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最后更新: 2023-06-02 09:26:07【文/观察者网 童黎 编辑/张雅琦、冯雪】
“全职儿女”火了。
“99年放弃考编,不上班不谈恋爱的一天”、“我妈让我做全职女儿,一个月给我4000”、“本人近期已回归家庭,目前在家做全职儿子”……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全国各地的新型“职场”生活分享就扑面而来,给忙里偷闲的上班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有的在考研考公考证,有的从“大厂”裸辞,给职场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当中最典型的“全职儿女”模式,莫过于回归家庭与父母生活,用陪伴和简单家务换取父母的经济支持。
“啃老”、“人设”、“三观不正”的质疑随之而来。“掏空6个钱包,支持子女在大城市买房”是不是更加啃老?网友争论得如火如荼。
在这一背景下,观察者网联系到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赵伟,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汶蓉,试图就24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首破20%、“全职儿女”背后的中国“代际伦理”、“全职儿女”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等问题寻求专业解读。
其中,在社会学家看来,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无限责任”,“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的“亲子一体”文化,以及家庭互助的强烈需求,都在“全职儿女”家庭中扮演重要作用。这使得一部分父母即使感到无奈,也接受了这种较为“和谐的啃老”状态。在社会没有相应制度的情况下,中国的这种“代际伦理”在托底和支持年轻人迈过艰难的“成年初显期”具有积极意义。
“‘啃老’多多少少还是一个污名化的词汇,表现的是单向索取,但如果变成一种职业,则体现了对等付出与回报。‘全职儿女’这种新概念表明,在就业发展困难的情况下,青年人合理化或者在更广泛程度上接纳了自己对父母的依赖状态。但青年人对自我发展抱有潜在期待,因为‘职业’不是一辈子只干一种,是可以变动的。”
应届毕业生待业在家的“全职女儿流水账”,火了
近4000名网友已经在豆瓣找到了组织。
在名为“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社群小组里,他们聊“陪伴父母”,讨论副业,同时抒发自己的快乐或迷茫。
组员们认为,“全职儿女”是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
因此,他们“既有啃老的情感和经济压力,又有GAP不知何时上岸的心理压力,只能在其中寻找微妙的平衡”。
确实,不少“全职儿女”将现状归因于没有一份满意的工作。
去年10月,江西女生“舒一奕suyee”在B站发布视频“应届毕业生待业在家当全职女儿?一天是怎样过的呢?”。此时距离初夏毕业季已经过去几个月,更别说之前秋招、春招这样的招聘旺季。
这是她在短短几天内发布的第四个视频,但这段“流水账”的观看量累计近50万次。
天刚蒙蒙亮,“舒一奕suyee”收拾着出门跑步,目标5公里。
回家稍作调整,她动手叠好沙发上的衣服,清理了茶几。
然后下楼吃“妈妈牌”早餐。
这时候才8点半,坐下准备明天的面试,直到11点开始做一家三口的午饭。
看书、睡午觉、继续准备面试……6点,她到楼顶收衣服,看到了今天的落日余晖。
除了家务,她还会给爸妈剥石榴,偶尔去田里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儿。
“舒一奕suyee”毕业于一所双非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在招聘软件投了很多简历,面试有失败也有成功,曾经因为“前三个月实习期不签劳动合同,之后再签人力外包”以及离家远等问题,放弃了深圳的国企岗位。
标签 就业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童黎 
-
新冠多次感染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专家权威解答
2023-06-02 08:24 抗疫进行时 -
有人假冒央企诈骗?中国稀土严正声明
2023-06-02 08:19 -
河南周末将迎新一轮降水,西部中南部中到大雨
2023-06-02 07:17 聚焦三农 -
小麦渐熟,“烂场雨”下的三夏怎么“抢”?
2023-06-02 06:53 聚焦三农 -
落马贪官假释期威胁官媒删忏悔视频:不删告你!
2023-06-01 22:47 廉政风暴 -
江歌妈妈:刘鑫侵犯江歌生命权赔偿款已全部到位,后续将捐出
2023-06-01 20:57 -
多维度阐释全球文明倡议,“多元现代性与文明交流”会议在京举行
2023-06-01 20:23 -
中央网信办:从严处置恶意首发、胁迫企业开展商业合作的平台账号
2023-06-01 19:32 网络监督 -
小学老师被指在课堂猥亵多名女生:本人否认,公安成立调查组
2023-06-01 18:34 -
苏州公积金账户余额可提取用于支付首付?官方:属实
2023-06-01 18:05 -
前四月服贸逆差3073.9亿元:出口降4.9%,进口增22.6%
2023-06-01 17:19 中国经济 -
浙江海宁临时工棚爆燃致5死,系非法转移油品引发
2023-06-01 17:19 -
商务部:半导体是中美会谈时中方提出的重点问题
2023-06-01 17:10 中美关系 -
国台办发言人“上新”!
2023-06-01 16:58 两岸关系 -
小学生想看自己学校六一晚会,还得爬墙?武汉当地回应
2023-06-01 16:53 -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
2023-06-01 16:02 -
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2023-06-01 15:10 聚焦三农 -
云南昭通彝良持续暴雨引发山洪,致3人遇难、1人失联
2023-06-01 13:43 -
韩乔生将赴现场解说,“村超”能救中国足球吗?
2023-06-01 13:42 -
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会见安谋公司CEO雷内·哈斯
2023-06-01 12:08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