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天眼,世界“见”证
最后更新: 2021-04-01 08:20:10国之重器,全球开放。
“中国天眼”向世界发出邀请函——3月31日0时起,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开始接受全球天文学家观测申请。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张代表性“名片”。
自落成启用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天眼”的重要意义——
“中国天眼”自2011年开始建设、2016年落成启用,历时三年多调试验收,其观测范围已经能到达银河系外星系甚至百亿光年之外的宇宙边缘,将成为全球探索宇宙波的希望。
借助“中国天眼”,科研人员可以洞悉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欧洲南方天文台荣誉天文学家迪特里希·巴德教授表示:“中国将接受外国研究人员的请求,这无疑对全球天文学领域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阿雷西博望远镜退役后,FAST的意义就更为重大了。”
“中国天眼”向世界全面开放,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
“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大国重器在习近平心中的分量。
今年2月赴贵州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
自2020年1月对国内开放运行以来,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1月9日,工作人员对FAST反射面板进行检修。
从1994年提出构想到2020年通过国家验收、开放运行,“中国天眼”历时26年,凝聚了四代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向世界贡献了重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
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的反射面;6根钢索控制的30吨馈源舱(馈源舱是“中国天眼”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安装和实现馈源的精确定位。如果把FAST看作天眼,那馈源舱就相当于这个眼睛的瞳孔,起到聚焦的作用)……
一项项自主创新,铸就了独一无二、世界领先的超级工程,也使“中国天眼”走到人类“视界”的最前沿。
在遥远深邃的宇宙中,有一颗星星叫“南仁东星”,是为纪念“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而命名的。在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时,习近平特别提到了这颗“南仁东星”。
为了实现观天望宇的梦想,南仁东放弃高薪毅然回国,负责“中国天眼”的研究及设计工作。从选址、论证到设计、建设,身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亲力亲为,一干就是22年。
2015年11月25日,南仁东(左二)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施工现场指导反射面单元拼装工作。
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因病逝世,他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中国天眼”。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今年2月,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从“天问”奔火到“嫦娥”揽月……广大科技工作者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科学技术应该造福全人类。
今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时强调,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互惠共享。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建设之初,即确立了“中国天眼”将按国际惯例逐步开放的原则。“天眼”总工程师王启明表示,中国愿意与世界分享“天眼”,因为天文研究不分国界。
2018年9月10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总控室内工作。
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开放合作的态度,世界有目共睹——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加强与多方的联系,同其他各国合作推进病毒检测、疫病防治、疫苗研发等,积极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向世界分享北斗卫星发展成果,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共建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中心……
科学无国界,合作无远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
从落成到运行,“中国天眼”不断实现“追赶、超越、领先”。
未来,“中国天眼”将助力我国科技强国之路走得更加坚实,为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外太空奥秘作出中国贡献。
- 原标题:中国天眼,世界“见”证
- 责任编辑: 应佳威 
-
党史学习教育: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
2021-04-01 08: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王毅同新加坡外长会谈:双方认为国际关系也应实现民主化
2021-04-01 07:23 中国外交 -
国常会: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
2021-04-01 07:19 中国经济 -
浙江温州一人大副主任自缢身亡 官方:长期失眠并服药
2021-04-01 06:49 -
云南新增确诊6例,无症状感染者23例
2021-04-01 06: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常会:预计全年新增减税超过5500亿元
2021-03-31 22:15 -
央行: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年化利率
2021-03-31 22:11 金融圈 -
佛山收紧公积金贷款,个人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降为30万
2021-03-31 21:49 中国房市 -
多地收紧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
2021-03-31 21:47 高考 -
第四部新疆反恐纪录片预告片重磅发布!
2021-03-31 21:32 中国反恐进行时 -
4月起,对月销售额15万以下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2021-03-31 21:32 -
“这些对中国人很平常,但很多外国人可能第一次看到”
2021-03-31 21: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丨险象环生的旅途
2021-03-31 20:28 -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遵循
2021-03-31 20:26 -
(学习进行时)红色资源,习近平高度重视
2021-03-31 20:24 -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
2021-03-31 20:07 大公司 -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六督导组进驻上海,今日召开沟通对接会并听取汇报
2021-03-31 19:51 上海观察 -
中国中化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
2021-03-31 19:49 国企备忘录 -
湖南永顺对全县公职人员毛发验毒,已开除6人
2021-03-31 19:14 禁毒战争 -
云南德宏:明起4个边境县市全员接种疫苗
2021-03-31 18:25
相关推荐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177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5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0“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