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潮观鱼:2025,你还会看“长剧”吗?
最后更新: 2025-01-10 09:50:18“中女”时代真的来了,“女人戏”的开拓没有止境
和电影不同,电视剧从诞生之初,女性就是最主力的收视群体,中国电视剧的荧屏上以女性为主角,以女性的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就没有断档过:从琼瑶时代的“苦情女人”,到各种《XX传》为标题的所谓“大女主”戏,女人在时代中的沉浮,女人在苦难中的蜕变,女人在家庭与爱情中的苦与乐是永恒的题材。
但另一方面,电视剧女演员的职业路径和男演员比一直是比较“畸形”的——实力派男演员经过沉淀人到中年开始演“大男主”的时候,和他们同龄的女演员要么选择回归家庭,要么已经开始演“婆婆妈妈”了——甄嬛当上太后时才30岁,时装剧里的都市丽人“女强人”年龄严卡27-29(超过30一般都是和女主作对的反派了)——资深影后演少女被质疑“扮嫩”,但问题是以往电视剧剧本除了家庭中的角色,真的没有多少空间留给30+的女性。
在2019年的青年电影盛典闭幕式上,演员海清曾公开呼吁“给中年演员更多的机会”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虽然这样的言论在五年前颇具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确实在发生变化。
2024年,彼时和海清同在舞台上的宋佳用影视两开花力证大青衣的能力,主演剧集《山花烂漫时》以9.6拿下2024年豆瓣华语剧集最高分,主演电影《好东西》则成为年度华语最高分电影,一时风头无两。
《山花烂漫时》中,宋佳对张桂梅老师带着敬畏之心的诠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宋佳版的张桂梅不再是歌颂苦难式的描写英模人物,而是把丰富的特质揉进了角色——幽默、可爱、敢想敢闯敢拼,强势“霸道”又通情达理——一个朴实无华,有着极强能力和崇高信仰的党员形象被诠释得活灵活现。
《山花烂漫时》可以说是2024年最成功的主旋律题材,无数观众被张老师的真实故事感动的同时,也用事实告诉市场,不是“女总裁”“女皇帝”才是大女主,大女主要立住首先要突破一描写女性故事就走不出家庭、育儿、情感纠葛的思维藩篱,而是要看到女性在更广阔视角下的故事。
除了宋佳,2024年一批30+女性演绎的任务也非常亮眼,无论是刘亦菲的《玫瑰的故事》,还是《繁花》中的马伊琍,电视剧里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折射的永远是现实中目标受众的关注。显然,女性观众相比于以往“苦情”“宫斗”和“感情纠葛”如今更看重“友谊”“成长”与“事业”——方向有了,“女人戏”的未来和成功之间只差一个好故事。
古装剧“降本降效”,经典老剧集体返场
VLlinkage年度剧集网播指数Top10显示,2024年古装剧仍占据半壁江山,且冠亚军都是古装剧,Top30中古装剧占据13席,甚至10年前的老剧《甄嬛传》还能不时登上热榜。
1月11日,集齐原班人马的《甄嬛传》“小主节”要在澳门举办了,这个10年后的“售后”堪称现象级——你打开微博,“温太医”张晓龙,“安陵容”陶昕然,“眉姐姐”斓曦随便发一条微博,下面的评论都在用《甄嬛传》的段子;
即将在澳门举行的“甄嬛传晚会”从侧面证明了这部11年前的剧依然释放着巨大的流量红利和长尾效应
打开B站小红书,《甄嬛传》解说和视频图文二创的赛道养活了一批up主,“大胖橘”“瓜6”“拽妃”等梗也在2024年得到了普及,“滴血验亲”等经典桥段被倒背如流;故宫、横店和《甄嬛传》拍摄地北京大观园等被称为“嬛球影城”的地方总少不了显眼包模仿剧中经典场景,甚至有人调侃,“如果今天《甄嬛传》被全网下架了,网友能自己演一部出来”。导演郑晓龙都感慨于一群“闲人”为什么拿着放大镜孜孜不倦地看这部剧:“求你们看点别的吧!”
