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作栋:对新加坡而言,一个富邻居总要好过一个穷邻居
最后更新: 2019-10-12 07:58:452019年7月10日,吴作栋先生在香港举行的“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是发展,还是灾难?”演讲。
【文/吴作栋】
我将从一个小国的角度,来谈谈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的话题。新加坡很小,我们的贸易额是GDP的三倍。我们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如果没有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我们甚至可能无法生存,因为我们的人民会没有工作。
所以,我对这个话题感受很深。我们的世界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我们谈论的是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我认为,我们在全世界也目睹了“政治变暖”,如果不加以控制,它有可能会引发全球政治气候的变化。因此,我看到两种可能的未来,一种是走向灾难,另一种是迈向发展。
去全球化是走向灾难
有两种全球性趋势有可能导致灾难,即去全球化,以及也许让全球秩序分裂的脱钩。全球化使我们所有人受益,但我们现在看到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一个就是国际收入的不平等,而这很难解决。根据其本身的定义,全球化意味着竞争。竞争就是最有能力和最优秀的人会胜出,无论奥运会、体育运动等,都是如此。那些不怎么优秀的人则会落在后面,而国家落在后面的结果,是造成合法或非法的移民。大家可以看到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向欧洲的移民,可以看到美国边境以南穿过墨西哥的移民。但这是国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一个国家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可能引发社会的焦虑,让政客们要么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抓住机会赢得选举,这些人可以被称为“民粹主义政客”。
现实一点说,我们应该努力重组我们的经济结构,并搞清楚哪些就业岗位在流失。为迎接新经济,我们必须训练人才,现在的技术导致了许多人失业,造成进一步的收入不平等。再分配是最简单的办法,利用关税向消费者征税,然后进行再分配,只要你愿意这么做。但如果是给富人减税,就没有什么额外的资源来做再分配了。不过,最重要的是解决国内收入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教育、家庭支持和技能培训,要让人们能够自立。
不幸的是,从欧洲和美国来看,我认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政治家们并没有开始行动。政客们声称,他们的不满其原因是来自外部,是全球化造成的。“全球化夺走了我们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把它们夺回来。”
因此,人民表达他们的恐惧。这些是真实的恐惧,因为他们无力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在英国,他们选择了脱欧,尽管脱欧不是针对全球化,而是针对“欧洲化”。在美国,“美国优先”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在法国,“黄背心”在街头引发骚乱。最近,右翼和民粹主义团体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占据了上风,尤其是在意大利和英国。
民粹主义政客一直在利用这种不满情绪。他们指责国家、外国投资、进口和移民造成了他们国内的大部分问题。因此,我们目睹了一种针对全球化的内向型民族主义情绪。从多边主义到民族主义,再到单边主义,从开放的全球经济到有选择的保护主义,这些都是问题,是我们必须警惕的趋势。我并不认为国际社会将全面转向保护主义,但我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会采取有选择的保护主义,保护至关重要的产业。
我有时担心,在为分配全球化金蛋而争吵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杀死下蛋的金鹅。
今天上午,我听了关于美中战略竞争的讨论。在北京清华大学的“世界和平论坛”上,我提出必须要尽我们的一切所能,来扭转这种灾难性的趋势。眼下两头大象正在打架,至少,一头大象把另一头大象看成了威胁。当你认定对方是潜在的敌人时,这个人或者国家就必定要未雨绸缪。虽然双方一开始也许并不是敌人,但由于另一方的敌意,被当作敌人的一方就会让自己成为敌人。
中国是威胁吗?
这正是我们大家都试图避免的潜在冲突。我们这样的小国是不是完全无能为力呢?不是的。在北京,我呼吁要形成“缓和的声音”。它不是一个集团,或者一场新的运动,而是说像我们这些了解中国和美国、了解冲突与挑战的人,我们必须要对适当的受众发声。这个适当的受众就是美国的当权者,他们不怎么到处旅行。我们必须找到他们能接受的叙事方式,让他们明白中国不是敌人。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和你们许多人一样,我去过中国很多次。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7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早年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在30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自我转型,已经成长了。所以,中国有什么必要把这一切都毁掉呢?
- 原标题:全球政治气候变化,是发展,还是灾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
2019-10-12 06:44 中美关系 -
特朗普称美方有意调停土耳其与叙库尔德人冲突
2019-10-11 22:59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不是瑞典环保少女,现场记者为她发问了
2019-10-11 22:20 诺贝尔奖 -
我使馆回应澳内务部长反华言论:对广大中国人民的挑衅
2019-10-11 21:45 中国外交 -
“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
2019-10-11 20:19 航空航天 -
柒和伊拟裁员3000人,千家7-11将关店或搬迁
2019-10-11 19:56 日本 -
猖狂!勒索同胞8万元,还想在中国大使馆前绑架受害者
2019-10-11 17:41 -
涉嫌偷拍试题,日本警方逮捕两名中国公民
2019-10-11 17:21 日本 -
埃塞俄比亚总理获诺贝尔和平奖
2019-10-11 17:18 诺贝尔奖 -
“按时、足额、无条件缴纳联合国会费是各国均应履行的义务”
2019-10-11 16:32 欢乐联合国 -
科尔再评NBA:在中国,没人会追问我美国枪案
2019-10-11 16:27 NBA -
伊朗国家油运公司:可能遭两枚导弹袭击
2019-10-11 16:11 伊朗局势 -
贸易战100天日韩将磋商,韩媒:日本损失是韩国9倍
2019-10-11 16:03 日本 -
支持塞族反对北约 他得诺奖又惹恼一帮人
2019-10-11 15:58 诺贝尔奖 -
NASA定明年初重回载人航天舞台,但承认有点虚
2019-10-11 15:58 航空航天 -
为防山火大面积停电,美加州200万人陷入黑暗
2019-10-11 15:31 美国一梦 -
驻英大使:部分英国政治人物对香港发展毫无认识
2019-10-11 14:12 香港 -
日本气象厅:“海贝思”逼近,堪比1958年致命台风
2019-10-11 14:05 日本 -
英环保主义者“港式”占领机场,50人被捕
2019-10-11 14:02 不列颠 -
伊朗油轮在沙特港口附近爆炸起火,大量原油泄漏
2019-10-11 14:01 伊朗局势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9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9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