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25000里长征路,老外爬了2500米就“倒下”了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
邢晓楠关注TMT及文娱领域,邮箱[email protected]
最后更新: 2021-11-16 12:52:13再往下的路途,海拔3800米处的景色大变,四处是一望无际的白雪皑皑,厚重积雪让他们举步维艰。风雪迷人眼的时候,高原反应袭来,乔西顶不住了,躺倒在地,剧烈咳嗽,喘不上气。
听起来他有些后悔了,“这里可能是我冒险人生的终点。”
但在雪地里停留,迎来的只会是死亡。两人互相将对方拽出深约一米的积雪,试图尽快离开这片恐怖之地。
然而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他们偏离既定路线了,在一个垭口处绕了一圈,完全迷失方向。
而且由于山上信号很差,能见度极低,乔西和钟汉良还与节目组失联了,摄影师没法爬山跟拍,后半段的内容也是他俩手持设备才拍完的。
好在凭借地图和丰富的野外经验,乔西这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堂堂世界级的探险家,却在这片雪地里被折腾得狼狈不堪,又是迷路,又是高反。此时此刻,乔西也开始真正意识到了,当年的红军到底完成了一项什么水平的壮举,“这是残酷的,可以想象那些战士们经历了什么。”
终于抵达山顶的时候,两人已是精疲力尽,一度动弹不得。
而当年红军的境况其实要比现在还糟得多,那会儿他们还顶着冰雹和雨夹雪,但愣是被革命力量与信念燃得火热。
在体力几乎耗尽的情况下登顶,此时的乔西直言,自己完全是靠身体最后残存的那点本能在前行,“身体在不断地提醒我已达到忍耐极限,思维也变得迟钝。”
当年红军累到极致也不能坐下休息,因为一旦坐下,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邓颖超作为亲历者在回忆录中曾写道:“夹金山上终年积雪,山顶空气稀薄。必须在每天下午4时前走过,上下30公里中途不能停留,否则,大风雪来了就会冻死在山上。”
钟汉良和乔西自然也是不敢久歇,唯恐不能在暮色降临前下山,而下山的路途依旧艰难不断。
比如眼前这条一人过都够呛的,狭窄陡峭上的山路。
好不容易距离目的地只剩过一条河了,结果俩人一看,傻眼了:好家伙,桥没了……
因为水流非常湍急,最后乔西和钟汉良只能是硬着头皮提着包裹,勾肩搭背晃晃悠悠地渡河,终于在红军翻越夹金山向导的后代贺昌达的带领下到了达维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两位探险者以切身体验完成了与革命先烈的跨时空对话。
他们的路线可能和当年红军有重叠,甚至攀爬过同一块石头;他们在丛林里搜集的沙棘果和羊肚菌,或许曾是红军当年赖以为生的一顿简食。
钟汉良感慨万千,“我要将我全部的敬仰,我的致敬献给每一位红军战士。”
被“虐”惨了的乔西从野外生存专家的角度出发,也对红军当年所创下的壮举表示由衷的佩服:“他们当年是勇敢的战士,这是一场难以想象的征程。”
新画风讲老故事,但探险纪录片能讲好中国红色故事吗?
这年头,给当代年轻人讲红色故事,方式得变一变了。
一部《觉醒年代》靠塑造革命先烈激昂却平易近人的“青春岁月”成了今年爆款;微电影《丰碑》也通过“穿越”的手法再次演绎经典课文,引得不少人直呼“泪目”。
然而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时间长,节奏慢。而且红色故事先天“沉重”,更是让策划难上加难。
《勇敢者的征程》则玩出了点新花样,首先自然是对人文风光“不吝惜”的展示。
落雪的森林↓
险峻的山脉↓
除了够美,节目中诸如“直接爬上雪山”等探险环节的大胆设置,也让人叹为观止。
而这也正是这部纪录片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四位嘉宾将在探险家的带领下回到历史发生的地方,体验中国革命史上的五处险境——
从红军翻越大雪山,到东北抗日联军在严寒中挑战毅力与体力的极限;从红色娘子军在母瑞山密林中的急行军,到美国飞虎队员穿过亚热带丛林获得东江纵队营救……
第二集《强渡乌江》模拟“遭到敌军追击”环节
壮丽的美景有了,刺激的生存挑战也来了,不过就目前播出的第一集内容来看,也有观众质疑偏向西方叙事风格的探险纪录片还是很难讲好中国红色故事,认为其中不少探险情节似乎与革命故事、本土人文环节的融合有些格格不入。
譬如乔西和钟汉良爬到半山腰后停下休息,接下来的剧情想要引入历史介绍,于是钟汉良突然毫无铺垫地就打开了出发前马花给他们的记事本。
其中一张照片的背面有一段网址,钟汉良掏出手机说“我们来搜索一下”,然后和乔西俩人观看手机里播放的一段红军长征的史料视频。
整段历史内容切入得相当生硬和刻意,像这样的评论时常会出现:
再到后面,他们下山要寻找一个名为“红军坪”的地方。那是当年红军重新集结,准备开始下一段艰难征程的地方。
但俩人其实也没怎么找,走了两步就有两个藏族大妈突然出现在眼前,还领着他俩喝了现挤的牛奶。
虽然能够理解这一段是想展现热情的藏族人民,但如此设置,刚刚还在为成功登顶而感慨万分的情绪在衔接上断裂了,还有台本痕迹明显的问题。
这也让观众忍不住要发弹幕吐槽:前脚感动的眼泪还没干,后脚就被大妈热情喂牛奶的欢快气氛给憋回去了。
观察者网采访后得知,这些问题可能和中美团队的磨合有关。
- 责任编辑: 阮佳琪  邢晓楠 
-
中美元首会晤上半场延长近半小时
2021-11-16 12:09 -
人员安排:中美元首分别有五人陪同
2021-11-16 11:38 中美关系 -
世界最大的乙烷运输船下水
2021-11-16 10:09 -
12月底宣布破产?苏宁易购辟谣
2021-11-16 09:55 大公司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11例、无症状2例
2021-11-16 09: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
2021-11-16 08:51 观察者头条 -
安徽救人牺牲消防员父母:炸十年油条为儿购婚房,两遭丧子之痛
2021-11-16 08:42 -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即将开始举行
2021-11-16 08:11 中美关系 -
台军:解放军6架次军机进入“西南空域”
2021-11-16 07:53 台湾 -
8死8伤!安徽马鞍山客车与货车相撞
2021-11-16 07:48 -
江苏启东三名学生坠楼,较危重一学生已送往上海救治
2021-11-16 07:15 -
江苏启东一小学3名学生坠楼,目前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2021-11-15 22:57 -
网曝浪潮集团现花式加班标语,济南劳动部门回应
2021-11-15 21:59 -
前三季度城市GDP50强:14城超万亿元,长三角占18席
2021-11-15 21:27 中国经济 -
教育部:要求预防性侵等内容进初高中教材
2021-11-15 19:03 中西教育 -
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中石油会议传播链再增长
2021-11-15 18: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被痛斥“数典忘祖”,苏贞昌:吵死了
2021-11-15 18:25 -
北京:严格控制在京举办全国性会议培训等活动
2021-11-15 17:57 -
外交部:美方40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的表述已经走样、走味、倒退
2021-11-15 16:50 台湾 -
半月谈:“素人博主”接广告,是“种草”还是“种韭菜”?
2021-11-15 16:43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74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66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1“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1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