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祖宗“回答我”和丞相的高铁票,一款中国人专属的幽默浪漫主义
李白、杜甫、扁鹊、乾隆皇帝等等上下五千年的“全明星阵容”加入,以情绪化、咆哮式的方式、充满网感的语言与现代网友互动。今人和古人正在利用最新技术完成一场大型的“双向奔赴”。[全文]
-
是什么造就了“一点就炸”的“互联网恶少年”?
平常看似无害,实则一碰就炸,且威力巨大波及无辜……可以单纯因为“你让我不爽”而肆意使用网暴最高审判和惩罚手段的“互联网恶少年”现象正在不断蔓延,并逐渐从角落靠近舞台中心。[全文]
-
为什么80后之前的孩子难抑郁?这部剧的前四集让我悟了
高中毕业后,儿时的“小社会”原地解散,小伙伴们天各一方奔赴了各自的“大世界”,但儿时的恣意快乐和彼此连接已经塑造了他们完整的人格和小宇宙。[全文]
-
婆媳退场母女登台,国产文艺中的家庭难题正在被“重启”
《180天重启计划》和很多其他的影视作品一样,试图用一种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去把各种问题和矛盾摊开、经历了老一辈母亲的离去和新一个女儿的诞生,将疏远的亲情消化、和解,最终实现一种“重新发现”和“双向奔赴”。[全文]
-
《生息之地》柏林电影节获奖,为什么又是农村片?
八零后导演霍猛“文化寻根”寻的是他九十年代在河南农村度过的童年,但在以大众文化为主、强调文化自信的中国内地电影消费市场,拍农村故事拿欧洲奖项简直成了国内宣发时的“负资产”。[全文]
-
《美队4》票房不行怪哪吒?谁该为“美国精神”的迷茫买单
《美队4》中,杀死“美国精神”的凶手又多了一个:那个坏蛋总统。一方面,在这场“阴谋大戏”中,接过战友衣钵的新美队更像是个无助的局外人。另一方面,好莱坞绿幕之外美国波诡云谲的政治动荡很难不让这部本已命途多舛的电影更加地动山摇。[全文]
-
哪吒“出海踏路”,好莱坞发行垄断如何破?
华人影业为《哪吒2》争取到了超700间开画影院,这一数字已经破了近20年华语片北美排片纪录,但榜单前五的另外四家由美企发行的影片,开画影院直接3000家起步。[全文]
-
《哪吒2》破百亿了,我们都参与了这个大项目!
电影成功背后,是中国动画天团的“托举”。在技术爆炸的时代,一帧一帧追求极致的中国动画人透过银幕传递的东方神韵是特效时代审美的“魂”。[全文]
-
这是演技综艺还是“劣迹演员洗白大会”?
2月11日,《演员请就位3》官宣46位参赛演员阵容,杨子、刘梓晨等人的出现引发大量讨论,网友对综艺节目邀请演员的标准,以及节目集中邀请此类艺人传递出的价值观和导向产生了不解。[全文]
-
《哪吒2》《唐探1900》都在讽刺它?
从对美军描写的变化,对“美国梦”的解构,再到2025春节档两部头部影片不约而同出现的隐喻和讽刺……在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两国各自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中美关系从对抗、接触到蜜月期再到合作与竞争共存的不同阶段,同步通过中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投射了出来。[全文]
-
大S的“矛盾性”
而这一切的选择让她在事业最关键的十年、也是内地娱乐圈格局大变动的十年,错过了很多机会。[全文]
-
《封神2》到底在忙什么?
主题模糊、感情线突兀、人物成长停滞、特效拉胯……正因为第一部靠着口碑发酵实现突围,第二部的大乱炖才让人惋惜。[全文]
-
上映两天坐稳“冠军”?《哪吒2》凭的是什么
不否认《哪吒2》还有不足之处。总体来说,这部春节档电影质量上乘,并没有辜负观众们的等待。[全文]
-
春晚,找到了新的舒适区
当最先进的科技再次掌握在了中国人的手中,我们发现,让机器人不要变成拿着枪的杀戮工具,而是拿着手绢跳二人转其实是人类的幸事。而目前,似乎只有中国可以实现这样的理想。[全文]
-
“史上最强”春节档,蓄势待发
《封神2》商周神魔大战;《哪吒2》哪吒挑翻东海龙宫;《射雕英雄传》对阵成吉思汗;《唐探1900》是乱世中的美国黑帮大混战;《蛟龙行动》则是现代海军的较量。各路人马集结可谓是“无大战,不春节”的意思。[全文]
-
春晚小品不好笑?这个问题很重要
一边是越来越热,成熟的好作品很多,一边是越来越凉,层层选拔作品却很难留住观众,有人说这还不简单,你直接把喜综上的段子再“优化整合”一下往春晚上这么一搬,不就万事大吉了么?眉头一皱,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