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GTN新上的纪录片《我曾是女农奴》,真·翻身农奴把歌唱
(观察者网 讯)
1965年,反映西藏巨变的纪录片《今日西藏》播出,主题曲《翻身农奴把歌唱》传唱大江南北。
但随着时间流逝,如今的年轻人似乎不再了解那段历史。“翻身农奴把歌唱”,也成了一句当代人自我调侃的俗语——但对于一些人而言,这句话,却是她们经历过的真实故事。
2021年8月14日,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上线纪录片《高原破晓:我曾是女农奴》,听亲历者讲述那些被当做“女农奴”的黑暗岁月,和经历的破晓曙光。
遗憾的是,上线一周,该片关注度并不高。即便有博主卖力安利,影片在b站上的浏览量也才刚刚破万。
这结果或许与影片波澜不惊的叙事模式有关。但是,只要能静下心去看,老人们的叙述,可谓“字字泣血”。
“我12岁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妈妈。妈妈也是奴隶,什么都没有。我走的时候,她把身上的破袄子脱下来让我穿。”
“吃不饱,像个病人一样。穿不暖,像个乞丐一样,稍有不对就要挨打。”
而在所有的故事里,最使人动容的,是一位名为德曲的老人在回忆自己从农奴主家里逃跑时的一句话:“那个桥过了就不怕了,那里有解放军,我们就不怕了。”
故事从一段1958年的真实影像讲起。
1958年,新中国第一代藏族摄影师扎西旺堆在西藏克松庄园(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记录下了一段视频。
而入镜的,恰好当时还年幼的德庆卓玛及她的家人。视频里,她们住在简陋的牛棚里,衣服和被褥也显得十分破旧。
2021年8月,已经66岁的德庆卓玛再次出现在CGTN的镜头里,和后代聊起那段往事。
“奶奶,你那时候想干什么?”
“那时候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你在干什么?”
“那时候要干活,干农活。”
对孙女而言无法想象的人生,在那个年代,却是一种常态。
据纪录片介绍,在旧西藏,农奴及奴隶占人口的95%,其余5%为三大领主。三大领主包括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当时,神权至上,政权庇护神权,神权控制政权,神权与政权融为一体,达赖喇嘛是最高统治者。
而占据人口95%的农奴及奴隶,又分三个阶层:差巴、堆穷和朗生,是农奴主眼中“会说话的工具”。差巴意为支差者,可以领种地方政府的差地并为其支差;堆穷意为小户,主要是差巴破产后形成的,其社会地位比差巴低;朗生在最底层。
在这段影像拍摄的1958年,宣告西藏和平解放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又称《十七条协议》已经签订。但是,当地仍然维持旧有制度,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奴也没有解放。
纪录片还展示了一个刚刚出生几天的小农奴交人头税的场景。那时,西藏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苛税像牛毛,从生交到死”。刚生下来的小农奴要交出生税,长大了要交人头税。在当时,仅仅西藏地方制定和征收的税种就达到二百多种。
95岁的次仁拉姆同样是旧时代的亲历者。
她回忆道,自己从六岁开始,就被抓去背农奴主的小孩,父母亲被派到山上放牛放羊,自己根本就见不到他们。
“我要背着农奴主的小孩,他们吃的好,都比较胖,力气大,每当我背不动倒在地上的时候,他们会揪我的耳朵。用棍子打我,踢我,掌嘴,我从小一直挨打长大,以前穿得比乞丐还差,饭也吃不饱,那时候我都羡慕乞丐,白天一天去讨饭,晚上可以找个地方好好睡觉,而我们干活不分昼夜,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农奴主狗吃得都比我们好。狗吃的是粮食,我们吃的是残羹剩饭。”
她从没见过父亲,听说是被农奴主派到山上放羊。12岁以后,也没再见过妈妈。
那时候,农奴的孩子生出来也是农奴。在旧社会,自己的命运是不能被改变的,次仁拉姆的妈妈同样也是什么都没有的奴隶。和她分别的那天,妈妈只能把身上的破袄子脱下来给她穿,又和她说,妈妈也没有什么能给你,去他乡给人当奴隶,不要偷东西,别说谎,好好听话干活。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爸爸妈妈。”
而在西藏和平解放后,一部分农奴为了活下去,选择逃跑,跑到解放军所在的地方。
据87岁的德曲老人叙述,他们为了逃离农奴主的剥削,白天躲到树林里,晚上出来寻路,爬山。路边有村庄,他们还要躲避咬人的家犬。
被抓到的代价是残酷的。
一位叫坚阿的老人回忆,自己逃过很多次,但最后又被送回去。如果逃跑就要挨打,“打遍全身”。
而德曲则说,逃跑的农奴被发现后,农奴主会用绳子把农奴双手捆住,骑着马把她直接牵到当奴隶的那个家里。
当时西藏地方法典规定,农奴如果“触犯”了三个领主的利益,按其情节不同挖其眼睛,削其腿肉,割舌,截手,推坠悬崖,抛入水中,或杀戮之。见仆人反抗主人,而主人受伤较重的,割掉其手脚。
德曲是幸运的。他们当时逃出来了6、7个人,从洛隆逃到了昌都,在昌都一个房子里住了一个星期。在她的叙述里,前往昌都的路上有一座桥。“那个桥过了就不怕了,那里有解放军,我们就不怕了。”
随后,当地一个好心的老人把他们送去了昌都军分区,昌都专区的部队用解放车把她们送往雅安,继而送往成都,开始读书,直到1961年才回来。
而在德曲离开的这几年,西藏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经过精心策划,挑起了全面武装叛乱,制造打砸抢事件,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
