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卡马克之冠:美对俄亥俄事故的掩盖,除了冷嘲热讽,我们还应学到一点
最后更新: 2023-02-20 09:10:3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托卡马克之冠】
土耳其叙利亚出现了强烈地震,美国的俄亥俄州发生了火车脱轨事件,这两场重大事故,暴露了西方国家在人道主义叙事上的选择性面目。
·“除了土耳其,还有叙利亚?”
先说地震。
世界各国媒体和舆论场对这次地震的讨论和视线,几乎全集中在土耳其身上,对于此次地震的另一个受害者叙利亚则着墨不多。
实际上,作为同样身处全球三大地震带之一——欧亚地震带上的国家,叙利亚在此次地震中蒙受的损失同样非常之大。截至笔者完稿时,叙利亚全境已有近6000人死亡,这个数字和土耳其相比确实不高,但是考虑到叙利亚刚刚经受了长达12年的惨烈内战,又长期承受西方的经济制裁,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绳专挑细处断”,可以说此次地震对叙利亚造成的创伤和土耳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3年2月8日,救援人员在叙利亚阿勒颇的一处地震废墟搜救。(图/新华社)
历史上阿拉伯人曾如此称赞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天堂若在人间,大马士革必身处其中;天堂若在天界,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现在的大马士革,与天堂的距离一定前所未有的遥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西方真有他们自称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哪怕千分之一,不说援助和支持叙利亚,至少应该停止或者至少是放松对叙利亚的制裁,让叙利亚可以获得援助,或者通过正常的贸易行为筹措用于救灾的资金和物资。
但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拒绝做出正确姿态,他们一边声称对叙利亚的制裁不影响对叙利亚的援助,一边要求叙利亚开放边境,从而方便西方对叙利亚进行“人道主义救援”。
简单来说,他们正以一种首鼠两端的姿态在侮辱世人的智商。
叙利亚作为一个地中海东岸国家,只要西方国家不放弃对它的制裁,外界就很难对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这是基本地理环境决定的。西方所谓对叙利亚制裁不影响对叙利亚援助的说辞,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无耻。
而所谓的要求叙利亚开放边境以方便西方对叙利亚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则不仅是在侮辱智商,更是在侮辱记忆了。
但凡对叙利亚从2011年至今所遭遇的一切有常识性了解的人都知道,每次西方对叙利亚进行“人道主义救援”,除了让叙利亚的政治版图进一步破碎,让叙利亚的内战进一步激化,让叙利亚的社会进一步分裂,诞生出更多的诸如白头盔和“征服阵线”之类的牛鬼蛇神外,还能有什么别的作用吗?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太阳从西边出来,西方真的破天荒下定决心打算援助叙利亚,要求叙利亚开放边境真的是为了让援助能够畅通无阻,但在经历了过去12年的一切之后,谁还敢信呢?谁还会信呢?
一朝被蛇咬尚且十年怕井绳,叙利亚已经被咬了十多年了。西方不应假装全世界只有自己长了脑子,更不应假装自己的政治信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除了‘流浪气球’,还有危化品泄露?”
其次就是俄亥俄州火车爆炸事件。
关于这起事件的严重危害,相关讨论已经汗牛充栋,笔者不再赘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次事件真正骇人听闻的部分,是美国方面对此次事件精妙且细腻的信息操控。美国在此次事件上所展现出的信息操控水平,已经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步。
首先是这起重大事故发生于2月3日,而对事故真正开始大规模公开讨论已经是10日之后的事情了。期间,美国方面持续高强度地将舆论和媒体的关注点导向了“流浪气球”事件。
说实话,“流浪气球”能够引发这么大的风波,甚至让美国政府不惜动员式执法,派战斗机去把气球打爆,这令笔者极为惊讶。与其说这是美国政府对国土安全、领土主权的极端重视,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哗众取宠式的政治行为艺术。
笔者最初还以为“流浪气球”事件被炒热,是美国的红脖子群体凑事过年,操弄议题,设置议程,借机向拜登政府宣泄不满。现在看来,事情恐怕要复杂的多。
如果说以上推测多少有那么一点阴谋论的意思在里面,而阴谋论不足取的话,那么在火车出轨事件逐步发酵,特别是火灾产生的大量有毒污染物在美国全网引出规模讨论之后,美国方面对此事件的信息操作就完全是阳谋了。
事件引发讨论之后,各方的关注焦点迅速集中到了脱轨列车运输的危化品氯乙烯的泄露和燃烧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二恶英上。相关信息迅速充斥着互联网,几乎无处不在,关于这次事件的后续发展和潜在危害一时俯拾皆是,而对氯乙烯燃烧后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和环境污染也一时汗牛充栋,看似事情得到了充分阐述,毫无隐瞒。
但实际情况是,这列火车运载的危化品可不止氯乙烯。
脱轨并运载有危化品的车厢足足有10节之多,而其中只有5节运载有液态氯乙烯。实际上,该列火车运载的几乎所有品类的危化品都发生了严重泄露,按照美国环保署给出的初步报告,其中包括乙二醇单丁醚、异丁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还有燃烧后危害比氯乙烯要严重得多的聚氯乙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孔铉佑辞行拜会日本朝野政党主要负责人和日本友人
2023-02-20 08:39 中日关系 -
泽连斯基签署命令,“将向欧美通报”
2023-02-20 07:31 乌克兰之殇 -
韩军称朝鲜发射一枚型号不明的弹道导弹
2023-02-20 07:28 三八线之南 -
马克龙:希望俄罗斯战败,但不是被彻底击垮
2023-02-19 23:16 法国见闻 -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单边主义、脱钩断链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2023-02-19 22:19 中日关系 -
王毅应约会见乌外长:不愿看到乌克兰危机长期化扩大化
2023-02-19 21:32 中国外交 -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不考虑封禁TikTok,但...
2023-02-19 19:56 大公司 -
金与正最新发声,谴责美韩破坏地区稳定
2023-02-19 18:25 三八线之南 -
“若美方执意扩大事态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2023-02-19 17:45 中美关系 -
《纽约时报》与LGBT人士吵起来了
2023-02-19 16:18 -
“气球事件”发酵后,世界气象组织表态了
2023-02-19 15:10 -
以色列抗议代表团被逐出非盟会场,称非盟“受伊朗控制”
2023-02-19 14:44 非洲之窗 -
德国外长:普京必须“360度大转变”
2023-02-19 12:12 -
印度进口俄油激增近400%,美国不怒反赞
2023-02-19 11:27 -
俄亥俄州污染视频疯传,州长承认了
2023-02-19 11:09 美国一梦 -
匈牙利总理:欧盟已经与俄罗斯“间接交战”
2023-02-19 10:52 -
王毅会见欧盟外长:可积极筹备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2023-02-19 10:36 中国外交 -
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我使馆提醒
2023-02-19 10:30 乌克兰之殇 -
王毅:希望荷方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开放合作传统
2023-02-19 09:02 -
地震创伤未平,叙利亚遭以色列空袭致5死
2023-02-19 09:01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28“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