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发文硕士回乡当公务员,可惜吗?
郝治伟从未想过,自己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安徽宿州当公务员的选择会意外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作为一名硕士生,郝治伟没有名校的出身,却能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文,这一学术成就引发了不少人的赞叹。
今年8月18日,《Nature》正刊发表了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郝治伟为第一作者、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左彪(郝治伟的导师)作为通讯作者的一篇学术论文。浙江理工大学新闻网报道称,该研究在表面高分子链微观动力学机制上取得了创新成果,是界面科学和高分子科学一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突破。
然而对于郝治伟回家乡当公务员的选择,网友们却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有网友认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没有去读博深造非常可惜。”也有网友对他的选择表示了理解:“科研不易,一战封神,见好就收。”
郝治伟的导师左彪告诉澎湃新闻,郝治伟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早有规划,读研期间就曾向他透露过考公务员的想法。“去年年底第一轮专家审稿意见返回,当时就对这篇论文有很好的预期。事实上这篇《Nature》文章今年4月份就已被预接收,但那时郝治伟还是很坚定地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
郝治伟 受访者供图
8月23日,郝治伟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他已入职安徽省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当天也正好是他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学术的光环也引来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刚上班大家都跑来问,搞得我很不好意思。毕竟这篇论文不能算我一个人的成绩,还是要感谢导师的指导。”
郝治伟表示,虽然选择当公务员。但他不会放弃所学的化工专业。“其实我报考的这个岗位就是负责经开区的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工作。因此之前的学校和科研经历并不会浪费,反而会在工作中更好地帮助我。”
【对话郝治伟】
考公务员早有规划,想为家乡建设出力
澎湃新闻:在很多人眼里,博士想在《Nature》上发论文都很难,作为硕士你能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凭借的是什么?
郝治伟:虽然我是第一作者,但这篇论文其实从选题、构思,到后来的修改和加工,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左彪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我负责的主要是实验的具体实施和推进,同时也会和老师及时讨论,不断改进实验方案。其实在读研期间,我的学习和科研基本都围绕这个项目来展开。一直以来,左老师都是手把手地带我。三年的努力最终有了这个成果,真的很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
澎湃新闻:考公务员是你很早之前的计划吗?
郝治伟:其实也不是特别早,最开始为了提升学历,我选择考研来到浙江理工大学继续学习化工专业。到了研二,我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觉得当公务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我父亲在退休前是一名公务员,我还有一个姐姐,现在也在公务员的岗位上。经过权衡,我最终决定参加公务员考试。
澎湃新闻:备考的过程顺利吗,你大概准备了多久?
郝治伟:过程还挺顺利,我是一个相对自律的人,所以一直是跟着自己的节奏在备考。大概从去年10月起,我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中途曾经报考过江苏徐州生态环境局的岗位,但当时排第二名,最终没有被录取。今年7月,我又报名参加了安徽省考,就考到了我现在的岗位。当时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报录比超过了60:1。最终和我同批录取到经开区的还有其他五个考生,我是唯一的研究生。
澎湃新闻:你已经取得了这样的学术成果,但是没有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而是去考公务员。有网友对此觉得惋惜,对此你怎么看?
郝治伟:我觉得网友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我并不是在《Nature》发文之后才考的公务员。是我已经考上公务员之后,这篇论文才在《Nature》上刊发的。去年9月我硕士毕业,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是很确定。当时有一年的空窗期,我需要找一份工作,于是便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
网友的评论我也看到了,这体现了大家对中国科研事业的关注。我虽然最终没有选择走科研的道路,但我会把这些年的专业所学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为我们经开区和宿州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形式不同,但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澎湃新闻:你没有选择去杭州(大学所在地)、合肥(家乡省会)这样的城市,而是回到家乡宿州,这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郝治伟:做这个决定,其实是综合了很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父母年纪也大了,我希望能够多在他们身边陪伴照顾。另一方面,我在宿州生活了很多年,对这里有很深厚的感情。最重要的,我觉得这些年家乡变化非常大。本来宿州的区位优势就不错,再加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来往很多中心城市都非常方便,所以我相信未来家乡发展一定还有很多想象空间。这几年宿州也在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就业,我觉得于我而言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研经历是笔宝贵的财富
澎湃新闻:能谈谈你的求学经历吗?
郝治伟:我本科是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读的,学的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后来到浙江理工大学跟着左彪老师读研,学的是化学工程,本硕算是同一个专业。我最初选择化工专业其实是受父亲的影响。但通过专业学习,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化工专业。学化工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让我非常着迷。
澎湃新闻:你认为自己的科研经历对日后的行政工作有帮助吗?
郝治伟:肯定有很大的帮助,科研经历对我来说永远是笔宝贵的财富。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是针对一个特定领域进行深入探究。可能日后的工作并不会真正用到这些专业知识,但这种学习过程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也养成了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我相信今后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也不会轻言放弃的。
澎湃新闻:你现在的岗位主要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期待?
郝治伟:我考的这个岗位主要是负责宿州经开区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管理工作。因为8月23日是第一天到岗,现在具体分到哪个科室还没有明确。单位应该会安排我们先到各个岗位锻炼一下,然后再安排具体的工作。我觉得作为新人,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努力在基层锻炼自己。目前,我会先把单位安排的任务完成好,迅速掌握岗位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之后再考虑未来的规划。
记者 杨喆 实习生 张玮 丁文捷
- 原标题:Nature发文硕士谈回乡当公务员:科研经历是笔宝贵财富
- 责任编辑: 刘骞 
-
上海新增2例本土确诊,此前均已被集中隔离观察
2021-08-25 08: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张家界全域降为低风险 今起撤除所有交通卡口
2021-08-25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塔利班发言人:寻求与中国发展关系
2021-08-25 07:44 阿富汗 -
法院通报16岁少年遭围殴反杀案:将公平审理、公正判决
2021-08-25 07:36 依法治国 -
央行副行长李波出任IMF副总裁
2021-08-25 07:32 -
王毅:美国是阿富汗问题的始作俑者,不应一走了之
2021-08-25 07:13 阿富汗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2021-08-25 07: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越南总理会见中国大使:警惕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和挑拨离间图谋
2021-08-25 07:02 中国外交 -
4小时后,又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2021-08-25 06:57 航空航天 -
赵克志:希望巴方查清瓜达尔东湾班车炸弹袭击内幕
2021-08-25 06:37 巴铁 -
上海警方:现有证据不能证明钱枫存在强奸犯罪事实
2021-08-24 23:54 -
我国成功发射融合试验卫星01/02星
2021-08-24 20:28 航空航天 -
“那个桥过了就不怕了,那里有解放军,我们就不怕了”
2021-08-24 20:27 -
伊朗外长:40年外交生涯后,将转向全职教学与研究
2021-08-24 19:40 伊朗局势 -
国家网信办:上市公司必须确保国家网络安全
2021-08-24 18:06 观察者头条 -
被指“消费”儿子,乔任梁父母回应恶评
2021-08-24 17:55 -
上海: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
2021-08-24 17:43 中西教育 -
郭晶晶:国际体育组织都是欧洲人抱团,我们要有更多人加入
2021-08-24 17:31 东京奥运会 -
本轮疫情迎来拐点?十一能正常出行?张伯礼回应
2021-08-24 16:52 -
遭员工实名举报被迫购买“自杀单”,平安回应
2021-08-24 16:20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262“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91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98“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12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