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博、田飞龙:中国和东盟,同志、家人还是兄弟?
泰国在2014年因军方发动政变上台而与美国关系交恶,遭到美国的一系列制裁。而中国则在这一时期强化了两国的军事和经济联系。特朗普上台后,美泰关系开始修复,并于2019年签署了意在强化双边同盟关系的国防条约,以有效遏制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泰国智库普遍认为中美竞争会进一步撕裂东南亚,而泰国正处在这道裂口上,“夹缝中求生存”将是泰国外交策略的主要思路。泰国总理府副秘书长库博萨·普达钧认为中美贸易战为泰国创造了最好的吸引投资的机会,更有观察家预计泰国可能成为后中美贸易时期的科技制造基地。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陆地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与中国不存在海洋争端,与美国没有直接深入的军事利益,且在地缘位置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下,受到西方的迫害更加深重,与中国关系一直较为亲密。
根据2020年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面对“如果东盟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希望选择哪个国家?”这一问题时,柬埔寨、老挝、缅甸以高比例倾向于中国,而东盟十国整体倾向中国的比例仅为46.4%。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柬老缅三国的最大投资来源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不仅在这三国建立自贸区、经济走廊、产业园等,还致力于打造国家间的互联互通,比如中老铁路、中缅跨境光缆信息通道等合作项目都在顺利推进。在区域合作中,中国还与相关东盟国家共同创设了“澜湄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除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外,柬埔寨、老挝、缅甸与中国的政治互信度较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三个国家希望或打算“依附于”中国。实际上,中国在东盟所努力营造的国际关系范式的核心在于强调国际道义、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和亲诚惠容,更能超越历史遗留、战胜现实困境、包容未来发展,从根本上显著区别于英美在国际关系路径中仍然不放手的霸权范式和业已破产的道德虚伪。
与西方对非西方地区要么压榨、要么抛弃的掠夺思维不同,中国追求的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不是以邻为壑,损人利己。这样的格局,从根子上追求的不是让邻国臣服或依附,而是在较高道德标准的共享和认同下,共谋人类美好未来。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新型区域关系的理想架构
古代东南亚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朝贡体系”所覆盖的重要区域,中国的文化、知识、技术和人口成为东南亚早期发展及文明演变的关键来源之一,并由此结成中国与东南亚之间无法隔断的历史文化亲缘关系。在与东盟国家的当代交往中,中国被历史所赋予的优势非常显著。
但东南亚也是被西方“地理大发现”所“发现”和“征服”的历史区域,近代以来有着长期复杂的殖民史和后殖民控制史。历史上的殖民国家及作为全球帝国的美国,对东南亚各国仍有千丝万缕甚至较为强烈的控制欲、控制网络和控制策略。东南亚的现代史,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脱亚”与“入亚”交替和交织的历史,而在二战后的非殖民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东南亚各国长期处于东西方激烈争夺的风口浪尖,在机巧性选择“平衡策略”的同时也更深刻感受到“亚洲价值观”、“亚洲叙事”和“亚洲现代化”自主建构的艰难。
中国在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民族解放与现代化道路方面,有着最为丰富和具有实效性的观念体系和制度体系,并在21世纪的区域和全球发展议程中鲜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将东南亚各国作为承载与共享这一归属于亚洲自身、中国首倡的新型现代化和全球化道路的优先合作对象。在此意义上,21世纪的“中国机遇”就是“中国—东南亚(东盟)”的共同机遇。
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来源:pars today
在强调中国与东盟“亲如兄弟”般历史情谊和地缘友好关系的同时,也需要客观认识和应对东盟与西方的复杂关系、东盟作为整体的政治诉求以及东盟内部的权力构成、利益分歧及对中国的不同立场取向,以便更好制定和调校我国与东盟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首先,“西方化”在东盟各国精英层以及社会公众心理层面仍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和影响力,而美国针对中国的“新冷战”的种种策略部署无疑将继续加强而不是削弱西方的整体影响力,是中美全球性软实力竞争的重要一环。
“民主全球化”是西方的后殖民战略,企图造成对东南亚区域的价值性和制度性宰制。海洋体系的经贸网络,与英美的简式英语、普通法、跨国金融体系以及英语文化的普遍性建构密切相关,是对亚洲“大陆性格”的反制和压抑,也是对中国与东南亚重新建立历史性文化与经济联系的阻隔。
其二,东盟主义所包含的“以东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和定位,对西方和中国同时构成一定的战略和文化制约,并可能产生一定的地缘和利益竞争及冲突。
“以东盟为中心”,到底会发展成为一种带有东方文化内涵的和平主义,还是沾染上西方霸权主义色彩的泛民族主义,存在不确定性和可塑造性。同时,“以东盟为中心”也可能成为内部某些成员谋求地区霸权的策略工具。故中国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应具有一定的价值引导性,使“以东盟为中心”在东方文化的节制和引导下成为区域内积极合作、共同发展的因素,祛除西方霸权主义的诱惑和误导。
其三,东南亚不是铁板一块,域内各国的发展并不平衡,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性”并未真正完成精神自觉和制度建构,但长期趋势来看是朝着“一体化”方向进展。
中国与东盟的新型关系格局,需要从国别区域知识和策略上区分:第一层,东盟整体和东南亚各国,存在“两轨制”的操作空间;第二层,海洋型国家和陆地型国家,前者如新加坡等,高度依赖海洋经济和西方联系,后者如中南半岛国家,对陆地经济、高铁经济圈以及与中国南方经济范畴的整合发展有战略需求和依赖性;第三层,霸权性国家和非霸权性国家,这需要结合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历史和各自的国家战略、在南海区域及东盟内部的行为逻辑加以判定和区别对待,以掌握对东南亚外交和战略互动的精准性与主导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美国新增确诊14.6万例、死亡1869例
2021-12-04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珍珠港附近饮用水检出石油成分,部分居民出现恶心症状
2021-12-04 07:39 美国一梦 -
美疾控中心:奥密克戎或将成在美传播主导新冠毒株
2021-12-04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老铁路通车,泰国慕了
2021-12-03 23:16 -
纸呢?墨水呢?灯泡呢?美国的办公室也要撑不住了
2021-12-03 22:50 美国一梦 -
“30年后的今天,我担心的是美国,而不是萨拉热窝”
2021-12-03 21:40 美国一梦 -
倒打一耙?岸信夫挺安倍:中国得理解日本的想法
2021-12-03 21:19 日本 -
洪森首次表态支持长子继任:你看日本,安倍爷爷也是首相
2021-12-03 19:52 -
印外长:边境紧张,中印关系好不了
2021-12-03 19:28 龙象之间 -
美网民怒了:这是倒退,不可接受
2021-12-03 19:06 美国一梦 -
立陶宛被中国海关“删除”?
2021-12-03 18:29 -
特朗普吹嘘“任内解放军不敢飞台湾”,被英媒打脸
2021-12-03 18:04 特朗普 -
北京冬奥组委:国际贵宾由各代表团自行邀请
2021-12-03 17:28 北京冬奥会 -
赵立坚:这是美国的长项
2021-12-03 17:01 -
中老两国元首下达指令,中老铁路通车
2021-12-03 16:55 观察者头条 -
赵立坚:美国导演都说了,选总统花140亿,算啥民主?
2021-12-03 16:35 美国一梦 -
最新民调:近半受访美国家庭因通胀出现财务困难
2021-12-03 16:15 美国经济 -
-
“民主病夫,开民主峰会”
2021-12-03 15:47 会诊西式民主 -
WTO:中美等67成员达成“历史性”协议
2021-12-03 15:33
相关推荐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121“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2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1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