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最后更新: 2023-06-02 09:26:07但“想念”似乎并没有理会。有网友帮她说话:“家人没问题,UP主没问题,网友说有问题。”
在部分人看来,相比于“全职儿女”,儿女到一线城市打拼,然后掏空六个钱包买房买车更为“啃老”。
而且年轻人在家待业并不新鲜,但为什么产生了“全职儿女”这样的新概念,它与“啃老族”的区别是什么?
刘汶蓉认为,主要还是青年人在这样定位自己,他们出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无奈的合理化或者戏谑的心态,创造了“全职儿女”这样一个词。
她介绍,10年前,公众普遍觉得一点不工作和完全靠父母养才叫“啃老”。但是后来我们也在问,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买房需要父母出很多钱,以及子女工作、结婚以后每天回家吃饭,要父母帮做家务等等,是不是“啃老”?
“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年轻人结婚成本实在是很高,无法靠自己买房购车,父母也愿意支持。所以到底哪一种更合理?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子女发展前景和双方价值观等具体情况。”
刘汶蓉曾把这样的现象区分为“和谐的啃老家庭”和“冲突的啃老家庭”。“‘全职儿女’确实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了建立在付出与回报对等基础之上的契约关系,从而淡化了依赖父母的不道德色彩。”
“第二,‘全职儿女’这种新概念表明,在就业发展困难的情况下,青年人合理化或者在更广泛程度上接纳了自己对父母的依赖状态。首先他不是一辈子只干这一种职业,是可以变动的,意味着个人发展的可能。而且‘啃老’多多少少还是一个污名化的词汇,表现的是单向索取,但如果强调是一种职业,则体现了对等付出与回报。”
她补充道,中国的主要家庭伦理是孝道,但是大多数父母愿意为了成全子女的发展,牺牲自己的一定利益;如果觉得付出换不来子女的发展,或者不认可子女的发展方向,那父母就不愿意付出。比如结婚生子,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家庭发展特别重要的一环,他们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经营家庭,否则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在忙什么,也没有其他宗教信仰。
“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家庭主义就是中国人的宗教。而在现代价值体系里,传宗接代已经是封建思想,未婚未育的青年人是很难理解的。”
观察者网还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台,分享“全职儿女”的女性网友偏多。
对于在“全职儿女”或者“啃老”的问题上,男女性别之间是否有明显差异,刘汶蓉指出,数据调查中没有这么详细的指标,但是依她观察,其实男性对父母的依赖,或者说父母给予儿子的支持是大于女儿的。
“那么女儿为什么愿意分享?我觉得是因为她们心理上承受压力较小,女孩照顾家庭的能力可能要强一些,做‘全职女儿’也没有那么丢人。而男性在角色期待下,可能不太愿意承认或者展示自己‘依赖者’的形象。所以,只是‘全职女儿’更愿意在网络上表达,并不代表在真实生活中比‘全职儿子’的数量多。”
除了性别,网络上的“全职儿女”大多在二十出头,分享类似生活的30岁以上网友“凤毛麟角”。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职儿女”是有蜜月期的。
对这部分年轻人来说,如何避免与社会脱节,防止“躺废”,以及未来的选择至关重要。
刘汶蓉认为,中国家庭的代际伦理虽然被批评了很多,但它在托底和支持年轻人迈过艰难的“成年初显期”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文化,我们肯定会产生大批的青年贫困人口。就像日本在战后学习了美国,在经济形势不好的状态下,青年人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就难以过上体面的或者正常结婚生子的生活。
她补充说,相应的,它也有潜在的消极影响,势必会有部分青年得不到成长,过度依赖父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剥削他们的养老资源。这种恶性循环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灾难性的,我们也看到了日本报道的例子。
标签 就业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童黎 
-
新冠多次感染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专家权威解答
2023-06-02 08:24 抗疫进行时 -
有人假冒央企诈骗?中国稀土严正声明
2023-06-02 08:19 -
河南周末将迎新一轮降水,西部中南部中到大雨
2023-06-02 07:17 聚焦三农 -
小麦渐熟,“烂场雨”下的三夏怎么“抢”?
2023-06-02 06:53 聚焦三农 -
落马贪官假释期威胁官媒删忏悔视频:不删告你!
2023-06-01 22:47 廉政风暴 -
江歌妈妈:刘鑫侵犯江歌生命权赔偿款已全部到位,后续将捐出
2023-06-01 20:57 -
多维度阐释全球文明倡议,“多元现代性与文明交流”会议在京举行
2023-06-01 20:23 -
中央网信办:从严处置恶意首发、胁迫企业开展商业合作的平台账号
2023-06-01 19:32 网络监督 -
小学老师被指在课堂猥亵多名女生:本人否认,公安成立调查组
2023-06-01 18:34 -
苏州公积金账户余额可提取用于支付首付?官方:属实
2023-06-01 18:05 -
前四月服贸逆差3073.9亿元:出口降4.9%,进口增22.6%
2023-06-01 17:19 中国经济 -
浙江海宁临时工棚爆燃致5死,系非法转移油品引发
2023-06-01 17:19 -
商务部:半导体是中美会谈时中方提出的重点问题
2023-06-01 17:10 中美关系 -
国台办发言人“上新”!
2023-06-01 16:58 两岸关系 -
小学生想看自己学校六一晚会,还得爬墙?武汉当地回应
2023-06-01 16:53 -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
2023-06-01 16:02 -
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2023-06-01 15:10 聚焦三农 -
云南昭通彝良持续暴雨引发山洪,致3人遇难、1人失联
2023-06-01 13:43 -
韩乔生将赴现场解说,“村超”能救中国足球吗?
2023-06-01 13:42 -
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会见安谋公司CEO雷内·哈斯
2023-06-01 12:08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