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点名的经济大省:国家财力从哪里来?
最后更新: 2022-08-14 10:00:38为什么不能说“几省几市养中国”?
如何理解东南5省市税收收入2020年占全国的比例超过四成这一数据?如何精确量化计算东南沿海经济大省对国家的经济贡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术问题,要承认东南沿海经济大省对其他省份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但不能轻易得出“几省几市养中国”的结论,网络上很多文章的计算方法并不严谨,在学术上站不住脚。
“不能简单地将从某地征收的税,完全等同于某地的税收贡献。”乔宝云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他举出其中三个理由。
其一,我国的税源所在地和税收征收地之间有差距,并不完全匹配。比如一家企业的总公司在某地,分公司开在其他多地,税收集中在总部所在地缴纳,而税源地分布在全国的其他地方。这就是总部经济效应,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容易有总部经济效应。
其二,我国税收的设计,为了减少征收成本、征收方法简单易行,在生产环节征税。以烟叶税为例,烟草行业是利税大户,2020年国家烟叶税收入109亿元,其中在云南收缴53亿元,占到了全国的近一半,这53亿元也体现在云南的税收1462亿元中,但不能说这些税收全是云南贡献的。法规规定“收购烟叶的单位为烟叶税的纳税人”,收购烟叶的单位在云南代收代缴税款,而实际上这些税收的贡献者是全国的香烟购买者。
其三,有些税收与最终消费有关,只有完成了与最终消费有关的交易才能真正实现税收。如果没有交易,生产出的产品没有销路,就不能够实现税收。以方便面为例,假如全国只有一家方便面企业在东部省份,税收在东部省份缴纳。如果全国人民都不吃方便面,这个企业就不能持续生产,也无法完成税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贡献这一税收的是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只能说这个税收是通过这个企业征收,体现在这个省的税收收入上”。
没有活跃的市场主体, 东南5省市就没有强劲经济动力
51%的上市公司、科创板及创业板60%的市值来自东南5省市
如果将镜头推近,透过东南沿海经济大省亮眼的宏观数据,你将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微观市场主体。
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正有轮船或大货车从广东肇庆出发,将智能化面粉生产车间产出的烘焙面粉,运送到福建、上海、江苏、河南、新疆、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食品工厂及烘焙门店,最终以面包、蛋糕等形态出现在超市或门店的点心专区,被当地消费者买走品尝,而制作这些面粉的关键原料——小麦,则来自海外。
这条美食流通链,也是广东肇庆福加德面粉有限公司日常运营的商业链:该公司的两大厂区每日可处理小麦2200吨,主要产品烘焙面粉的下游客户则覆盖了全国各省份。
在这条商业链上,流通的不仅仅是实体货品,还有各类关键商业信息,在从上游的小麦供应商拿货的同时,福加德还要帮助供应商了解国内烘焙市场对于小麦特性的具体需求;在向下游的客户销售面粉时,福加德也会参与研发,比如河南某烘焙食品厂客户在研发网红点心“麻花面包”受阻时,福加德为其更新设计方案,与合作之初相比,产品的销量涨了三四倍。
美食之外,还有家电、服装鞋帽、文具……东南经济大省里大大小小的各类“福加德”,利用沿海区位和开放优势,打通了自己通向全国各地的商业链,为东南经济大省提供了充足活力,也创造了无数条连接东南沿海经济大省和内地省份的毛细血管。
东南5省市占近三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三成以上
李克强总理在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活力足,活就活在各类市场主体多。”
据天眼查APP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东南5省市新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合计占31.4%,其中江苏占了11.4%,可见东南5省市,特别是江苏个体工商户之活跃。同期,东南5省市市场新成立的市场主体(个体户+企业)占全国比例也在30%以上,达到了33% ,江苏同样是居于首位,占比10.2%。
除了市场主体数量多,如果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指标判断企业的科技含量,东南5省市的实力排名居前列。
截至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9、2020、2021年认定并发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有4762家企业名列其中。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上海区域内企业数量居于前5名,福建也居于前10名,东南5省市合计占比达34.2%。5个省份占了全国1/3以上。
51%的上市公司、科创板及创业板60%的市值来自东南5省市
上市公司通常是各地最优秀的市场主体,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观察,也能发现经济大省的雄厚实力。
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东南5省市上市公司数量占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53%。如果按市值计算,东南5省市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都占到60%以上,占沪深两市市值44%。
从募资额来看,自A股市场开市以来,募资额前10名省份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南、四川和安徽。东南5省市首募资金占全部比例达46%。
从主要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科创板来看,共有440家企业在此上市,上市数量前3名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广东和上海,分别是85家、71家和66家。北京、浙江和山东的科创板上市数量是第4名至第6名。东南5省市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267家,占据全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61%。
从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来看,上市数量前3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和浙江,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是260家、170家和145家。北京、上海和山东,排在第4名至第6名。福建有创业板公司40家,排在第8名。
再来看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东南经济大省依然排名前列。
按照2019年至2021年均有可比数据计算,2019年营业收入前5名省份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山东是第6名,福建是第7名。
2021年,营业收入前4名省份名单没有变化,福建跃升至第5名,原来的第5名江苏落至第6名。
从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值看,2019年至2021年,净利润前5名是北京、广东、上海 、浙江和江苏,福建在2019年排名第6,2021年滑至第7名。
东南沿海如何成就了经济大省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宋代大词人柳永寥寥数语,就写出了江浙一带当时的富庶和繁华。
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认为,东南沿海经济大省之所以发展相对更快,得益于自古就有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政策优势。
