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青松:三重困境下的中亚向何处去,迈向“全球东方”?
地区一体化与互联互通难以兼顾
中亚国家在深化区域一体化与拓展域内外互联互通之间陷入两难。2018年至今,中亚五国元首每年举行峰会,致力于加速推动中亚一体化,提升中亚整体影响力。然而,因边境矛盾与冲突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以及各国在地区合作诉求上的具体侧重不同,使得一体化合作仍然停留在松散协作、效率低下、矛盾重重的局面,难以通过深化地区内的互联互通来寻求解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难题的灵丹妙药。
俄罗斯专家曾直截了当地指出,“中亚”本身依然是相对松散的概念,并不一个完整、独立的地区地缘政治实体,显然难以构建起区域一体化联合体。
各大国也纷纷向中亚国家推出自己的互联互通计划。尤其是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力推“南北国际运输走廊”项目,普京总统不论是在国家战略发展会议中,还是在里海峰会、东方经济论坛、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等重大国际场合,均表态加快打通“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政策努力。欧盟也提出与中亚各国发展绕过俄罗斯的“中间走廊”项目合作。2022年7月,欧洲复兴银行宣布向哈萨克斯坦铁路系统投资1亿多美元;11月欧盟与中亚举办“互联互通”会议中,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强调欧盟准备参与执行发展中亚区域运输基础设施的项目,作为“全球门户”倡议的组成部分。
南北国际运输走廊示意图 图自亚洲周刊
此外,日本、印度、土耳其、韩国等国也都频频向中亚提出各种不同版本的平行互联互通计划。表面上看,这些项目是为中亚国家过境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空间,但实际上各国基于不同利益考量,从不同方向将中亚国家的资源和利益进行再次撕裂,导致中亚内部的碎片化和分散化被进一步固化,地区一体化整合的前景愈发暗淡。
迈向“全球东方”?
在全球和欧亚变局之下,上述三重困境进一步凸显中亚国家“向何处去”的现实难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政策界和舆论界讨论较多的是中亚很可能回归到19世纪英帝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大博弈”,或是中亚也可能变成“亚洲的巴尔干”,也就是陷入历史的怪圈。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乌冲突以来“全球东方”概念受到国际关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知名俄裔国际关系学者安德烈·齐甘科夫的观察,包括所有中亚国家在内的“全球东方”国家在乌克兰危机上顶住美西方压力,采取不选边站的立场:既不支持冲突任何一方,也不加入西方制裁或特别军事行动。据此,他认为不能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争夺世界统治权的角度来理解“全球东方”在俄与西方对抗中的角色。这些国家的政策更多反映了通过互惠和对话、而不是对抗和冲突来寻求新的机会,它们也正在努力阻止这场冲突的蔓延。
3月7日,阿拉山口站编组场内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及其他货运列车集结等待出发。图自新疆日报 龙证宇 摄
实际上,这一现实观察与瑞士洛桑大学马丁·穆勒(Martin Müller)教授早在新一轮乌克兰危机之前就提出的“全球东方”概念,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穆勒撰文批评冷战后习惯将世界划分为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作为思考全球差异的公认方式之一,他认为这种二元对立忽视了那些处于南北之间的国家,因此有必要引入术语“全球东方”,并将其视为更具包容性但未定型的概念(Müller M.In Search of the Global East: Thinking Between North and South.Geopolitics.2020. Vol.25. №3. pp.734–755)。
对中亚国家而言,如果能够抓住正在加速到来的“亚洲世纪”的历史机遇,并成为“全球东方”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中亚国家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和政治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提升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也有助于中亚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本文作者杨雯晶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叙利亚外长:叙总统将出席阿盟峰会
2023-05-18 07:15 -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抵达西安
2023-05-18 06:59 -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已发现倾覆的“鲁蓬远渔028”船体
2023-05-18 06:46 -
李强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欢迎塔方扩大对华出口
2023-05-17 23:18 -
习近平同托卡耶夫会谈
2023-05-17 23: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
2023-05-17 23:12 观察者头条 -
俄伊签署铁路协议,“将成苏伊士运河替代品”
2023-05-17 22:57 -
巴西国家石油告别以美元结算进口平价,卢拉:人民的胜利
2023-05-17 22:51 -
丁薛祥:愿同新方共同抵制经济问题政治化
2023-05-17 21:32 中国外交 -
李强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2023-05-17 20:41 中国外交 -
印度出资20亿美元,想吸引苹果等电子设备商来印办厂
2023-05-17 20:05 印度惊奇 -
赫什再爆料:波兰牵头悄悄劝他停战,必要时下台
2023-05-17 20:01 乌克兰之殇 -
交通运输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搜救倾覆远洋渔船
2023-05-17 19:17 -
中资占40%,外交部回应“菲方考虑收回电网控制权”
2023-05-17 19:16 观察者头条 -
印度反驳欧盟外长:读一读你们的法规吧
2023-05-17 18:53 乌克兰之殇 -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抵达西安
2023-05-17 18:53 -
韩正会见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
2023-05-17 18:29 -
“在这领域,中国目前是唯一赢家”
2023-05-17 18:16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2023-05-17 17:58 中国外交 -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抵达西安
2023-05-17 17:57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16“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83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7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