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2012年至2021年大班额比例由17.8%降至0.71%
【导读】 2012年至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3.7平方米增至5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占地面积从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从727元增至2285元,互联网接入率由25%提升到近100%,大班额比例由17.8%降至0.71%。
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⑤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有20.7万所学校、1.58亿名学生、1057万名教师,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学段最长、人数最多的一个学段。办好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义务教育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以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第一,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并从布局规划、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年—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省、市、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义务教育工作,全社会重视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第二,巩固普及水平,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教育部认真落实脱贫攻坚这项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比对和精准摸排,挂牌督战重点地区,确保辍学学生能够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2012年—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了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增长142.8%。
第三,强化政府责任,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坚持政府举办义务教育,强化各级政府投入责任,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建立起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2—2021年,小学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7447元增至14458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10218元增至20717元。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经过多次提标,达到东中西部统一的小学650元、初中850元的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7000元。“两免一补”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实现应助尽助。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万名农村学生,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
第四,实施重大项目,学校办学条件根本改观。
坚持补短板、兜底线,实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过1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等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2012年至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3.7平方米增至5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占地面积从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从727元增至2285元,互联网接入率由25%提升到近100%,大班额比例由17.8%降至0.71%(观察者网注:大班额有两类:一类是超大班额,66人以上;另一类是大班额,55人-66人)。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危房、大通铺等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得到了群众的公认。
第五,夯实立教之本,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提升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实行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十年来,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由909万增至1057万,增加了148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47.6%提高至77.7%,总体上满足了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健全教师培养补充机制,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退休支教等多种渠道为中西部农村补充了大量优质师资。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强化能力素质培训,“国培计划”累计培训校长教师超过1700万人次。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支持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43.3万套,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
第六,深化综合治理,学生成长环境全面改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十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不断深化,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校热大幅降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健全“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到90.9%。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双减”工作,大力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减负提质并重,严控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水平,课后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促进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优化公办民办结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出台学校管理标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出台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建成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生睡眠、手机、读物、考试、体质管理和网络游戏治理,强化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切实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第七,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形成了“开学第一课”等一批有效的德育工作载体,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持五育并举,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大力推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各地各校建立了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实践基地,全面深入推动劳动教育开展。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改进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落实“双减”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家校社协同育人,科学教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80%左右的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这十年的改革发展,不仅整体提升了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也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提升了国民素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重要贡献。
回顾十年来的不平凡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办好义务教育: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必须坚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落实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办好义务教育;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必须坚持质量至上,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部署,一手抓持续巩固基本均衡发展成果,一手抓大力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赴乌参战的台湾志愿兵:“防卫台湾”也可以,看薪资多少
2022-06-21 14:48 -
台湾新增本土56339例,死亡115例
2022-06-21 14:47 台湾 -
为何看着严重,却是“轻伤”?警方科普
2022-06-21 14:40 -
上海阿婆生日当天,没有“码”买不了面条?当事人发声
2022-06-21 14:21 抗疫进行时 -
教育部:义务教育工作重心由“基本均衡”转至“优质均衡”
2022-06-21 11:14 中西教育 -
新党主席:争取厦门地铁再延2公里到金门,比建桥更实际
2022-06-21 10:42 两岸关系 -
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局长马爱军等人被查
2022-06-21 10:15 扫黑除恶 -
河北警方通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
2022-06-21 10:09 扫黑除恶 -
东北边疆——更富更美更开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2022-06-21 09:4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上海闵行新增5+2,七宝镇相关区域临时管控
2022-06-21 09:43 抗疫进行时 -
郑州加码京沪人员隔离政策,上海入郑改为“7+7”
2022-06-21 09:35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9+25”
2022-06-21 09:30 抗疫进行时 -
珠江流域北江将遇大洪水,水利部部长赶赴现场
2022-06-21 08:48 极端天气 -
唐山:执行国家和省通行政策,严禁层层加码
2022-06-21 08:12 -
上海新增本土“6+3”
2022-06-21 08:01 抗疫进行时 -
河北警方回应“网传唐山打人烧烤店被拆除”
2022-06-21 07:51 扫黑除恶 -
医院科室团建嫖娼被抓?官方发声
2022-06-21 07:51 -
李家超:希望年轻人是成功一代,对香港和国家感到骄傲
2022-06-21 07:43 香港回归25周年 -
中国恒大:预计将在7月底宣布初步重组计划
2022-06-20 23:23 大公司 -
上海发布高考防疫提醒:23日起考生非必要不离沪
2022-06-20 22:59 高考
相关推荐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73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81“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15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将彻底击溃乌军,再也不会轻信西方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