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锐:日本右翼史学家是如何为倭寇辩护的?
最后更新: 2021-07-09 09:33:22【文/ 王锐】
最近几年,与日本右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史家宫崎市定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到中国,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中十分流行,成为大众历史领域的宠儿,同时还有不少专业研究者为其背书。宫崎市定不仅是一位史学研究者,而且早年还参与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从1939年到1944年,他以京东大学东洋史专家的身份参与了旨在为日本侵略服务的东方文化学院与东亚研究所的相关项目。在1943年,他出版了一本专门讨论日本历史的著作《日出之国与日没之处》,从书名就可看出,他援引《隋书·倭国传》中“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的记载,凸显日本是所谓“日出之国”,中国乃“日没之处”。如果说此书中的这段话是日本使臣刻意张扬其主体性,那么宫崎在战争背景下取此典故以为书名,其目的也就显而易见。对此,他晚年如是评说:
《日出之国与日没之处》成书于“二战”期间,今天再次阅读,不可否认,在我撰述意图中确实有些“发扬皇威”的意思在里面,措辞上也显得有些过时,今天看简直毫无办法。然而对我来说,那种动不动就通过揭露自己国家的劣根性来表示进步的现代风潮,反而令人觉得不适。还有,如书中的《倭寇的本质与日本的南进》一篇,因当时急于表达自己的主张,今天看来已经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说服力。[1]
“二战”以后,日本国内开始清算战争期间的意识形态。这其中固然有美国支持下带有美式自由主义色彩的反战宣传,但影响更大的当属具有鲜明左翼色彩的学术研究与大众宣传,特别是在东洋史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史学颇为流行,或许这便是让宫崎深感不适的“现代风潮”[2]。由此可见,宫崎本质上并未否定自己在此书中的核心观点,只是觉得书中的措辞时代感过强,太“急于表达自己的主张”,致使失去“应有的说服力”。换句话说,假如此书在修辞上更加巧妙、表达上更加灵活,是不是就更有说服力呢?
宫崎市定
宫崎提到收入此书的一篇名为“倭寇的本质与日本的南进”的文章。文章题目中的“日本的南进”,不禁让人联想到“二战”期间日本军部的南进政策。如此直白的措辞,或许就是宫崎后来所说的太“急于表达自己的主张”。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文为倭寇所做的翻案及其背后的政治意图。
宫崎开篇即言:“所谓倭寇,绝对不是以强取财物为目的的强盗集团。”[3]23为什么这么说?他从分析明代负责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开始。他认为后者旨在为明廷服务,日本一方的受益者也限于室町幕府的将军及其周围权贵,对于双方民众而言,这一机构的作用极为有限。因此,“两国的民众必然会在中国沿海的岛屿上寻找适当的地点进行走私贸易”[3]28。明廷对此自然是严厉取缔,而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宫崎对于此时日本人心态的描述:
日本人只是希望能够和平地进行贸易,即使这样的贸易违反了中国的国法,但这也似乎与日本人无关。因此,在明军与走私成员争斗之时,日本人基本上保持着事不关己的中立态度,只是希望骚乱能够尽早平息,期待着明朝允许日中两国民众自由贸易的日子早点到来。[3]31
宫崎一面提到日本参与中国沿海的走私贸易,一面又说此举即便违反明代律法,也和日本人无关,因为日本是在搞“自由贸易”。且不说此处的“自由贸易”明显挪用了近代西方全球扩张时期的概念,根本不是古代东亚世界的史事;其直接目的,更是意在彰显日本是东亚“自由贸易”的维护者,而明代中国则是“闭关锁国”,不让本国“民众”与日本自由做生意。此论宛如鸦片战争前夕,带有武装殖民集团性质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指责清政府封闭自大,拒绝与其展开“自由贸易”一样。
明仇英《倭寇图卷》局部
照此逻辑,日本商人为了维护中日之间的“自由贸易”,自然不能仅止于“期待着”,而是要有所作为:
世人动辄将倭寇误解为以掠夺为目的的海盗行为,实际上并非如此……日本商人最初可能只是观望,但一旦意识到既有的权益无法恢复,中国的贸易伙伴又被官府羁押,受到迫害,因此,当有贸易伙伴请求他们出手援助时,便再也无法坐视不管,从而加入复仇战争中去。这才是倭寇的本质,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两国政府之间的统制贸易无法满足民间的要求,于是民间贸易开始兴起,对民间贸易进行干涉,并从干涉发展到军事讨伐,然后对军事讨伐进行复仇,然后对复仇进行援助,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过程才出现了倭寇。[3]33
正如施米特所指出的,把海洋作为区别于陆地的空间规划,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而“这种区分原则支配了17、18世纪的国际法的基本结构——海洋开放、第一个全球化地球图景诞生之后的国际法基本结构”[4]。这背后是西方列强开始通过航海活动对广大的非西方地区进行瓜分。而这一历史过程的物质基础、经济动力及其如何打着诸如“自由贸易”之类意识形态说辞,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分析。[5]
由此可见,宫崎笔下的倭寇根本不像生活在古代东亚世界里的人,而是神似近代西方全球扩张中的各色先驱者。在这样的论述框架下,倭寇就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群体,他们不但具有类似“契约精神”的气质,拯救深受中国“体制”束缚的“民间商人”,而且通过一系列侠义之举,敲开封闭的中国的大门。
- 原标题:借尸还魂——宫崎市定的倭寇论批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
仅剩7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逝世
2021-03-01 11:24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0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7“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