3月17日夜,十四世达赖喇嘛与叛乱头目一起逃离拉萨,之后叛乱分子调集约7000人,于3月20日凌晨,向在拉萨的党政军机关发动全面进攻。
3月20日,在西藏人民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开始对拉萨叛乱武装实施反击。
21日,叛乱被平息,拉萨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3月28日,周恩来发布国务院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驶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
从此,维系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土崩瓦解,西藏百万农奴真正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而这一年,出现在纪录片最开始的德庆卓玛正好三岁了。
回忆起往事,德庆卓玛说:“现在的生活特别好,自己嘴笨,有很多想说的话,表达不出来,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自己想干什么都自由,没事的时候去转经,过得很幸福。”
而次仁拉姆则在解放后领导十一户朗生(农奴)组成农业生产互助组,使生产得到发展,被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誉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
至此,那个残酷的时代结束了。纪录片的后半部分,则把镜头对准了这些曾被称为“女农奴”的女性现在的生活。
她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后代,聊的也都是些平凡的生活琐事。
甚至在谈及往事时大笑起来。
而大部分时候,老人们脸上的平静,让人看不出她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过于“平凡”的叙述,才让影片缺乏关注度——上线一周了,《高原破晓:我曾是女农奴》仍没什么相关的讨论,b站上的浏览量也是刚刚破一万。
但也可能,只是大家还没有看到。
23日,微博博主@浪里赤条小粗林 将纪录片中几处最为触动人心的叙述截图分享,评论区里有不少人都被老人们平实的叙述触动。
有人重复着老奶奶口中那句“我解放了,自由了”。
还有人回想起了那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博主也在评论区补充,自己被老奶奶的笑容所触动,被她们的幸福感染。
总之,如果你也被这段故事所感动,不如再听一遍那首已经被淡忘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 责任编辑: 邢小北 
-
伊朗外长:40年外交生涯后,将转向全职教学与研究
2021-08-24 19:40 伊朗局势 -
国家网信办:上市公司必须确保国家网络安全
2021-08-24 18:06 观察者头条 -
被指“消费”儿子,乔任梁父母回应恶评
2021-08-24 17:55 -
上海: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
2021-08-24 17:43 中西教育 -
郭晶晶:国际体育组织都是欧洲人抱团,我们要有更多人加入
2021-08-24 17:31 东京奥运会 -
本轮疫情迎来拐点?十一能正常出行?张伯礼回应
2021-08-24 16:52 -
遭员工实名举报被迫购买“自杀单”,平安回应
2021-08-24 16:20 大公司 -
中国海警成功打掉海上走私香烟犯罪团伙,案值近10亿元
2021-08-24 16:11 -
太空周末怎么过?打打乒乓球吧
2021-08-24 16:00 航空航天 -
外交部:美国所谓溯源报告是先有结论后拼凑证据的栽赃报告
2021-08-24 15: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电气:聘任刘平任公司总裁
2021-08-24 15:50 大公司 -
科技部:重大科研任务要向香港科学家开放
2021-08-24 15:30 香港 -
台作家打高端疫苗后猝死,生前称与蔡英文打同批疫苗“荣幸”
2021-08-24 15:14 台湾 -
教育部回应主题教育进教材是否加重学生负担
2021-08-24 15:14 中西教育 -
“何韵诗已被执法部门关注”
2021-08-24 13:48 香港 -
教育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
2021-08-24 11:47 -
平安员工实名举报被逼购买“自杀保单”,目前已欠债百万
2021-08-24 11:27 大公司 -
东奥蹦床冠军朱雪莹:这咋抠抠就秃噜皮了呢…
2021-08-24 11:22 东京奥运会 -
英国小伙朗诵了习近平的这首词
2021-08-24 10:51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贵州省政协原主席王富玉、青海省检察院原检察长蒙永山被决定逮捕
2021-08-24 10:28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评论 116特朗普否认“暂缓”,美股“过山车” 评论 115“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143“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59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