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红宇:在制衣小镇中,我们找到了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另一个原因
【文/陕红宇】
一间破旧的小屋,门前挂满各种衣服,里面只有一点点个人移动空间,剩下的都是货物,红的、粉的、绿的各种衣服都堆在一起。
站在门口的店员,不到半小时便换一身新衣出来。她们平日除了要清理货物之外,也要当好店铺模特这一角色。行人路过,总要回头望几眼,貌似她们手中紧握着乡镇潮流密码,跟着她们买,终究不会出差错。
这样的档口在制衣小镇上数不胜数,但它们的数量还是没法超过隐藏在居民楼里的那一户户家庭作坊。这类作坊规模大一点的便注册成中小型制衣公司,规模小一点的都不需要扯营业执照,一家挨一家,密密麻麻排列着。
走进这样的街道,你都会愣住几秒,要在大脑里搜寻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它。这里既没有工业园区的规整,也没有居民区的纯粹,粗大工业管、街边卖菜摊、贴好倒“福”字的工厂大门、还有穿睡衣拖鞋出来上班的工人,周边的一切元素是那么的混搭不相符,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它们混合成的气息中蕴藏着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广州海珠区康乐村的制衣工厂
我们随机走进了一家由居民楼“改装”成制衣公司的企业。
这栋楼有两层,大概400平方左右。一层的一间房用作办公室要来招待客户,另一间房则是成衣车间,做好包装直接开车运走。二层是主要的生产车间,一个片区主要做裁片,一个片区做车缝,一个片区打印洗水标和其它相关物料,还留一个小片区做质量检查,二楼做好衣服后再拉去一楼做包装。
二楼这些小片区中,车缝部分需要的人工最多。他们仿照中学教室里的课桌摆放样式,给每个工人面前摆放一台缝纫机,他们需要手脚并用一直听着机器哒哒哒的声音来做工,每完成一件衣服便有几块钱打入账户,多是计件收入。来这里做工的很多是家庭妇女,男性较少。
老板带我们参观完之后,便讲起了他的经营哲学。
他认为这种由居民楼改造成的企业有一定的存在必要性,最核心的要素是这里成本非常低,而且能够适当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他算了算工业园区的费用,至少包括三大项,即厂房租赁、公摊水电、额外园区管理费用,而如果用自家住宅改造,这些可以通通省掉。
更为关键的是,园区的厂房动不动一出租都是1000平方米以上,自己这种小企业根本用不着也没必要进去。若地方不够,多租隔壁邻居的一栋楼也够用;如果遇上订单萎缩,又该去哪里找这些昂贵的厂房租金呢?所以,他始终认为“合适”最重要,只要利润和场地、人工费用、周边配套、物料成本相配套,那么企业就能存活下去,等生存得较好,再进一步考虑如何扩大地盘等问题。
老板对自己的事业生活很满意。从家里走几步路就到工厂,出了工厂大门走5分钟就是菜市场,骑电动车10多分钟就可以把小孩送到学校。平日不忙就到周边街上找邻居坐坐,问问张家是否进回了新面料,看看李家是否有新印花,有时打个歪心思,坐在马路对面抽支烟瞅瞅竞争对手在搞啥。若这些都无聊,就去旁边的小公园喝壶茶吹吹水打打牌,反正一天天的日子就这么过。
自己牵挂着的老婆、孩子、事业,都能照顾得到,幸福感就很高。若稍微有点难过,那就是订单被抢走或整体市场订单下滑、利润变薄时,那时就只能少吃一点肉多喝点粥来过日子,但家里有存款也难不到哪里去。
老板又继续讲起了他的工人们。他们都住在周边,和自己的生活也差不太多,唯一的不同是自己赚多点而工人少赚点,但都属于灵活上班人群,都能同时兼顾好家庭和事业。有时工人们也会羡慕那群进厂的同行,每到月底开始比拼工资时便会掀起一阵揶揄风;但每次要求他们进正规工厂时,他们总是摆摆手礼貌回绝,习惯了想见媳妇就能见到、想吃啥出门就到、想请假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生活,少赚一点钱不算什么。到手的钱是少了点,但换回了家庭完整和生活便利,这笔买卖还是划得来的。
听到此,突然解开了心中一直存在的困惑:为什么过去中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会那么低,而现在却一直在上涨?
