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馥蕤:马克龙没做成“拿破仑”,倒有点像“路易十六”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任馥蕤】
法国又双叒叕爆发抗议了。
这一次,是在巴黎和里昂。当地时间6月30日晚,成千上万的左翼联盟支持者聚集,高喊口号。部分激进的抗议者打砸店铺、焚烧垃圾桶,还有人点燃路障,并与警察发生冲突。
当地时间2024年6月30日,法国巴黎,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民众举行示威活动,抗议极右翼国民联盟。(澎湃影像)
起因自然是刚刚结束的法国国民议会选举。本次选举的投票率高达67%,远超2022年的47.5%,表现出法国选民极其高涨的政治热情。不过,与马克龙“豪赌”民众或将对勒庞和巴尔德拉领导的国民联盟(RN)引起警觉不同,总理阿塔尔领导的中间派“一起为了共和国(Ensemble)”仅获得约22%的选票,名列第三:在极左派“新人民阵线(NFP)”(得票率约28%)和极右的国民联盟(得票率约34%)之后。与2022年5月份的第一轮国民议会选举相比,国民联盟的得票率几乎翻了一番!
不过,考虑到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由两轮投票组成,最终议会席位具体将如何分配仍有不确定性。根据伊弗普机构(IFOP-Fiducial)的预测,国民联盟将获得240至270个席位,新人民阵线将获得180至200个席位,而“一起为了共和国”只能获得60至90个席位。
然而,只有一个政党获得289个或以上的席位才能取得议会的绝对多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后,很难达成这一条件。同时,巴尔德拉也已表态,如国民联盟不能赢得绝对多数,他将拒绝总理一职。由此,在未来的一周里,马克龙和阿塔尔的努力目标也从阻止国民联盟成为议会最大党派,“降级”成阻止国民联盟获得议会的绝对多数。
法国“极端主义”的新一轮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国民议会选举中,约三分之二的法国民众都将票投给了马克龙口中的“极端派”。尽管目前极右更加接近掌权,但马克龙也从未掩饰过他对极左的防备乃至鄙夷。
比如,早在2017年9月颁布法国新劳动法期间,马克龙就曾公开宣称:“我不会向懒鬼、犬儒主义者和极端分子作出任何让步(Je ne céderai rien, ni aux fainéants, ni aux cyniques, ni aux extrêmes)。”该言论立即遭到了极左派领袖梅朗雄的回击——他号召“懒鬼们”上街抗议旨在加强对雇主利益保护的新劳动法;结果一时间,法国大城市街头游行的人们纷纷举着“我是懒鬼(Je suis fainéant)”的标语,以表达对马克龙的不满。2024年6月国民议会选举前,马克龙更是“吓唬”民众,称极右和极左的政策都有可能给法国带来“内战”。
如今,面对势如破竹的国民联盟,梅朗雄号召所有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第二轮资格但排名第三(且国民联盟在该选区排名第一)的新人民阵线候选人放弃参选,以让位于更有可能击败国民联盟候选人的党派。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起为了共和国”却在如何阻止极右翼晋级马提翁宫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内部分歧:尽管总理阿塔尔已号召所有排名第三(且国民联盟在该选区排名第一)的“一起为了共和国”党派候选人在第二轮选举中让位于更有希望击败极右的党派;在阿塔尔看来,极右派是“敌人”,而极左派仅仅是“政治对手”。但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和前总理爱德华·菲利普则呼吁某些排名第三中间派的候选人既要与极右抗争,也绝不能让位于梅朗雄领导的“不屈的法兰西”党的候选人。
毋庸置疑的是,马克龙当了七年总统后,其领导的“一起为了共和国”党如今已沦为法国的少数派。对于所谓“极端势力”的崛起,尽管有全球大环境不景气的因素,马克龙本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月30日,国民联盟主席若尔当·巴尔代拉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加尔什的一处投票站投票。新华社发(亨利·斯瓦里克摄)
马克龙的“变革/革命”及其反噬
