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启讷:儒家文化还能否增强港台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
最后更新: 2024-05-08 16:57:34汉人社会本身就有非常大的地域文化差异,包括方言的差异,某些差异甚至超过欧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比如中国北方人如果没有特地学习过,基本上听不懂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地区的人讲话,但这些人并没有产生不同的国家意识。换言之,中国的儒家文化影响范围内部差异也很大,但是并没有形成政治和文化认同上的根本差异。
我们再把这点扩大到东南、西南的少数族群中,不少少数族群一直保持着自己在信仰上的传统,比如传统的多神信仰,但是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儒家及道教文化。举苗族为例,苗族里还是有相当比例的人不会讲汉语,可是他们在举行道教的仪典时,一定是用汉字来做这个仪式的载体的,他们认为不用汉字就不灵验了。这其实是一个文化交融的例子。
苗族举行宗教仪式(资料图/中国民族文化网)
文化交融其实也发生在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藏族当中,我们能在这几种文化中看到它的深层存在了非常多的汉文化的因素。不要说在内蒙古,我们今天到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在清朝叫“库伦”——在那里看一些宗教设施,能看到藏传佛教,但这些藏传佛教文化里也充满了汉文化的因素。
我们如果真的花点功夫去学一下蒙古语、维吾尔语和藏语,将会发现这些语言当中充满了汉语的因素,甚至于在价值观上面也有儒家文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在传统中国的2000~3000年的历史中是一个常态,是一直在发生的事情。不管朝廷直接管辖的范围到了哪一个界线,中国的内部跟它周边的文化交流一直在进行当中。其中的儒家文化作为一个高级的意识形态,它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既然儒家文化有开放的特质,而我们把儒家文化当作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应该是开放的,它的内部交流应该是频繁而密切的。所以它跟少数族群的文化传统之间有很大的开放交融的空间。
当然,中国文化传承必须同时保护中国少数族群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包括宗教传统和价值观,我想这个也是建构国族认同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个任务与推动儒家文化传承的任务对立起来,两者并不存在冲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儒家文化作为建构国族与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但它不是唯一基础,只要它不是排他性的,它就不会跟少数族群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不可调和的抵触。
讲到调和,当然,我们需要对流行的认知做必要的修正,例如传媒只要讲到中国文化传统,就把它窄化成汉人的传统,只讲“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种描述就可能会对少数族群文化造成排挤效应。
既然中国文化传统本来就是多元的、丰富的、相互交融的,我们在追溯多元传统的时候,就不要过分去强调所谓的炎黄、孔子,而是应当把中国传统当中的多元因素当作整个中国的共同遗产来继承,这样可以减少乃至消除现在在很多人认知当中所存在的文化抵触的状态。
当然,还是要强调,政治一体是必须要坚持的一面,事实上,政治一体会进一步保障文化多元和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观察者网:除族际交流之外,如今若看汉族群体内部——比如台湾、香港社会——似乎也出现传统文化难以完全支撑起国族建构的问题。您认为当下汉族传统文化要如何继承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提升族群内部的凝聚力?
吴启讷:就我对台湾和香港社会的观察,我觉得这两地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已经下降到了生活的层面,就是在处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的时候,以及底层的文化习俗里,还存在传统文化;但是在价值层面、意识形态层面,传统文化在台湾和香港社会里已经丧失影响力。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台湾、香港社会推崇的最高信仰是所谓现代化和西式政治制度,这两个目标基本上是把西方文化当作唯一的、排他的效仿对象,都缺乏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可以说,这两地,中国的文化主体性的根已经被拔掉。
我们看到台湾、香港保留了繁体字这样一种看起来包含传统的符号,但是这个传统符号只是一个文化外壳,它所承载的内容是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化或者是西式民主的内容。简言之,传统文化的核心被抽离了,只保留了一个空洞的外壳。
我们需不需要现代化?答案是,需要,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不能切断中国的传统。我们是否需要建立一个适合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我们当然需要,但这个政治制度应当是符合中国人民需求和愿望的、中国的现代政治制度,这种现代政治制度在价值层面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国文化有传统方面的核心价值,也有透过中国人民共同的革命所创造出来的现代价值,这些价值加起来才能够完成对于传统的真正继承和创新,也才能真正去推动国族的建构。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看到一群还在使用繁体字,但完全依照西方的思维方式思考,维护西方利益──而不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人。这些人当然无法承担传承汉文化和中国文化传统的使命。
就具体改变来讲,我们举香港的例子,我想教育是一个基础,但在教育之上,更重要的还是政治一体化,就是对公民唯一政治身份的确认。“一国两制”的“两制”,不应被视为一个公民拥有两个平行的政治身份,他的身份只能是由“一国”界定的。
- 原标题:吴启讷:儒家文化还能否增强港台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广东省中山市报告1例H3N8禽流感病例
2023-03-29 10:29 -
蒙古国副总理:如中国经济今年增长5%,能促进我们增长7%
2023-03-29 10:28 博鳌论坛 -
中超公司原总经理董铮、中国田协主席于洪臣被查
2023-03-29 10:11 廉政风暴 -
微信QQ出现功能异常,官方回应
2023-03-29 09:37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美根被查
2023-03-29 09:28 廉政风暴 -
为何不打算生育?这份统计局调查背后体现了什么?
2023-03-29 09:13 -
107岁抗战老兵许世吉去世,甲子山战役曾9天9夜没合眼
2023-03-29 08:08 -
韩正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代表座谈
2023-03-29 08:04 中国经济 -
第八批国采今开标:涉40大品种,肝素类药物首次纳入
2023-03-29 07:44 健康中国 -
甘孜州回应“游客被拦车乱收费”:网传视频掐头去尾
2023-03-29 07:32 -
北京丰台区有陌生人抢孩子?警方通报:已查获嫌疑人
2023-03-29 07:12 -
我国卫星精确探测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2023-03-29 06:56 航空航天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中国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2023-03-28 22:52 中国经济 -
推动更多全球企业在沪投资兴业、实现共赢发展!陈吉宁今天会见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
2023-03-28 22:44 上海观察 -
注入正能量、增添暖色调、激发精气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今天举行
2023-03-28 21:20 上海观察 -
没有大龄骑手?美团回应:最高年龄为57周岁
2023-03-28 21:02 -
新开发银行新任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抵沪履新
2023-03-28 20:43 金砖国家 -
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总抓手,更加精准施策发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这些重点
2023-03-28 19:54 上海观察 -
国家医保局: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实施分类管理,A类优先采购
2023-03-28 18:44 抗疫进行时 -
河北一废弃冷库火灾致11人死亡 省委书记:全面排查整改
2023-03-28 18:20 安全生产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1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