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德旺等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署呼吁:“工科理科化”现象亟待扭转
最后更新: 2023-03-10 08:47:24【导读】 【原编者按】长期以来“重论文轻实践”的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的步伐。为此,25名科学家、企业家联合署名,呼吁重视改变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现象,让更多的工科教师、学生去工程一线解决真问题。
这25名科学家、企业家分别是:历军、王军成、王国栋、王焰新、王耀南、印遇龙、刘经南、杨敏德、杨善林、陈景河、陈夏裕、吴义强、李华军、李德仁、严建文、何清华、武强、罗琦、胡正寰、侯保荣、郜春海、徐卫林、曹德旺、潘君骅、魏臻 (按姓氏笔画排名)。
本文原刊于《中国科学报》2023年3月10日第1版,原题为《屈从论文 难下工厂 “工科理科化”亟待扭转》
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如今已稳居世界第一,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远远多于世界其他国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国工程教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的同时,日益突出的“工科理科化”现象也引起科技界和产业界有识之士的高度警觉。
所谓“工科理科化”,是指工科的评价体系及运行方式向理科靠拢,甚至完全向理科看齐。其典型特征,是用理论科学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重视论文发表,忽视实践创新。
“工科理科化”倾向正在对有关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造成严重影响:在高教领域,教师宁愿或不得已在黑板上教修机器、教盖房子,也不愿或无法下车间、下工地去解决工程中的真问题;学生解决了生产线上的关键工艺问题,却经常因为没有发表顶刊论文,而不得不面对毕业评优时的窘境;在产业领域,大量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面对一些要害环节的“卡脖子”现象,企业往往无计可施。
当下,“工科理科化”问题在本科教育中最为严重,研究生教育次之,其潜在影响还渗透到高职、中小学教育中。表现为本科生实践机会少、时间短、训练强度低,实践多停留在企业参观层面;专业型硕士培养走的依旧是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老路,缺少产业支撑;高职教师的操作技能达不到社会期待水平,一些高职俨然变成本科的“缩小版”;中小学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缺少对学生认识社会、动手实操、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能力和精神的培养。
未来工程师的培养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一些企业家在媒体上公开指出,高校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与此同时,“逃离工科”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据有关研究团队测算,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制造业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严重偏低。2020年我国制造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仅为3.55%,远低于德国23.2%、欧盟14.2%的水平。若2035年我国工程师占劳动力比重达到发达国家目前平均水平,工程师需求规模则约为4500万人。数据分析表明,2023年—2035年,我国工程师供给规模将从2023年的2059.2万人增加到2035年的3191.1万人,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差距不断拉大。
不解决“工科理科化”问题,培养不出面向新时代具有科学素养的大批卓越工程师,“中国制造”极可能遭遇大面积空心化。
“工科理科化”的根源,在于科研评价重理论轻实践的“唯论文”导向。工科不似理科,它重在有限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彻底探究问题背后的原理。这一特征注定了工科教师往往不是顶刊论文的作者,他们甚至并不擅长论文的写作;体现他们价值的是,破解工程实践和产业发展难题。过度倚重论文,以考核理科教师的方式考核工科教师,是造成我国工程教育中师资队伍理科化、科研项目理科化、学生培养理科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教育部推出了“新工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规划和举措,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弥补工程教育短板,从源头破解“工科理科化”,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方案、措施。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打破“唯论文”导向,制定合理的工科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考核中,尊重工科特征,着重考察工科教师的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把产业实践纳入教师入职培训体系,重新修订工科教师上岗资格,酌情规定工科师资要有一定年限的产业经历,并将产业经历与职称评审挂钩。与此同时,年限内不仅要保障其工资,还应对其为企业解决问题给予额外奖励。企业人士入校做兼职或专职教师,不应将论文作为他们入职的硬杠杠。
第二,鼓励教师走出实验室,去业界发现、寻找科研问题。地方政府、高校应充分重视“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鼓励他们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力度给予成果认定。打开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大门,如在高校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引入企业实验室、设立本科生定点实习基地等。
第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打破“在校修完学分再出去实习”的模式,让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高校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以项目制等形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应用场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缩短课堂教学周期,拿出小学期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并将企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学生毕业考核参看学业成绩和企业实践。高校在工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验收时,可考察任务是否来自企业、由哪几家企业提出等,邀请企业总工程师参与评价。
第四,强化通用型人才培养。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未来的工科人才不仅要求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还应具备多种通用能力,如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外语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等。高校应打破专业壁垒,以问题为驱动,通过模块化教学,实现跨学科合作培养。
第五,塑造工程师培养文化。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严谨务实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保护环境、关爱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不是靠简单学习书本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体悟。从中小学起应在劳动教育中树立尊重劳动者、以劳动为荣的观念。高职、本科院校应在企业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工程师精神教育。
第六,加强对企业接收学生实践的保障。地方政府发挥遴选作用,选择一批可靠的企业与高校合作,重点可放在新兴产业上,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给予其减免税收、加大补贴、发放贷款、土地使用优先等优惠。国家出台相关制度、法律条文,对学生实习加以切实保障。
- 原标题:屈从论文 难下工厂 “工科理科化”亟待扭转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我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2030年前后将实施
2023-03-10 07:59 航空航天 -
警方通报“游客在圆明园攀爬遗址”:已将涉案人员查获
2023-03-10 07:49 -
我国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成功商用
2023-03-10 07:24 中国精造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2023-03-10 07:21 2023两会 -
各代表团开始酝酿协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人选
2023-03-10 07:10 2023两会 -
今日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
2023-03-10 06:48 2023两会 -
国台办:望台湾方面尽快推动两岸空中、海上直航和“小三通”全面正常化
2023-03-09 20:26 台湾 -
王沪宁参加台湾代表团审议
2023-03-09 19:58 2023两会 -
微软中国:始终严格保护并捍卫用户隐私
2023-03-09 19:15 大公司 -
国家医保局: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两年结算1500余亿元
2023-03-09 19:15 抗疫进行时 -
最新成果!石家河古城面积与良渚相当,长江中游同时期最大
2023-03-09 18:53 考古 -
台湾“蛋荒”加剧,鸭蛋价格也创历史新高
2023-03-09 18:07 台湾 -
时隔5年,多项老龄工作重归民政部,意味着什么?
2023-03-09 17:27 养老与社保 -
“离岛最前线”一士兵失踪,台军急的“跳脚”
2023-03-09 17:25 台湾 -
央行行长易纲谈金融监管改革
2023-03-09 16:38 2023两会 -
台陆委会公布恢复两岸空运客运航点规划,3月10日起恢复
2023-03-09 16:27 两岸关系 -
陈文玲:引发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五个重大背景
2023-03-09 15:40 -
吴尊友:无论是否阳过都不能完全“躺平”
2023-03-09 15:31 2023两会 -
微视频|美丽中国新画卷
2023-03-09 15:2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从全国两会看民生新图景
2023-03-09 15:19 2023两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3“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4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4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8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