多数时候我们都会不假思索把答案锁定在“人口红利”这一核心概念上,给出的解释是:过去中国人口众多,所以在市场需求一定的前提下,劳动力供大于求,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就会很低;但现在总体劳动人数下降,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所以劳动力成本会上升,传统服装制造业会纷纷向越南等地转移。这是从经济学视角给出的解答,但或许还可从上述案例中找到新答案做补充。
制衣工人正在劳动(图/新华社)
进入传统行业劳动力总人数减少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刚性因素之一,但现阶段普通劳动力对全方位幸福感要求的提升,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隐形要素之一。
具体而言,在过去的劳动力市场中,工人进工厂是求生存的逻辑,自己一家老小几口人的饭碗都在这一份工里,所以他们只能牺牲掉众多方面来换取这份口粮。但现阶段不同,工厂越建越多,同行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并不愁找不到工作,只是要做相对而言性价比更高的工人,而且要能同时兼顾好事业和家庭。
他们对工作的定位再也不仅仅是糊口,还会参杂更多情感诉求在内。对于工人自己而言,要保证合适的休息时间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能没日没夜地苦干;对于工厂而言,要完成一定订单总量但没办法强制拉长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只能靠加工资来让工人多干活。
其次,工人再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流水线干活机器,他们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和亲戚朋友聚会相处,而这方面开销的加大,也势必会传导到工资板块。
最后,工人也会更加注重家庭完整性,过去只是孤身一人在外地打工,现在妻儿老小都要一起生活,这意味着工厂招工需要解决的是家庭问题而非单纯的个体问题,这势必会提升生产成本。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工人工资上涨不仅仅是劳动力缺乏,背后也有其它因素在影响,但后续影响因素都是建立在劳动力缺乏的基础之上才成立。
当这些工人不再仅仅是一颗机械螺丝钉时,那么社会的创造力就会慢慢提升。当一个工人工作和家庭都能兼顾到时,那便意味着社会实现了真正的进步;而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变得越来越丰满立体时,那么整个社会就是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本文为IPP“乡村振兴与县域发展”研究团队专题调研文章之三,原文题为《居民楼里的小作坊》。)
- 原标题:陕红宇:在制衣小镇中,我们找到了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另一个原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流窜团伙荒郊野外盗挖“龙骨”,9人被抓
2023-09-13 07:40 -
委员建议理工科博士生年薪提至10万以上,江西省教育厅答复
2023-09-13 07:33 中西教育 -
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金门居民在厦门同等享受当地居民待遇
2023-09-12 22:51 两岸关系 -
中共中央国务院:适度超前开展交通物流基建,推动闽台应通尽通
2023-09-12 22:51 两岸关系 -
央视调查:市场价2万承建商以4万中标,466万财政资金到手项目却烂尾
2023-09-12 22:50 基层治理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台胞在闽定居落户实现愿落尽落
2023-09-12 21:45 两岸关系 -
“12个大字,花了31万”
2023-09-12 21:11 基层治理 -
“荒漠化地区违建高尔夫球场”,陕西榆林通报
2023-09-12 20:18 廉政风暴 -
上海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专题学习城市工作重要论述
2023-09-12 20:14 上海观察 -
交通局下属企业频繁中标,金额超10亿?纪委介入
2023-09-12 20:04 廉政风暴 -
关于两岸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
2023-09-12 18:55 两岸关系 -
文旅部公布首批赴俄团体游免签旅行社名单
2023-09-12 17:53 -
“中国经济没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2023-09-12 17:40 中国经济 -
受贿3.25亿,王滨被判死缓
2023-09-12 17:11 廉政风暴 -
公安部:去年以来抓获境外“回流”电诈嫌犯5.6万余人
2023-09-12 16:59 依法治国 -
搁浅的老小区“自拆自建”:业主同意率卡在99.99%
2023-09-12 15:23 中国房市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第二次试航,已基本具备运营条件
2023-09-12 13:19 中国精造 -
吴海龙:放松对中国各种限制,美国的日子一定比现在好过
2023-09-12 12:33 中美关系 -
中央社会工作部部分内设机构亮相
2023-09-12 12:22 大部制改革 -
民政部:鼓励社会公众和媒体对慈善进行监督
2023-09-12 11:52 慈善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56“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48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3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3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