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说“用激光雷达的是傻子”,但中国人不信
最后更新: 2022-09-09 13:17:42循序渐进的技术路线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在驱使激光雷达公司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持续改进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推进路线。
目前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激光雷达大致可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和固态三种类型。
机械式是当下应用最多的激光雷达,技术也最为成熟。其原理是通过内部发射和接收模块横向360°的旋转,从而覆盖周围环境,激光线束则通过竖向排列形成照射面,分辨率与线束数量成正比:发射的激光线束越多,接受的信息量也越大。
尽管如此,机械式激光雷达仍存在许多局限性。因其内部结构复杂,机械式激光雷达体积较大、调试复杂,因而难以满足车规级要求,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更为重要的是,机械结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难以规模量产装车。
速腾聚创机械式激光雷达 图片来源:速腾聚创官网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半固态和固态激光雷达逐渐登上舞台。相较机械式,半固态和固态激光雷达不仅精度更高,而且因为结构件的缩减,大大降低了成本。国信证券研报认为,机械式激光雷达朝半固态及固态方向的演进,其平均价格将由2021年的1500美元/颗,降至2025年的400美元/颗。
半固态激光雷达以MEMS振镜和转镜为主,相当于将机械式的旋转结构微型化;固态激光雷达则更进一步,内部不再需要机械运动结构,使其扫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可控性更好,成本也更为低廉。
根据形式的不同,固态雷达可分为泛光面阵式(FLASH)和光学相控阵(OPA)两种类型。其中FLASH通过高密度的激光源阵列,在短时间内直接发射区域激光,再以高灵敏度的接收器,来完成对环境周围图像的绘制;OPA则通过多个光源组成阵列,通过控制各光源发光时间差,形成特定方向上的主光束,实现对不同方向的扫描。
相较机械式和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的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由于取消机械结构,雷达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延长了使用寿命,更容易满足车载应用的实际需求。
图片来源:人人都爱物联网
杨永成认为,测距是激光雷达相较摄像头视觉方案最大的优势所在。“人眼本身对测距不敏感,摄像头想测距,得用算法算半天,而且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失灵。激光雷达能直接带来准确的测距,固态激光雷达更是如此。”
在许多企业看来,OPA是车载激光雷达最完善的使用方案,但技术壁垒也相应最高。OPA阵列密度越高,能量越集中,因而要求阵列单元尺寸在波长的一半以内,由于激光雷达的工作波长均在1μm左右,所以阵列单元的尺寸必须不大于500nm。这也意味其对加工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与一般激光雷达相比,车规级激光雷达需满足更严苛的质量标准,使用环境在-40-105℃的温度范围内,而消费级和工规级一般在100℃以下;车规级的使用寿命需达到15年,而消费级和工规级一般在10年以下。对于高精度要求的固态雷达而言,达成以上标准无疑更具挑战。
除此之外,激光雷达同时涉及光、电等领域;由于OPA需要芯片支撑,还包括集成电路材料学;同时因为其本质是通信,又关系到软件协议。杨永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激光雷达尤其是固态雷达,是集中度非常高的行业,需要汇聚大量行业相关人才共同开放,这也使车载固态雷达的规模化应用难度陡增。
目前,从事固态激光雷达研发的公司包括力策科技和洛微科技等,但由于车载激光雷达的高门槛,至今未能实现规模化车载应用。
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的激光雷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同时,半固态和固态激光雷达仍有其局限性。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半固态和固态只能做到 120°的水平视场扫描;而机械式能够达到360°扫描,且视场范围内测距能力的均匀性也更有优势。
由于机械式技术相对成熟,成立时间较早的Velodyne、法雷奥、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行业先行者多应用此类方案,但与此同时,这些主流供应商也不忘逐渐向半固态和固态的技术路线过渡。如法雷奥、速腾聚创等公司均在近一两年推出半固态产品。
而行业中的后起之秀,如Luminar、华为、大疆旗下的览沃科技(Livox)等,则更倾向于直接进行半固态、固态方案的研发,以期实现“弯道超车”。目前,Luminar的方案已应用到蔚来ES7、飞凡R7等新车型上;Livox首度搭载于小鹏P5;华为凭借Huawei INSIDE整体解决方案,将激光雷达集成于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等品牌旗下车型。
《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场预测》指出,目前机械式激光雷达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1年出货量达到1.69万颗,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占据整个市场的98.3%。不过,2021年机械式的市场份额为94%,相较2020年略微下降了1个百分点。这些下降的市场份额正是被半固态、固态不断占据,也表明了行业的技术趋势所在。
在机械式占据主流的同时,(半)固态激光雷达的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图片来源:ICV
据ICV预测,到2026年,汽车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12亿美元,机械和(半)固态激光雷达的数量将分别增加到570万颗和120万颗,分别占93.4%和6.6%。
崛起的中国力量
