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启讷:西方为何喜欢反复炒作新疆话题?
最后更新: 2021-04-02 09:37:32导读近日,新疆棉花因NGO组织的一则抵制声明,发酵成中西方媒体的报道焦点。
欧美借所谓新疆维吾尔族人权问题攻击、诋毁中国的传统由来已久。这一话题为何“长盛不衰”?面对西方的不断指责,中国又该如何有力回击?就新疆问题及民族政策,观察者网采访了新疆问题专家、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启讷。
【采访/观察者网 李泠】
·台湾网民并不关心新疆的真实情况
观察者网:您大概来过新疆多少次?
吴启讷:大概有30多次吧。
观察者网:基本上把新疆各地都走过了?
吴启讷:我做历史研究,不是人类学,所以我主要是去新疆各地的档案馆。不过我在当地有很多朋友,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等民族的都有。
观察者网:您是新疆问题专家,但听说曾因在一部关于新疆的纪录片里的访谈而遭台湾网民“出征”,后来电视台将您的片段全部删除后再重新上架。
吴启讷:事情是一年多前发生的,台湾的公共电视台引进了一部由澳大利亚某个机构拍摄的,名为“新疆再教育营”的纪录片,邀请我在影片播放完毕后在节目中做一点解读和评论,我就从学术的角度,对里面的内容和拍摄者的评判,做了一些分析、澄清。节目播放当下,我就受到有特定政治偏好的网民的大规模围攻,有些有特定政治立场的媒体,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给我扣了很多政治帽子。
一些网民并不关心事情的真相,他们主要是希望听到他们想听的话。当时,电视台屈从于网民和政治压力,在专业和新闻自由上做了很大的妥协,为自己播出了“不当言论”道歉。这是很遗憾的事,我自己也遭受了不小的压力和损失。
吴启讷先生(资料图/港媒)
观察者网:能说说那些网民不能接受您的哪些描述吗?
吴启讷:我提到美国等国媒体上流行的有关“新疆大规模拘禁”的描述缺乏可靠的来源和证据。
这部澳大利亚纪录片所呈现的“再教育营”,只是寻找在网络上可以找到的新疆影像,透过剪辑、重组,交替出现真实的学校和真实监狱的场景,让观众产生那就是“再教育营”的真实样子的印象,但其实,这中间没有任何现场实景;还有,纪录片中访问的“证人”,没有一个是亲历者,都是转述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所说的内容。纪录片这样做,显然不符合基本的新闻专业要求和新闻伦理,从专业的角度看,在可信度上就大打折扣。
我又说,纪录片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但一定要有证据;也可以对证据作不同的解读,但不能杜撰证据。结果,一堆网民认为新疆的“集中营”“再教育营”,是美国人、澳大利亚人说的,绝不可能有假,我这样质疑这部纪录片,就是为“独裁”辩护。
我在访谈里讲到关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设置的背景和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课程的细节,但网民显然根本不想理解其中的意义,也没有兴趣核实真相,直接把我这些描述认定义成“为中国暴行辩护”。大家知道,在台湾的政治环境里,这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我在访谈中还谈到一点,遏制中国,是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长期战略,这个战略背后,包含一套庞大而复杂的遏制体系,包括军事、经济层面,也包括文化和宣传层面。在文化宣传这一部分,需要情报的支持,但更需要深度学术研究的支持。
冷战期间,美国的中国研究,也包括新疆研究,从研究传统、研究资源到精英的投入,在很多部分都超过当时的中国,这里面有很多学者是我非常敬佩的,他们也许立场各异,但对于证据和可靠研究方法的固执追求,都使他们的研究可以保有一定的质量,当时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依据这些研究来制定中国政策,就拥有相对比较好的决策质量。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最近的10年间,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网络世界的兴起,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的焦虑感大幅上升,他们加大了对情报工作和相关学术研究的投入,但是因为急于求成,获得的情报质量和相关学术研究的质量都有所下降。
在情报来源方面,我想海外华人社区应该都知道,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就兴起一种移民产业,可称之为“政治庇护产业链”,由律师协助没有当地居留身份的中国人提供一个申请永久居留的渠道,让他们声称自己遭受种种“政治迫害”,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拿到绿卡。21世纪初之前主要是套用计划生育的名头,说自己在中国因超生被惩罚,近10年就说少数民族遭受迫害。
有些离开大陆的人士,受到一些国家情报机构的关注,提供自己知道的信息,但时间一久,他们的现货卖完了,就只能揣摩情报机构的需求,到媒体和网络上去找“证据”。这些人向媒体提供中国信息,大多也都是迎合媒体的偏好,无从查证信息的准确性。
美、加、澳、新(西兰)的华人社区都很清楚这一产业的情形,而所在国政府却一方面苦于无法查证政治庇护案的真伪,另一方面又乐见政治庇护案件所潜藏的政治资源。对此,台湾的民众大体不知情,也不关心,他们一听欧美政界和媒体说他们有学界和证人所提供的“确凿证据”,就认为不需要怀疑了,自然而然就会本能地觉得我在胡扯、在为“独裁”辩护。
观察者网:如果以后还有台湾媒体就这新疆问题采访您,您还会继续这么向民众解释吗?
吴启讷:我做历史,我觉得,追求真相,并且坚持,是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所以如果我碰到了新的采访,当然还是会做同样的解释。不过我想,不会有多少台湾媒体敢采访我了,现在台湾媒体也都承受很大的压力。原来还有某些愿意了解真相的媒体,但不是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就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比如,台湾的通讯传播委员会在去年底就取消了中天新闻台的牌照。
图片来源:中天新闻台Facebook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最新新疆反恐纪录片发布:有极端分子仍称不后悔
2021-04-02 09:24 中国反恐进行时 -
法航接中方通知阻止中国公民登机?我使馆:不实信息
2021-04-02 09:14 -
31省区市新增确诊9例,其中本土4例均在云南
2021-04-02 08: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云南瑞丽市姐告国门社区等5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2021-04-02 06: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立法会修订公职条例草案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
2021-04-02 06:49 香港 -
建党百年,听习近平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021-04-01 22:06 -
海空卫士王伟牺牲20年后,入党申请书首次公开
2021-04-01 22:03 -
四年间 习近平挂念的未来之城“上新了”
2021-04-01 22:00 -
男子乱扔烟头引发山火,云南曲靖警方:刑拘
2021-04-01 19:39 -
美国威胁取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外交部:不靠外国“恩赐”
2021-04-01 19:39 香港 -
今天,王伟墓碑前有了这张照片
2021-04-01 19:28 中美关系 -
中国棉花协会表态!
2021-04-01 19:25 -
国家卫健委:60岁及以上老人纳入新冠疫苗接种人群
2021-04-01 18: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金融挑战更多来自房产债还是股市?央行回应
2021-04-01 17:10 中国经济 -
时习之这门“必修课” 习近平多次划重点
2021-04-01 16:56 -
我们的传家宝丨老西藏精神
2021-04-01 16:54 -
自习课|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金句
2021-04-01 16:51 -
怎么着,葡萄牙想学英国?
2021-04-01 16:33 -
外交部要求日方停止对中国造谣中伤
2021-04-01 16:31 钓鱼岛持久战 -
中联部主办中阿青年政治家论坛,17个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参加
2021-04-01 16:24
相关推荐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48“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37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98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118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