位于沿海和大江大河下游,本身就是优势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认为,东南沿海经济大省的区位优势有三点:第一,在海边的地理位置,降低了运输成本;第二,沿海地区往往对外更开放,更容易接触到新的思想理念、科学知识、技术,同时对外商业交往多,有助于形成商业文化和规则,交易成本会降下来,“比如说你做生意就不能骗人,否则下一次没人跟你玩了,对吧?”;第三,淡水资源比较丰富。
“好多人不注意淡水资源这一点。”苏剑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人生活需要淡水,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淡水,而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往东流的,在西部是涓涓细流,养不起大城市,你看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串大城市,你想想要是没有淡水的话,这些人都活不下去怎么发展。”
广东肇庆福加德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市场运营部总监刘赋佩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直言:“我们的第一个优势就是区位优势。”
长期以来,广东省始终保持着中国内地第一外贸大省地位。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3.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名列全国第一。而福加德所在的肇庆市,也是广东的外贸重镇之一。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肇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5%,其中出口增长4.8%,进口增长30.7%,进出口增速在全省居第四,珠三角地区第二,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这样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进出口贸易先天的物流优势。同时,珠三角发达的水系和港口,也为运输提供了保障。
以中国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宁波舟山港为例,可以观察港口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方面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根据有关专家统计,港口每万吨货物吞吐量对当地GDP的贡献为200万元,可创造约12个就业岗位。以此测算,“12.24亿吨”(宁波舟山港2021年货物吞吐量)可为区域GDP贡献2450亿元,创造145万个就业岗位。
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系副主任吴桥,曾测度1995 年至 2014 年间宁波舟山港与浙江省经济腹地间的关联程度。他通过分析发现,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与浙江省各经济发展指标的关联度较高,其中港口物流与地区经济总量、进出口总值以及货运周转量的关联程度相对更高。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对浙江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没有改革开放, 东南沿海还有没有优势?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认为不能忽视改革开放之后的政策作用:“东南沿海地区确实具有区位的优势,沿海,有港口,可以搞国际航运,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不搞国际贸易,还有没有优势?”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都在东南沿海,此后开放14个沿海城市,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招商引资,也是东南沿海经济大省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认为,珠三角的发展历程与历史上一直经济比较富庶和工业基础较好的长三角不同,改革开放前珠三角工业基础很差,深圳和珠海建市和成为经济特区时就是两个小渔村。珠三角真正的发展经济起飞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的亲身经历,我们在198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广东来,大家都不愿意来,大家都愿意到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去,宁可留在武汉了,都不往这边来”,但是到了90年代之后情况就大变了,大家看到了沿海发展的活力,很多大学生开始来深圳、广州和珠三角地区发展。
时至今日,东南沿海经济大省仍然在外贸、吸引外资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据天眼查APP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东南5省市新成立的外贸公司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8.4%,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占31.7%,第二的浙江占10.4%;东南5省市新成立的外资、合资公司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1.6%,其中排名前三的广东、上海、浙江分别占26.3%、14.6%、7.9%。
在2021年,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依次占据了全国各省份进出口排名前四,北京第五,山东第六,福建排在第七位,东南5省市进出口金额占全国总值的60.1%。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姚坤 郭霁瑶 杨琳)
- 原标题:被点名的经济大省:国家财力从哪里来?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国家卫健委:昨新增本土623+1844 其中海南494+846
2022-08-14 09:10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上海经济:发力新赛道锻造新优势
2022-08-14 08:03 中国经济 -
四川彭州山洪灾害已致7人死亡
2022-08-14 08:03 -
新疆:目前滞留游客2003人,已启动跨省旅游“熔断”机制
2022-08-14 08:0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0+5
2022-08-14 07:55 抗疫进行时 -
6天154例感染,拉萨卫健委主任等3人被免职
2022-08-14 07:52 抗疫进行时 -
三亚新增367+721
2022-08-14 07:42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海南调研:确保8小时内完成追阳工作
2022-08-14 07:28 抗疫进行时 -
黑龙江首次发现唐至辽代女真族聚落遗址
2022-08-14 07:15 考古 -
四川江油:持续高温致电网负荷超过设备承载能力,多片区出现停电
2022-08-13 23:09 核电 -
美国这项保持23年的纪录被中国打破
2022-08-13 21:52 科技前沿 -
四川乐山一男子因感情纠纷坠楼砸中路人,两人当场死亡
2022-08-13 20:54 -
这是什么“数学大聪明”啊…
2022-08-13 20:19 -
-
四川彭州突发山洪:已致4死9伤
2022-08-13 19:31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9月30日
2022-08-13 16:28 抗疫进行时 -
港星拍短片暗讽“台独”,过于高能
2022-08-13 16:08 -
今年高温综合强度将为1961年来最强,还要热多久?
2022-08-13 13:42 极端天气 -
郸城公交停运后又恢复,工作人员:拖欠工资还没付,未来仍不确定
2022-08-13 11:15 -
高温红色预警:江浙沪等10省市部分地区今天可达40至42℃
2022-08-13 10:31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