目前,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由于起步较早,以机械式汽车激光雷达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仍占据全球市场的70%。不过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由中国产业链孵化的激光雷达企业正在快速崛起。
当下,中国已汇聚一批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激光雷达企业。Yole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ADAS前装定点数量约有55个,其中来自中国的激光雷达公司占到一半,禾赛科技以27%反超法雷奥排名全球第一,速腾聚创以16%的数量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三。
该机构预计,2022年将有超过20万颗的激光雷达交付上车,出货量前五名占全球总量的84%,其中来自中国将达到三家,依次为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和华为。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前装定点数量将占全球一半 图片来源:Yole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激光雷达产业的扩张并不局限于激光雷达公司本身,而是朝着完整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Yole高级技术和市场分析师Pierrick Boulay表示:“中国有几家企业专门盯上了提供组件、设计和软件的蛋糕。"
目前,除中游的速腾聚创、禾赛科技、览沃科技、赛瞳科技、图达通、镭神智能、华为等激光雷达公司外,用于组建激光雷达的激光器、探测器、芯片、扫描模块和其他部件等板块,均有大量中国企业入局:如面向激光器的炬光科技、瑞科激光、创鑫激光;面向探测器的阜时科技、光特科技、宇称电子;面向芯片的芯视界、安路科技、圣邦等,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上游产业链。
而位于下游的除乘用车制造商外,还包括物流、智能基础设施、Robotaxi和配送机器人等多个应用领域。这些领域在中国的密集发展,也为激光雷达产业营造出强大而多样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相较依赖于外部制造的海外激光雷达公司,诸如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中国汽车头部企业,已经发展了自身的制造能力,Yole认为,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将在实现大规模生产方面拥有更多控制权。
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的崛起,也直接影响到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及生产环境。2019年末,激光雷达Velodyne决定裁掉中国办公室,并将在华销售模式从直销模式恢复到“代理模式”,基本放弃中国市场。分析人士认为,Velodyne的退出表明,面对技术、质量上升、成本更低的中国对手,海外品牌优势不再,在竞争中已经难以为继。
国信证券研报预测,到2025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41亿元,是2021年的18倍以上,占全球规模的45%。从需求量及渗透率角度,2025年国内乘用车激光雷达需求量预计达到948万颗,是去年的73倍,渗透率则由去年的0.2%增至2025年的14.7%。在市场的热烈需求下,随着产业链生态系统的不断健全完善,中国激光雷达有望占据更高的份额,并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转型中进一步确立主导地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奇瑞汽车分离式弹射座椅专利公布
2022-09-08 15:25 观网财经-汽车 -
智慧豪华纯电SUV,AITO问界M5 EV发布
2022-09-07 12:06 -
这里,也许蕴含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秘密
2022-09-07 09:15 观网财经-汽车 -
苗圩:车用操作系统是比芯片更迫切的问题,窗口期3年
2022-09-06 20:27 -
理想换代“背刺”车主:等L8的现阶段就别买ONE了
2022-09-05 21:16 观网财经-汽车 -
比自动驾驶更卷的,是自动驾驶卡车
2022-09-05 19:39 观网财经-汽车 -
传被吉利收购内燃机部门,雷诺能否跟上中国节奏?
2022-09-02 22:52 观网财经-汽车 -
日本品牌辟谣退出中国,“庞大”的它还能打吗?
2022-09-02 07:31 观网财经-汽车 -
成都车展插混扎堆,中间路线为何又火了?
2022-08-31 20:10 观网财经-汽车 -
深度绑定中国,“全面电动”的奔驰能否继续豪华?
2022-08-30 17:48 观网财经-汽车 -
旗舰G9登场,“小鹏”还土吗?
2022-08-30 13:43 观网财经-汽车 -
续航1000!麒麟电池率先落地极氪、问界
2022-08-27 20:08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氢能汽车商业化之路,还要开多远?
2022-08-27 09:29 车市快讯 -
征战年轻化赛道,MG执黑谋进
2022-08-22 13:49 汽车工业 -
东风雪铁龙天逸BEYOND上市
2022-08-18 16:59 汽车工业 -
吉利集团公布半年财报,上半年营收582亿
2022-08-18 14:51 汽车工业 -
不只500强! 比亚迪早已在悄悄改变世界
2022-08-12 18:09 -
定位年轻化,哈弗酷狗正式上市
2022-08-11 21:15 汽车工业 -
新增进口2.0T动力,第四代汉兰达380T上市
2022-08-11 16:32 汽车工业 -
好饭不怕晚,阿维塔11及011全球发布
2022-08-10 16:06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107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82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2“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
“我们列出3个与美方不重复的AI安全风险后,基辛格发出赞叹”
-
“‘奥本海默时刻’到了,我们要边发展边治理”
-
“特朗普都能和普京谈了,欧洲为什么不行?”
-
又现“社死级”泄露…
-
拉夫罗夫:普京访印正在准备中
-
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
特朗普威胁上了:敢联手,就征更多关税
-
石破茂称将考虑“一切选项”回应,分析人士:日本不会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