2016年11月,刚刚卸任法国经济部长职位的马克龙便出版了其自传《变革》(Révolution)(值得注意的是,révolution一词在法语中的本意为“革命”,只是中文版的正式名称将其翻译成了“变革”)。在这部自传中,马克龙用了大约一半的篇幅讲述其早年在家乡亚眠和巴黎的求学经历,以及与其中学法语老师布里吉特的爱情故事;后一半则用来描绘他为法兰西未来设想的“伟大宏图”:比如,马克龙希望将法国的劳动法体系改造成英美模式,即更倾向于维护雇主的利益。可以说,如今“马克龙主义”濒临破产的种子在当年便埋下了。
2017年5月,时年39岁的马克龙打着“变革/革命”的旗号入驻爱丽舍宫,一举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最年轻的总统。而他一手成立的“前进中(En Marche)”党也首次打破了数十年来法国传统中右和中左两党轮流执政的格局,通过吸收左右两派的温和人士构成了一个中间派政党,旨在推动一系列与经济政策相关的改革措施。
彼时,意气风发的马克龙将自己发起的政治运动冠名为“长征”,甚至一度称自己是“毛主义者(Maoïste)”,因为对于毛泽东同志而言,“有效的策略才是好的策略(un bon programme c'est ce qui marche)”(笔者无法查证毛主席说过类似的话,因此只能推测马克龙是想表达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
结果,极其讽刺的是,从2017年至今,自称“毛主义者”的马克龙所推行的改革政策均有利于法国的有产阶层:从2017年绕过议会直接下达总统行政令推动劳动法改革,到2018年推动加征燃油税而引发全法持续数月的“黄马甲”运动,再到2023年动用宪法第49.3条绕过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退休改革法案——一直以来,马克龙都是一个精英主义者和新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英国《卫报》曾这样评价马克龙:他是一个成功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家,因此肯定懂钱;但他却不懂人民,尤其是自己国家的人民。而从马克龙的言行也足以看出,他不仅不懂人民,甚至对人民心怀恐惧和鄙夷;显然,毛泽东思想中的另一精髓“群众路线”被马克龙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他竟怪中国“火上浇油”?克宫反驳
2024-07-02 14:02 观察者头条 -
特朗普立马行动
2024-07-02 14:01 -
菲律宾对非法滞留仙宾礁船只过驳人员物资 中国海警局回应
2024-07-02 13:47 南海局势 -
布林肯挑衅:和中国愿景不同,要确保美国塑造未来
2024-07-02 13:44 中美关系 -
“法国对英伟达打响第一枪”
2024-07-02 12:31 大公司 -
中国游客或遭警方不公正执法,我使馆向新西兰提交涉
2024-07-02 11:39 中国外交 -
特朗普称“大胜”,拜登急了
2024-07-02 11:37 特朗普 -
中使馆通报“两名中企人员在菲遭绑架遇害”
2024-07-02 11:22 -
时隔近6年,韩军在朝韩军事分界线附近重启炮击训练
2024-07-02 10:44 三八线之南 -
习近平离京出席上合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2024-07-02 10:22 -
孤注一掷?“拟提前提名他”
2024-07-02 10:14 美国大选 -
拜登又要对中国造起重机下手,美港口坐不住了
2024-07-02 09:58 中美关系 -
是否申请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NASA扭扭捏捏
2024-07-02 09:33 航空航天 -
米莱将出访巴西,不见卢拉去见他
2024-07-02 08:55 -
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61.72,创38年以来新低
2024-07-02 07:41 观网财经-金融 -
去美国学习人文科学?我有话要说
2024-07-02 07:36 -
事关AI,联大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
2024-07-02 07:13 中国外交 -
美最高法院:特朗普无权因私人行为而免于起诉
2024-07-01 23:12 美国政治 -
以色列在加沙试点逐渐取代哈马斯,被哈马斯武力挫败
2024-07-01 23:04 巴以恩仇录 -
波兰最新表态:不会向乌克兰派兵
2024-07-01 22:4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