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滩鸣笛、钟声响起,时隔两个多月,上海回来了
最后更新: 2022-06-01 12:05:46公交大站,早高峰情况如何?
位于徐汇区肇嘉浜路、大木桥路口的公交车站是一个平时交通繁忙的公交大站,43、45、104、205、218等线路均在此停靠,又可与地铁9号线、12号线嘉善路站实现换乘。
205路车进站
6月1日早上7:30,已经有不少乘客在此等候乘车。
其中一位背着包、戴眼镜的中年男士说,他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准备乘坐205路去六院上班。“之前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5月中旬开始恢复上班,之前因为公交没恢复,还不是很方便,有时候是共享单车,有时候需要走过去。”这位医生说,今天好了,从家门口乘上205路,点到点去医院门口,路上顺利的话半小时就可以到医院了。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在等公交。
等车的乘客中,有几位是打算去医院看病的。一位中年男士要去龙华医院,他说医院其实一周前就恢复正常了,但因为小区还没解封,所以一直出不来,今天终于可以自由出入小区了,104路乘4站到宛平路站下来就是医院,很方便。为了乘坐公交车,昨天他还特地在小区附近做了核酸。
穿绿色T恤的男士打算乘104路去龙华医院看病。
另外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她就住在车站边这幢大楼里,今天一早出门,打算去徐家汇公园看看风景、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小区从4月1日开始封控,整整两个月足不出户,今天是不需要出门证、不限时间、可以自由出入的第一天,徐家汇公园也已经正常开放了,这么长时间没去公园了,怪想念的。”
说话间,43路公交车进站了,上车、扫码,一切都很顺利。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这辆从南浦大桥始发的43路,车上已经坐了有七八位乘客,与平时工作日的43路相比,乘客数量并不是很多,乘客们可以选择座位,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没过几分钟,又一辆43路公交车缓缓驶入车站。
车上乘客比平时的早高峰相对少些,车内秩序井然。
“客流最大地铁站”,没满座、有些空
6月1日首班车起,上海地铁全网络20条线(除7座车站外)均恢复基本运行。截至1日11时,全网累计运送客流91.3万人次,较疫情初期3月15日同时段减少89.6万人次,降幅49.51%。
线路排名前五分别为:9号线9.6万人次;1号线8.9万人次;8号线7.6万人次;2号线7.6万人次;11号线7.3万人次。
车站排名前五分别为:世纪大道3.5万人次(进2081人次出5186人次换2.8万人次);人民广场3.1万人次(进1438人次出9636人次换2.0万人次);徐家汇2.9万人次(进1942人次出1.0万人次换1.6万人次);莘庄2.1万人次(进5851人次出3105人次换1.2万人次);龙阳路1.9万人次(进1508人次出1483人次换1.6万人次)。
1日一早,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世纪大道地铁站,探访客流情况。这里是上海全网唯一一个四线换乘的站点,2号线、4号线、6号线、9号线都可以在这里换乘,是工作日客流量最大的站点。
当天上午8时许,澎湃新闻记者在世纪大道站12号出入口处看到,有专人持场所码的牌子,提醒乘客配合扫码进站,乘客需出示健康码及核酸检测结果,有72小时内阴性核酸报告,以及绿码方可进站。
世纪大道站12号出入口,有专人持场所码的牌子,提醒乘客配合扫码进站。
进入站点后,记者注意到整个换乘站厅内显得有点空,三三两两的乘客陆续抵达,然后有序进站。
“以前的工作日早高峰是几乎是看不到白色地砖的,今天这样的客流情况在以往工作日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世纪大道站区车站站长助理陈少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8时许,世纪大道的换乘站厅内有点空。
8时05分,澎湃新闻记者来到6号线世纪大道站,列车内略有些拥挤,但也没有出现“人贴人”场景,列车进站,乘客基本能按秩序下车。
“人比我想象的已经少很多了。”市民徐女士住在北洋泾路站附近,平时上班基本都在此乘坐6号线,“以前6号线早高峰,有时一辆车根本挤不上的,今天我一班车就上去了。”
8时许,世纪大道的换乘站厅内有点空。
6号线站台,人们在有序排队。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又来到2号线世纪大道站,并上了往徐泾东方向的列车,车厢内上座率不高,上车还能坐到座位,在跟车地铁的10分钟内,人与人之间都能保持一定距离,还不断有乘客下车,乘客基本都能坐上座位。
市民谈先生表示,考虑到今天是恢复运营第一天,加上有不少企业都要复工,特地提前出门,“不过看下来没这必要,人并不是很多。”
2号线等车的乘客
据陈少俊介绍,和以往工作日相比,今日客流量显著减少的。“平常我们站的日均客流大概在60万人次。照今天早高峰的情况来看,预估今日世纪大道站的客流约为10万,还不到以往客流的六分之一。”
陈少俊称,以前的早高峰,在换乘客流不算很大的情况上,早高峰时段的隔离栏基本都会悉数“上阵”,换乘需要绕行。“今天限流栏杆也没用上。”
早高峰的2号线并未满座
记者还发现,世纪大道站安检口都有专人持有场所码的牌子,提醒乘客配合扫码进站。
“目前的早高峰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一个小问题,就是很多乘客是昨天做的核酸,今天一早报告还没出结果,这种情况我们会建议乘客等一等。”陈少俊表示。
- 原标题:外滩鸣笛,钟声响起,时隔两个多月,上海回来了
- 责任编辑: 杨蓉 
-
99式主战坦克副总师王哲荣院士逝世 享年86岁
2022-06-01 11:48 中国军工 -
广东:6月30日前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车,补贴8000元
2022-06-01 11:22 新能源汽车 -
湖南长沙县一早餐店发生燃爆事故致1死13伤
2022-06-01 11:18 -
四部委:将开展医保基金飞行检查
2022-06-01 10:37 医疗改革 -
“超级中学”垄断教育资源,县中如何走出“陷中”?
2022-06-01 09:55 中西教育 -
国家统计局:真刀真枪与统计造假作假行为作斗争
2022-06-01 09:30 -
31省份新增本土“22+46”
2022-06-01 09:12 抗疫进行时 -
共有少先队员11042.5万名!中国少年先锋队统计简报发布
2022-06-01 08:48 -
深圳原市长陈如桂被查
2022-06-01 08:39 廉政风暴 -
北京新增本土14+1,涉及4个区
2022-06-01 08:06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5+10
2022-06-01 07:53 抗疫进行时 -
南昌市委书记来到一家粉面馆请客,为“粉面经济”打气
2022-06-01 07:39 抗疫进行时 -
驻欧盟使团:所谓“联合国人权高专访华受限”并非事实
2022-06-01 07:22 -
杨洁篪同德国总理外交与安全政策顾问视频会晤
2022-06-01 06:59 中国外交 -
上海今起“全面恢复”,市委致谢市民:期盼已久的时刻
2022-06-01 06:58 抗疫进行时 -
“两次以上未核酸行拘10天”,删了
2022-05-31 22:51 抗疫进行时 -
教辅书用日军给雷锋配图,陕西人教社回应
2022-05-31 22:31 -
台军:3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西南空域”
2022-05-31 21:33 台湾 -
“祝愿医疗队员们归途顺利,希望大家常回来看看,上海永远欢迎你们”
2022-05-31 20:05 抗疫进行时 -
重庆选出新一届市委常委,4人新晋市委常委
2022-05-31 19:37 高层人事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