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卡马克之冠:缅北电诈已严重干扰中国社会,我们只能坐以待“骗”?
最后更新: 2023-07-29 11:02:32罪恶不绝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量新型犯罪应运而生,缅北那种三不管地带自然成了此类犯罪团伙的集散地。
实际上,这些犯罪团伙多年来一直在利用这种特殊的地缘环境带来的权力真空恣意妄为,其犯罪行为一直在随着时代变迁——
早年此类犯罪团伙最常施行的犯罪活动主要是走私毒品、玉石等货物;后来在金三角的制毒犯罪活动日益凋零后,又转行搞跨境赌场,并依靠高利贷和绑架勒索等手段,向跨境参赌人员家属索要财物;现在则是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搞网络诈骗,并且诱骗境内人员前往缅北,搞拐卖人口和器官买卖的勾当,这也是缅北“噶腰子”奇谈的主要来源。
例如此前经常在短视频平台搞直播的缅北著名网红“李赛高”,其自称是中国远征军在缅北留下的后代,实际身份是缅北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头目,且并不是什么中国远征军后代,而是缅甸当地人;经常穿着缅甸军装弹吉他唱中文歌,捏造“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式的人设,利用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进行营销,一度收获百万粉丝,其目的是为了诱骗中国公民前往当地。
“李赛高”抖音视频,营造爱国人设
此类犯罪行为由于充分利用了缅北地区的跨境地缘便利,再加上当地缺乏主导性政治力量带来的权力真空,又与境内不法分子合谋,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执法力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难点和痛点。取证难、调查难、执法难,这些难题长期困扰着我国执法力量,导致当地的跨境诈骗犯罪活动几乎一度达到有恃无恐的程度,以至于执法部门不得不以“无差别核打击”的方式打击犯罪活动。
例如2019年10月14日,云贵川渝三省一市多个地区发生大量微信和支付宝用户的聊天转账功能一度被终止的事件,起因就是来自缅北的大规模跨境诈骗活动过于猖獗,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导致国内出现重大财产损失。因涉案金额太过巨大,执法部门不得不对任何稍有异动迹象的账号进行封禁处理。
10月15日,公安部刑侦局通过其微博发布《关于封停中缅边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区域QQ、微信、支付宝、POS机等社交和支付账户的通告》,详细公布并解释了这一事件;公安部德宏州工作站也发布公告,自11月1日起,对缅北部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区域的一些社交和支付账户采取封停措施。
这次封号事件波及范围非常之广,超出了公安部技术部门解决方案的最大负荷限度,导致公安部普洱工作站所公布的20个联系电话一度全体处于占线状态,直到推出了短信解封方式才缓解了有关方面的工作压力。
实际上类似的执法方式此前也出现过多次。例如:2014年,中缅边境白糖交易市场的300多个白糖行业从业人员的账户被冻结;2015年,缅甸木姐地区的商人的200多个中国境内银行账户被冻结;2018年7月,超过800个缅北地区商人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此类“无差别核打击”式执法,所折射出的是中国执法力量对缅北违法犯罪活动打击过程中的鞭长莫及和力有不逮。
缅北犯罪人员以国境线为保护伞,猖狂施行犯罪活动,肆无忌惮损害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笔者认为,对于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我们不应总是安坐家中等着犯罪分子找上门来,直到他们造成既成事实后再去亡羊补牢。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被动挨打绝不是应对此类问题的正确方法,相反还可能对本土的社会治理造成反噬。中国国家力量应该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特别是应该逐步尝试如何在跨境执法和国际合作问题上实现制度突破。
而且,在跨境执法领域做出突破性尝试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不仅对于打击缅北地区的犯罪活动极有裨益,对于今后中国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也会是一剂良药。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国内民众的宣传教育,对社会普及缅北的实际情况,让群众擦亮眼睛,最大限度地减少把“缅北满地都是高薪工作”这种笑话当真的人,减少潜在的受害者。
- 原标题:缅北电诈已严重干扰中国社会,我们只能坐以待“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当前中加关系面临困难,责任不在中方”
2023-07-29 11:00 中国外交 -
81岁麦康奈尔僵住、80岁拜登跌倒,“美国政客老矣”
2023-07-29 09:31 美国政治 -
一架澳军直升机参加美澳军演时坠毁,4人失踪
2023-07-29 09:06 -
-
莫迪卖力“推销”:要建立半导体供应链,谁能比印度更可靠?
2023-07-28 22:58 印度惊奇 -
扎哈罗娃称乌克兰人羡慕嫉妒恨:他们想要普京当自己总统
2023-07-28 21:25 俄罗斯之声 -
“御林军篡位”?尼日尔总统卫队指挥官宣布成为“新领导人”
2023-07-28 21:14 非洲之窗 -
比亚迪放弃在印合资建厂了?
2023-07-28 19:05 龙象之间 -
“美国该冷静下了,我们得承认中国崛起对世界有益”
2023-07-28 18:40 -
“尼日尔政变领导人之一曾接受美军训练”
2023-07-28 18:29 非洲之窗 -
何立峰将主持第九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2023-07-28 17:02 中国外交 -
美方将不邀请李家超出席APEC?外交部:已严正交涉
2023-07-28 16:42 中美关系 -
《古兰经》屡屡被焚,他却把矛头对准俄罗斯...
2023-07-28 16:03 欧洲乱局 -
她明确拒绝美国:不出卖灵魂!
2023-07-28 14:41 -
英国国防部也闹乌龙,错把给美国的机密邮件发到马里
2023-07-28 14:17 不列颠 -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023-07-28 13:49 -
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将研究与中方举行联合军演的提议
2023-07-28 12:50 南海局势 -
尼日尔执政党总部遭到袭击
2023-07-28 12:48 非洲之窗 -
朝鲜举行盛大阅兵式,新研制无人机首次亮相
2023-07-28 11:35 三八线之南 -
“昂山素季出狱,已转移至一座高级政府大楼内”
2023-07-28 11:16 缅甸局势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95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