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重阳:“大裂化”——俄乌冲突后,全球经济新冷战评估与防范
最后更新: 2022-05-24 07:24:40四、中国的应对之道
(一)尽力阻止或推迟经济新冷战的到来
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本性,全球经济新冷战爆发的可能性不容忽视,不过中国仍应尽力阻止其爆发,尤其是在上述的4大领域,以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或推迟其到来,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
为此,在俄乌冲突中中国在外交上应继续表现中立,力促和平解决,以打破美国和西方国家嫁祸中国的企图,在世界保持爱好和平的形象。
在对美关系上,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一方面,对于美国的无理打压,要理直气壮地进行反制,在台湾、南海、新疆等核心利益上绝不让步,不受干扰地按自己的时间表推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诸如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国家补贴、中概股审计等经济性的且也在自身今后要解决问题清单的议题上,应展现灵活性,考虑美方的要求并与其共同协商提出改进方案,展示中国真心希望中美继续合作和维持全球化的愿望。
相比之下,若美国坚持对抗方针,甚至搞“全球化的武器化”,只能是让世人看清其真面目而逐渐走向孤立。
在与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上,应区别对待,对紧密追随美国的国家应采取与对美国同样的方针,而应尽量争取与其他国家发展正常或至少挂钩的关系。
(二)对内努力增强经济实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能否防止或推迟全球经济新冷战的到来,或新冷战爆发了能否顶得住,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实力。
虽经历了过去40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规模上按市场汇率计算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有发达国家平均的1/4左右,且经济结构和科技水平仍较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国家。
所以,中国的经济实力还需要在今后20-30年继续追赶。这就要求这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虽不可能恢复过去40余年的高速,但必须达到中高速,即年均4-6%的速度。没有如此的中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实力就难以防止或推迟全球新冷战的到来,也不可能在新冷战中顶住。
在全球经济新冷战的威胁中实现中高速增长,当然主要指望内需。而今后中国内需潜力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循环的加速,或按最新的说法,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就短期而言,应全力统筹好抗新冠疫情与保持经济增长的关系。抗疫应坚持“动态清零”的方针,严防疫情的蔓延。同时,应根据疫情的好转适时地放松抗疫措施,以尽早恢复生产、消费、投资及贸易等经济活动,力争让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的上半区间。
(三)对外积极作为,促建“反冷战阵线”和“抗强权集团”
应对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全球经济新冷战,中国自然必须对外积极作为,促建“反冷战阵线”和“抗强权集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反冷战阵线”和“抗强权集团”的基本盘。“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因应全球经济新冷战威胁的新形势,有必要进行更实质性、更有选择性和更有策略性的推进。同时,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对中国政治与经济方面的优势作用也需要深入挖掘,上述这些国家都是“抗强权集团”中的核心力量。
(四)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货币多元化的全球趋势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自然应该加快,一方面推动货币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另一方面趁势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强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地位。
当前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可以说已完全可兑换,但在资本项下只是部分可兑换:直接投资项下基本可兑换,金融投资项下有限可兑换。可是,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包括金融投资项的资本项下的基本可兑换,是关键性条件;否则持有该货币不能自由地换成其他的国际货币,对于国际金融投资者和国际贸易商都会产生很大的不方便甚至投资和贸易的亏损。
所以,人民币资本项下不能基本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要排除这一障碍,困难很多,但鉴于其重要性,排除万难也应加快排除。
同时,国际市场对一国货币的信心根本上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前景,因而力保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
注:
《大裂化:俄乌冲突后全球经济新冷战评估与防范》课题组
组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首席专家兼首席执笔人:廖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报告研究人员: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部主任、赵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原标题:“大裂化”:俄乌冲突后,全球经济新冷战评估与防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确诊83994例,死亡176例
2022-05-24 07:19 美国一梦 -
CNN中伤称泽连斯基演讲结束时中方未起立鼓掌?中方驳斥
2022-05-24 07:16 -
阿富汗临时政府:印度应断绝与阿前政府的联系
2022-05-24 07:09 -
因数据泄露被剑桥分析利用,扎克伯格被起诉
2022-05-24 07:07 -
美国“奶粉荒”持续:用军机运欧洲奶粉,纽约进入紧急状态
2022-05-23 23:32 美国一梦 -
IMF总裁:灾难汇合,全球经济面临二战以来最大考验
2022-05-23 23:09 -
“为了让莫迪出席,美国把正式声明改了”
2022-05-23 22:41 美国政治 -
外交部: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人民负有历史罪责,更应谨言慎行
2022-05-23 22:29 中国外交 -
日媒问中方会反对日本加入安理会吗?汪文斌回应
2022-05-23 22:11 中国外交 -
日美领导人发表涉华消极言论,我驻日使馆驳斥
2022-05-23 22:11 日本 -
拜登支持日本“入常”,中韩表态
2022-05-23 22:02 -
“听到这话,在场美国官员惊了”
2022-05-23 21:41 中美关系 -
乌克兰首次以“战争罪”对俄军士兵判刑
2022-05-23 21:36 乌克兰之殇 -
驻旧金山总领馆:一中国留学生在美西部城市失联
2022-05-23 20:13 -
“韩国与美国同盟,但也会同步推进对华合作”
2022-05-23 19:24 三八线之南 -
亚速营成员记录钢铁厂的最后一天
2022-05-23 19:22 乌克兰之殇 -
“即使在冷战时期,国际象棋世界也没这样分裂”
2022-05-23 18:41 -
拜登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13国加入
2022-05-23 17:59 美国政治 -
世卫大会拒绝台湾以观察员身份与会,外交部:以疫谋独绝无出路
2022-05-23 17:46 中国外交 -
日本两艘舰艇意外相撞,“神通”号受损
2022-05-23 17:32
相关推荐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82“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4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这不是复古是犯罪”,德国取缔一极右翼组织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
法国称“真没藏毒”,扎哈罗娃嘲讽…
-
沙特对美投资6000亿?“实际一半都不到”
-
印度还庆祝上了,全国大贺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厅拒绝接待中国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
跟着特朗普去中东推销星链,马斯克赚大发了?
-
美国特务们的“噩梦”…
-
“好莱坞都是骗人的,真后悔…”
-
欧盟:中美迈出正确一步,但…
-
“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
眼瞅着中美谈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间飞机别在钓鱼岛飞了,不要“刺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