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防控20条发布已半月,确保“不折不扣”“不走样”成当前关键
近期,昊柯(化名)从西南某低风险地区返回华中某城市。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做完“落地检”后,他并不能从机场自行回家,而是需要闭环转运。
“闭环回家后,还要进行三天居家健康监测。”昊柯说,感觉每天都在开盲盒,不知道下一分钟会有什么变化,生活工作没有办法计划和安排。
昊柯的遭遇并非孤例。多位居民对第一财经记者反馈称,近期以来,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加码愈演愈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已经发布半个月,显然,并未实现不折不扣、不走样地落地执行。
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下称“二十条措施”)。
通知指出,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
随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又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等四个文件,以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基于6月2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二十条措施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多项举措,包括取消中风险区;高风险区精确到单元和楼栋;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缩短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的时间,并将“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3天居家隔离”等。
“二十条措施里,有优化的部分,还有要加快准备的部分,也有要坚持的部分。”一位公卫专家表示,其中提出要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
也因此,多位专家都表示,二十条措施是经过严谨的科学研判后做出的,符合当前中国疫情防控的需求,既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公众的不便,又能更好地完成疫情防控。
9月7日夜,志愿者在贵阳市云岩区一居民小区疫情防控点值守。新华社图
在11月12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也表示,对于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是过去两年多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工作节奏和风格。
“我们要根据病毒的演进变化趋势,还有我们实际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以及我们积累的临床治疗的经验和认识,来优化和调整我们的疫情防控措施。”雷海潮说。
2020年1月至今,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近3年时间里,我国在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9版防控方案。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在12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每一版的出台都是根据我国的疫情形势来做动态调整的,一直是在“小步走、不停步”,因时因势、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在进行动态调整。
比如,此次二十条措施之所以不再判定次密接,常继乐解释说,是因为评估发现,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也就是10万个人里面有3个人。通过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根据这个情况,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以节约很多服务保障的资源。
“我们出台公共政策,就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不再判定次密接。”常继乐说。
不过,本意要更加精准科学的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在落地时,遭遇了挑战。
一个人的婚礼
11月26日早上7时许,当第一财经联系上在北方某县城教书的中学老师王霄时,她刚在小区内做完核酸,居家进行线上早自习。“除了这月中旬放松过一段时间,我们县自10月21日以来,就要求居民足不出小区了。”
截至26日8时,该县所在市有361个高风险区,其中,该县占4个,而王霄所在的小区为低风险区。第一财经注意到,该省卫健委官方信息显示,除10月21日,该县有1例新增外,直至11月12日,该县无新增。12日之后,该省卫健委每日通报的新冠疫情情况,不再将新增病例情况精确到县,但据王霄称,该县日增病例并无多,甚至连续多日无新增。即使是这样,全员核酸也成为每日标配。
在更早之前,人员跨县流动就成了问题。王霄对记者感概称,今年9月底,她度过了有生以来最特殊的日子——一个人的婚礼。
“我爱人在省内其他市工作,因疫情缘故,在既定的婚礼日期无法离开,而我们县也倡导人员‘静下来’,所以我的婚礼是家里姊妹几个中,花钱最少,也最冷清的了。”
在居住的楼栋被划为高风险区之后,小王已足不出户超过6天了。
小王告诉第一财经:“本应前3天连续开展3次的核酸检测不见踪影,在原定解封前一日,才有大白上门开展第一轮核酸。楼栋的筛查结果发现了一例阳性,在没有被告知是否为居家隔离期间发现的感染者的情况下,又被通知要封控5天。”
此外,她还注意到,次密接取消后,社区在告居民的一封信中,将密接同住者划为“高风险人员”,要求居家隔离7天,这与此前“次密接”的管控措施如出一辙。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表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上,近日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占25%;二是随意将限制出行范围由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占23%;三是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占18%。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一些地方在落实二十条措施中主要存在的“走样”行为还包括,随意扩大高风险区域范围,在划分上并未精准到单元或者栋;有城市对已经进入常态化防疫的地区进行全员核酸;有城市在疫情零星散发时便叫停跨省旅游,暂停全市线下教学;也有城市赋码较为随意,还有城市不断创造各种新词如警戒式核酸筛查等,混淆了居民对防控的理解和认知。
此外,多地还在本地的疫情防控名单上对一些重点省份、城市和地区进行了标识,无论出发地或途径地是否为常态化防控地区,跨地区流动人员均会在落地后受到活动范围的限制。
根据二十条措施,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对于低风险区跨省流动人员,既然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在落地后再一次展开落地检,那么,如果较长时间限制其进出公共场所,值得商榷。”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提示说,需警惕地区间的层层加码。
此外,近期,部分地区进一步收紧交通物流疫情防控措施,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货车通行层层加码、“一刀切”过度通行管控问题,交通物流保通保畅面临反弹压力。
11月24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总指挥(全体)调度会议,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高度警醒、高度负责,切实增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行动自觉,持之以恒抓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会议同时提出,要加大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力度,切实做到“五个严禁”,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坚决防止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反弹。
二十条措施为何走样?
- 原标题:优化防控20条发布已半月,确保“不折不扣”“不走样”成当前关键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知情人士:李铁被查,或与武汉任职经历有关
2022-11-26 18:28 中国足球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服务延长至12月31日
2022-11-26 17:21 抗疫进行时 -
合肥疫情防控“16个不得”
2022-11-26 16:29 抗疫进行时 -
-
网传天通苑社区工作人员威胁居民,街办回应
2022-11-26 15:39 -
河南回应“困在地里的蔬菜”
2022-11-26 15:30 抗疫进行时 -
郑州大学生自述返乡经过:司机途中涨价,下车地距终点30公里
2022-11-26 15:25 -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表态
2022-11-26 14:02 抗疫进行时 -
新疆日报:乌鲁木齐市火灾四问
2022-11-26 13:42 -
乌鲁木齐社会面基本清零后…
2022-11-26 13:36 抗疫进行时 -
我国成功完成空间燃料电池首次在轨实验
2022-11-26 13:34 航空航天 -
徐州:郑州26辆大巴未经提前沟通载客抵达我市
2022-11-26 11:56 抗疫进行时 -
哈尔滨市各类商业综合体、百货商场、家居商场暂停营业
2022-11-26 11:22 抗疫进行时 -
广州某小区15例阳性复查却是阴性,官方:严查
2022-11-26 10:41 抗疫进行时 -
国足原主教练李铁被查
2022-11-26 09:58 廉政风暴 -
乌鲁木齐社会面基本清零,将有序恢复低风险区生活秩序
2022-11-26 09:54 抗疫进行时 -
陕西高校启动省外师生提前返乡?官方辟谣
2022-11-26 09:22 -
27个省会城市规模划分:2个超大、10个特大,杭州超南京
2022-11-26 09:22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3405+31504
2022-11-26 09:08 抗疫进行时 -
即日起进入上海文旅场所,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2022-11-26 08:56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501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40“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