2024年焕发“第二春”的国产古装剧可不止《甄嬛传》一部,《大明王朝》《雍正王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甚至是80、90年代的央视版《三国演义》《红楼梦》都通过互联网的二创剪辑、短视频解说、图文段子等新形式再火了一把,而追捧他们的不是怀旧的中年人,恰恰是在潮流前沿的年轻人。
如果说前几年古装赛道上还出现了一些有野心有理想的探索,比如走历史正剧尝试的《大明风华》《大秦赋》,走精致画面审美+美剧叙事模式+装束复原的《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在类型赛道上写出新意的《延禧攻略》《如懿传》,虽然并非都是成功的,但下料都很足。
而如今的古装剧市场却面临所谓“灾年”的质疑,在平台纷纷推行“降本增效”的两年里,市场砍掉了不少“腰部”剧,整体制作配置呈现出保守倾向,资金与资源似乎在内部循环,爆款剧导演的平台流动和几个头部“生”“花”的“换乘恋爱”就是平台不敢冒险投钱的表现。
微短剧研究平台“DataEye短剧观察”发现,2024年,传统长剧的拍摄周期大多在50天-90天,部分低成本的剧组在30-45天,这与短剧剧组7-15天的拍摄周期相比依旧算长。但对比过去两年动辄超过百天的拍摄周期来看,长剧已经在努力缩减。
快节奏、强设定、强CP感……“短剧化”古偶正在成为趋势,要么求如《墨雨云间》般低成本以小博大,要么如《永夜星河》般通过轻松剧情给劳累一天的上班上学族充当“电子榨菜”,只要不降智成“宝宝仙侠”,爽点密集、套路类型鲜明就能获得不错的市场回报。
不过,本钱降了,效果可能也受到影响,虽然你不能说不成功,但实际的倒退大概就是《墨雨云间》和曾经同是“于正+吴谨言”组合的《延禧攻略》的区别吧。
在古装剧集体控制成本的年代,“短剧化”擅长吸引观众,却不一定能留得住观众。如果前几集强情节但故事线不够完整,后期节奏变慢、成长线跑偏,也会陷入“仿佛换了个编剧”的“注水”争议。
编剧小慧此前告诉Tech星球,所谓的“注水”由影视公司预算分配决定。整个市场是由利益驱动的,资方往往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前六集,为了吸引观众点击,前几集几乎集全剧之力于一身,预算充足,一切按高配来,几集之后,各种配置缩水,有些剧甚至因为后期经费不够,高预算的场景剧情不能写。
喊了好几年的“影视寒冬”,在平台集中精力打造精品、好资源向好项目倾斜的情况下,这种“寒”更多是观众对佳作供给断档的市场反应。1.5倍速甚至2倍速看剧的习惯,是观众对剧集质量的否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严珊珊 
-
2024年末,八问中国电影
2024-12-26 15:21 新潮观鱼 -
广西恭城发现岭南地区最早城址
2024-12-25 16:27 考古 -
“片名问题尤为严重”,广电总局出手
2024-12-21 16:42 -
“聊主编”来啦!
2024-12-19 13:29 -
《封神二》首发预告,“班味表情包”先出圈了
2024-12-19 00:07 新潮观鱼 -
我们为什么爱在剧里“重回八九十年代”?
2024-12-12 16:26 中国电视剧 -
琼瑶,并不完美的人影响了一个时代
2024-12-05 07:27 新潮观鱼 -
-
这个我国“最炫”运动会落幕,舆论盛赞:值得永远开展
2024-12-04 02:36 -
广告收入近3亿,《白夜破晓》成功了吗?
2024-12-03 10:18 新潮观鱼 -
首位电影导演入职阿里大文娱,别剧异格工作室今日成立
2024-11-26 17:1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良渚遗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国”最新进展发布
2024-11-22 15:40 考古 -
金额超1亿?王宝强被举报涉嫌欺诈登顶热搜,工作室回应
2024-11-21 20:56 明星那点事儿 -
国家文物局:石窟寺开放应保护第一,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
2024-11-19 07:24 考古 -
金鸡奖即将揭晓,华语电影“三金”已洗牌?
2024-11-16 13:57 中国电影 -
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进展
2024-11-14 07:18 考古 -
“在全世界最需要李子柒的时候,她回来了”
2024-11-13 15:20 观察者头条 -
《好东西》,要不要看?
2024-11-12 01:05 中国电影 -
《前浪》番外篇聚焦老年照护:60岁女儿为父母打造“家庭养老院”
2024-11-11 13:45 -
看完这部纪录片,网友吵起来了
2024-11-08 13:49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