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媒发声,剑指“抹黑小作文”
8月21日,央视新闻发文指出,最近“抹黑小作文”频出,需擦亮眼睛,理性判断,谨防被人带了错误节奏,割了韭菜。原文如下:
日前(17日),在多个社交媒体和财经网站上流传出一篇文章。内容说的是,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对冲基金正全面抛售所有中国股票。还用看似“专业”的图表支持着自己的统计观点。内容在各种渠道被传播、演绎、夸大。这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究竟,这是真的吗?还是又一场空穴来风的“小作文比赛”?
(8月17日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一、“报告”来自于哪里?
要想判断真伪,首先,就要找到原文,看看原文到底在说什么。
记者联系了高盛,高盛未提供更多信息和评论。
记者在引用的图表左下角,发现了图片来源:BoFA。经过一番周折,发现,这来源于一篇美国MarketWatch的商业网站上,对美国银行(BoA)8 月份一场全球调查的报道。
(MarketWatch报道标题,来源:https://www.marketwatch.com/amp/story/fund-managers-are-the-least-bearish-in-more-than-a-year-says-bank-of-america-wiping-out-a-buy-signal-a22c92c4)
(MarketWatch报道截图,来源:https://www.marketwatch.com/amp/story/fund-managers-are-the-least-bearish-in-more-than-a-year-says-bank-of-america-wiping-out-a-buy-signal-a22c92c4)
二、这篇“报告”究竟说了什么?
记者查阅了一下,在这篇报道中,对这张图的原本解释是:
这些专业人士认为,目前资金已转向股票和大宗商品,但从美国/欧盟/英国转向新兴市场和日本,从工业和公用事业转向能源和技术。这让我们在调查中得出另一个观点,即大型科技公司的多头头寸从长远来看是最“拥挤的交易”。
甚至,这篇报道的剩余部分,都通篇在讲被访者对目前美国资本市场的看跌、美国高企的通货膨胀以及美联储持续紧缩货币政策的担忧,甚至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即将到来。
(MarketWatch报道截图,来源:https://www.marketwatch.com/amp/story/fund-managers-are-the-least-bearish-in-more-than-a-year-says-bank-of-america-wiping-out-a-buy-signal-a22c92c4)
但是,到了“小作文”这里,配图解释就变成了“看空中国已经是美股第二拥挤的交易”,可是从这张图上,统计列表排名第一的“看涨大型科技公司”的选项占比60%,排名第二的“看空中国资产”的选项占比14%,
只在全部调查中占比14%就有如此的代表性?那这个结论,实在过于偏颇。
是不是突然觉得,“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用在这里最合适?
三、“做空全部中国股票”?——一个明显外行的空泛概念
单就“小作文”的内容来说,“全部中国股票”,也是一个明显非常外行才会使用的,太过于宽泛的概念。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A股、港股(H股),还是在外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概股”)等,都能够称为“中国股票”的一部分。泛泛而论,将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仅仅因为它们共同带有“中国”标签,就全部做空。不得不说,实在找不出一个除了“戴有色眼镜”之外,更能够解释这件事情的“坚实理由”。
从走势情况看,不同地区的股票市场,关联程度并不高,也就是并未“同涨同跌”。具体来看,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政府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分化程度等,都会影响相对应资本市场的表现。
专业投资机构讲求控制系统性风险,避免“黑天鹅”事件对投资收益的影响,都会对自己的投资组合有“分散化”的要求,也就是要分散投资于不同地区的股票市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专业机构对风险控制尚且有这个要求,看空全部中国股票,又从何谈起?
四、如何理性看待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
在股票市场上,外资对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有一个许多人都会提起的、非常直观的指标,是北向资金,也就是从香港往北买入深市跟沪市的股票交易资金。
我们通常把这部分资金看做一个整体。但是,事实上,这部分资金也是由数以万计的账户组成。具体到每个账户如何投资,还是要看投资者自己对股票市场的判断,因此这个判断也是因人而异的。
可能有些人会格外关注最近几天,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出。记者找到了一篇研究北向资金流动的学术论文。数据显示,2017到2021年间,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最大值217.23亿元,净流出最大值173.84亿元,日均净流入13.46亿元。在这几年间,净流入的天数占比65.64%,也就是说,拉长到整年的维度上看,北向资金的净流入仍旧是更为普遍的常态。短期阶段性的操作,是有多重因素在博弈,并不会改变长期净流入的整体发展态势。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放宽,长线外资入场甚至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定,中国的经济潜力也会让外资投资者坚定了看多中国的信心。
五、近期“抹黑小作文”频频 引发经济学家被迫火线打假
事实上,不仅是这一篇,最近“抹黑小作文”频出。前几天,市场有“小作文”称,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将分享有关“至暗时刻”的话题。又有传言提到,该电话会议被取消。记者在陆挺的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他郑重声明,既没有成立微信炒股群,也没有任何跟所谓“至暗时刻”相关的电话会议。无独有偶,思睿首席经济学家洪灏也在同日“打假”。称有人成立所谓“思睿学府”,打着投教的名义,进行非法荐股活动,侵犯思睿集团及洪灏本人的合法权利,也严重侵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希望带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可频繁上演的“抹黑小作文”,抱着各种目的在资本市场“带节奏”,打击信心,扰乱资本市场正常秩序。甚至,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目的,这都不得而知。在此奉劝各位在投资的时候,一定擦亮双眼,用理性和理智分析做出判断,谨防被人带了错误节奏,割了韭菜。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刘颖 董彬)
- 原标题:擦亮眼睛,溯源“抹黑小作文”
- 责任编辑: 范维 
-
兰州新区公交9月起涨价,曾告知员工自行贷款发工资
2023-08-22 09:24 油价 -
恒大:目前各区域公司资金一般由政府共管及统筹,全力配合保交楼
2023-08-22 09:10 大公司 -
天津:上游气源涨价,9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气售价
2023-08-21 22:26 -
香港科技大学发射香港高教界首枚卫星 开展遥感卫星星座计划
2023-08-21 20:37 -
李强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访华团
2023-08-21 19:58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将于8月28日至9月1日举行
2023-08-21 18:40 -
“2023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8月30日举行
2023-08-21 17:42 两岸关系 -
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陈义清被查
2023-08-21 16:21 廉政风暴 -
助推轨交高端制造业,这一国家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2023-08-21 15:46 高铁世纪 -
在韩表演“僵尸跆舞”跆拳道馆被禁赛:丑化民族形象
2023-08-21 15:27 -
中消协: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2023-08-21 14:52 观网财经-消费 -
海关总署:即日起,暂停台湾芒果输入
2023-08-21 14:44 -
北京朝阳多家企业进驻产业园仅3月,突然被令腾退
2023-08-21 14:30 -
航行警告:东海部分水域明日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2023-08-21 13:19 中国海军 -
国内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双线贯通
2023-08-21 11:17 超级工程 -
商务部:前7个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34%
2023-08-21 11:12 中国经济 -
“对基层医生影响不大,院领导开玩笑说,都是抓大的”
2023-08-21 11:02 医疗改革 -
青岛崂山风景区两女子坠山?官方回应
2023-08-21 10:05 -
两个月内LPR再“降息”,这次有何不同?
2023-08-21 09:43 观网财经-宏观 -
80后女干部被双开:曾任6年国企董事长,掌管500亿资产
2023-08-21 08:39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501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40“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