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忆:今天聪明的写作者希望讨好,而我们当时只想要颠覆
关键字: 王安忆茹志鹃写作文化2 写内心小事的文学成了主流,小说分工加剧了学院化
“他们把文学放进了研究院,这好像是一个极大的误会。我又想起国内那些形形色色的小说座谈会,我们常常遗憾不能有正常的艺术讨论和艺术研究。究竟什么是小说里最重要、最值得谈的呢?”“他们坐在一起,确确实实在谈文学,可是,似乎太文学了。文学里包含了多少社会的属性。文学不是那么纯的,它有很多不洁的成分,没法子,躲也躲不掉。”
——王安忆
界面文化:你在日记里提到了在写作计划中和一些台湾作家的交往,比如陈映真,他们有影响到你之后的想法和写作吗?
王安忆:陈映真是我这次美国之行最重要的收获,他向我展示了台湾70年代经济起飞以后的状况,其实我们中国大陆就是以更快的速度再演一遍他们的历史。他向我说明,在物质生活充实的阶段,我们的意识形态会如何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那时因为我们刚刚从“文革”出来,我就常常跟他讲我们这边的状况,他就说,你们不要以为资本主义是自由的,他们有另外一种限制,而那种限制是不会让你觉得受限制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们叫他“马克思主义一统派”,他对马列主义有非常纯洁的认识,他并不知道马列主义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不管怎么说,他让我提前了解了许多情况——假如没有美国的经历,面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发生的种种,我会措手不及的。
爱荷华这段日子也让我对巴以问题、两韩问题有所准备,因为计划里的作家有来自巴勒斯坦的,也有以色列的作家,待了一天就走了——聂华苓和安格尔的写作计划很有意识地选择边缘国家的作家。
界面文化:你母亲茹志鹃在看了几十篇台湾作家的短篇小说之后,觉得台湾小说家绝大部分写的都是知识阶层生活,描写非常细致,文字功力也很深厚,然而却有一个问题。她说,看多了以后,也觉得有些“套”感,“向里,再向再向里,于是只剩下赤条条的皮肉,颤巍巍的心灵。像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一个没有齿的齿轮,摸不到时代的脉动,也看不到社会的心态。”
王安忆:那个时间段正好是台湾乡土文学之争(注:是一场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的、关于台湾文学之写作方向和路线的探讨, 探讨的主题是文学之本质是否应该反映台湾现实社会)刚刚结束的时候。这个争论,从文学本质上讲,是现实主义与东方现代主义的争论。但从更深的思想内容上讲,用陈映真的话来说,核心是文学和人民关系的问题。他是一个民粹主义者,认为人民的利益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作家必须关心的利益。回想起来,我觉得这个争论也是对前途做了预设。现在乡土派的作家已经都走散了,现代派的作家已经变成主流了:他们也不讲故事,也不参与现实;他们写内心,并在形式方面另开途径。
界面文化:你当时是怎么看台湾的乡土文学之争的?
王安忆:陈映真从美国回去以后办了《人间》杂志,这个杂志总共出了四十多期,我曾经在陈映真讨论会上提交了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写的就是陈映真和《人间》。 当时我听他们叙述,觉得乡土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有故事,是没问题的。我觉得,小说还是要以故事为主的,因为这个是小说的性格,不写故事,你为什么不去干别的呢?既然我们选择写小说,就要遵守它的规则。从全世界的范围看,我们中国的小说家一点都不比别的地方差,还比别的地方好,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丰富。
跟我们同期的七等生是现代派的代表作家,他完全不管现实的变化,就写自己内心的反应感觉,非常像现在流行的年轻小说家写的作品——写内心的小事,纠结得不得了,绕来绕去的——不过七等生还是很有特色的。现在从全世界的趋势看起来,小说就是越来越学院化了,很多作家都在高校教授创意写作。我觉得小说的学院化和小说的内部分工有关系——讲故事的都归到类型小说,思想部分要纯文学来承担。然而这么一分工,纯文学就很不好看了,类型小说也没有思想价值。
界面文化:讲到讲故事的类型小说,它的缺点就是产业化、工业化吧?
王安忆:类型小说的问题就是产业化。我去年一个夏天都在看斯蒂芬·金,他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但是他的才华是被经纪人控制的,故事的核心很好,但在经纪人的要求下不断扩大,搞得故事很厚——类型小说不能太薄、要厚一点;但是故事编的很好,很曲折,有套路。我以前到剑桥参加一个现代文学研讨会,说是研讨会,其实是让英国作家向全世界来展现他们。我发现他们作家的经纪人比我们的编辑还有支配力,他们要求作家保持悬念,但也不要让读者等太久,不然就是浪费读者的时间。
- 原标题:王安忆:今天聪明的写作者希望讨好,而我们当时只想要颠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1-04 08:54:24
-
张国立、佟丽娅等代表去朝鲜了
2018-11-03 11:03 中国外交 -
“别管反华的陈词滥调,来看中美两国的普通人吧”
2018-11-01 14:30 中美关系 -
读者抢购金庸小说 部分作品卖断货
2018-11-01 10:55 -
江西海昏侯国遗址明年年底前面向公众开放
2018-11-01 10:12 考古 -
沈阳故宫大政殿彩画修缮工程竣工
2018-10-31 15:39 大国工匠 -
金庸仙逝,韦小宝小龙女们说…
2018-10-31 10:49 -
明报:金庸听着亲友视频电话含笑而逝
2018-10-31 10:20 香港 -
这个秋天有点悲 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2018-10-31 09:30 -
“查良镛先生毕生心系国家、爱国爱港”
2018-10-31 07:27 观察者头条 -
金庸:男主角我最喜欢令狐冲和…
2018-10-30 21:23 -
重温:金庸与围棋
2018-10-30 20:44 -
“韦小宝”“小龙女”“乔峰”…发文悼念
2018-10-30 20:29 -
温瑞安手书“独孤不朽,令狐无敌”悼念金庸
2018-10-30 20:23 -
US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出炉 清华第50名中国最高
2018-10-30 18:33 中西教育 -
中文“特难学”?德媒分析为何德国学中文的人不多
2018-10-30 17:50 德意志 -
这场展,堪称长三角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
2018-10-30 13:35 上海观察 -
教科文组织官员:丝绸之路是人类互动的鲜活例证
2018-10-30 11:40 -
奈特莉批《灰姑娘》三观不正:一门心思等有钱男人来救自己
2018-10-29 07:43 当代妇女解放 -
浙大出版社的《杨家将故事考论》,和听过的故事不一样?
2018-10-28 08:32 -
疑似乾隆皇帝大祀龙袍上架拍卖行 售价133.8万
2018-10-26 17:15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742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