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青松:部分军事动员结束后,普京“左右开弓”是为哪般?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万青松】
自10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完成部分军事动员以来,俄乌局势继续上演扑朔迷离的“乱象”。
期间,既有俄对乌关键能源基础设施持续大规模打击、乌克兰对俄黑海舰队的最新袭击、俄突然从赫尔松大规模撤军、突发的波兰导弹事件,也有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围绕“核武器”“核冲突”的“口水战”、G20 、APEC、联合国大会等多个重大国际场合的外交博弈,以及“粮食协议”的新“闹剧”,包括近期美西方领导人和舆论频繁公开呼吁乌克兰“见好就收”,抓紧与俄谈判。不久前,普京在瓦尔代俱乐部年会喊话“欧洲人民”,而接下来,又即将举行俄美战略稳定谈判。可谓千头万绪,迷雾重重。
笔者将从战场、外交、大后方三个角度来串连这些线索,剖析部分军事动员结束后,普京采取“左右开弓”的策略举措及其主要意图。
相对“稳定”的前线
过去一个多月,俄乌战场长达1100公里的前线相对“稳定”,也即虽然战斗仍在进行,但交战双方都无法突破性地向前推进,继续处于胶着状态。
从乌方来看,由于人员和武器的巨大损失,乌克兰军队的秋季反攻正在耗尽力量,加上俄罗斯在10月和11月分别对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发动了一系列导弹打击,使得乌军接下来的后勤保障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从俄方来看,虽然10月31日官方宣布已经完成30万军人的动员征募工作,甚至超额完成指标,总计动员达31.3万军人,但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仅有8.2万名军人被派往特种作战地区。随后,俄方更是采取从赫尔松主动撤军的“反常”动作,且仅用一天就完成撤到第聂伯河左岸的任务。俄专家指出,撤军的决定不可避免地导致暂停积极作战行动,直到霜冻来临,甚至可能暂停到春天。
俄军撤到第聂伯河左岸后,特别军事行动区的前线继续稳定下来。即使乌军正将部队从赫尔松方向重新部署到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方向,但由于秋季泥石流和俄罗斯对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空袭导致铁路运输能力下降,使其继续推进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状况。
事实上,冲突双方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喘息”来恢复战斗力,既要补充几乎耗尽的武库,也要提高被动员军人的军事技能。
“外交战”的登场
前线的相对“稳定”给了外交登台的机会,主要在三条线上展开。
· 第一条是围绕“核武器”“核冲突”的外交“口水战”。
普京曾在“四地入俄”签约仪式讲话中公开表示,要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维护主权与安全,并指出这“不是虚张声势”。10月26日,俄罗斯进行了一次旨在应对该国遭受核攻击的大规模报复性核打击演习。从普列谢茨克试验场发射了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从巴伦支海水域的潜艇上发射了R-29RMU2“西涅瓦”弹道导弹,从图-95MS轰炸机上发射了空射巡航导弹。普京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运行状况表示满意。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强化了对乌克兰准备进行“脏弹”(低当量核武器)挑衅的指控,并敦促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乌克兰核设施进行检查,但前往乌克兰的国际检查员表示,并没有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核材料的痕迹。G7外长则指责俄罗斯关于乌克兰计划使用“脏弹”的信息是假消息。
围绕“核武器”的外交战在G20峰会前后达到顶峰,可以从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美元首会谈、G20和APEC峰会发布领导人宣言等多个外交与国际会议场合看出端倪,美西方领导人和舆论都必提“反对在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但,最终还是美俄双方自行“降温”。
从俄罗斯来看,俄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关于“防止核战争”的声明,呼吁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核大国放弃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侵犯对方重大利益的危险企图”,并明确表示俄罗斯仅在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或者遭到常规武器攻击且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会使用核武器。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称,莫斯科不打算参与西方舆论关于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讨论话题。
从美国来看,美国总统拜登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没有任何意义,他倾向于恢复与俄罗斯关于战略稳定与军控的谈判。《外交政策》爆料称,拜登政府自今年夏季以来一直在寻求与俄罗斯重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明确表示,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正在进行秘密会谈,双方此前一直不愿公布,会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乌克兰的“核升级”,而不是讨论结束敌对行动的条件。
等到G20峰会召开前夕,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证实,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双边磋商委员会会议将于11月底或12月初在开罗举行。俄美双方还证实两国情报局局长在土耳其举行了会谈。随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俄罗斯和美国已经同意不使用核武器。
有意思的是,9月议会选举后新上台的瑞典温和联盟党,公开反对加入北约后在该国部署核武器;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也表示,该国不打算在加入联盟后部署核武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中概股涨“疯”:创单月纪录,个股昨最高涨47%
2022-12-01 07:08 股市 -
和宁王杠上了?中创新航被判专利侵权,誓要上诉到最高院
2022-11-30 21:31 观网财经-汽车 -
无人接盘,对标BBA的宝沃汽车宣布破产
2022-11-30 20:01 观网财经-汽车 -
小鹏三季报:毛利率显著上升,已执行部分战略调整
2022-11-30 19:06 观网财经-汽车 -
-
成本涨超70%,阿里影业靠股权投资实现盈利
2022-11-30 17:24 -
BOSS直聘三季度报:活跃用户创新高,付费企业数下降
2022-11-30 15:2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特斯拉:没有在中国布局芯片公司
2022-11-30 15:22 观网财经-汽车 -
11月PMI降至48.0%,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
2022-11-30 10:00 观网财经-宏观 -
加拿大央行87年历史上首次出现亏损
2022-11-30 09:24 观网财经-海外 -
日系车企在华分化:丰田一枝独秀,本田日产显颓势
2022-11-29 21:36 观网财经-汽车 -
亏损大幅收窄,B站第三季度营收达58亿元
2022-11-29 18:52 -
东方晶源新一轮融资近10亿,年初被ASML指控“可能侵权”
2022-11-29 18:33 观网财经-科创 -
首批C919飞行员取得飞机型别资质,交付工作也已启动
2022-11-29 17:31 中国大飞机 -
A股放量大涨:房地产与旅游爆发,北向资金净买入近百亿
2022-11-29 16:04 观网财经-金融 -
节衣缩食成本大降16.7%,欢聚三季度净利润7694万
2022-11-29 15:58 -
起底核子基因:累计超7亿份检测,自称“钱景无限”
2022-11-29 08:50 抗疫进行时 -
美联储再放鹰!美股三大指数跌超1%,热门中概股大涨
2022-11-29 07:30 观网财经-海外 -
上海迪士尼乐园再次关闭
2022-11-29 07:18 抗疫进行时 -
芯驰科技两年融资20亿,中国车规半导体春天来了?
2022-11-28 21:13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