 -
“天河”超级计算机获小数据图计算能效世界冠军
2024-11-26 08:43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
2024-11-25 09:09 航空航天 -
首次发现!直径达1360米
2024-11-25 07:30 -
-40℃到60℃都能稳定工作,无人机动力电源获重要突破
2024-11-23 22:55 航空航天 -
被中国搞破防了?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大变脸
2024-11-22 07:51 心智观察所 -
必须要加强这一类芯片战略地位——俄乌战争启示录
2024-11-19 08:33 心智观察所 -
尖端、智能、绿色:三菱电机与上海进博会七年的双向奔赴
2024-11-18 16:39 心智观察所 -
有此大国重器,“一眼万年”和“一步千里”成为可能
2024-11-18 13:25 科技前沿 -
长新冠临床症状有何不同?持续时间多长?张文宏团队发表最新研究
2024-11-18 07:15 -
天舟七号已受控再入大气层
2024-11-17 21:38 航空航天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力争率先打穿地壳
2024-11-17 15:45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月壤首批研究成果发布:月背岩浆活动持续14亿年
2024-11-15 20:54 嫦娥奔月 -
重大阶段性成果公布,此前仅美、德掌握
2024-11-15 06:54 科技前沿 -
台积电的断供传言是巨大提醒,这背后有精心谋划
2024-11-13 08:12 心智观察所 -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蜜月能持续多久?对美国制造有何影响?
2024-11-12 08:10 心智观察所 -
天舟七号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2024-11-10 16:43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宏图PIESAT-2 01~04星
2024-11-09 12:27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3“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4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4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8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