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背上建校”的石河子大学,如今同层换教室要走8分钟
关键字: 石河子大学新疆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之声”(zgzs001)4月17日文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我在A区105上课
而你在C区125上课
为什么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点击视频,看答案↓
制作:王天浩(见习)
从A区的105教室
步行到C区的125教室
差不多要用时8分钟
博学楼位于校园中区的东北角
为“凹”型南北朝向
这栋楼用一个字形容
大
两个字形容
很大
博学楼外景延时摄影/来自石河子大学
能够同时容纳两万人上课
从东走到西要用时八分钟
大大小小的教室有228间
建筑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
我国西部地区最大教学楼
......
博学楼内下课场景/摄影 王天浩(见习)
除了拥有西部最大的教学楼
石河子大学还有啥?
点击音频,一听究竟↓
最特殊的211大学
石河子大学,你值得拥有!
坐落于被誉为“戈壁明珠”新疆石河子市
与共和国同龄,与兵团共发展
1996年四校合并组建石河子大学
200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高校
坐在宿舍可远眺雪山
校园绿化面积超40%
图书馆23:30才闭馆
石河子凉皮整起来
心动了吗?
想要更全面了解这所
在马背上创校,从戈壁上崛起的学校
这儿还有三位向导↓↓↓
曹连莆:
“献了青春献终身”
第一个向导是今年80岁的作物遗传育种学专家曹连莆。曹老在石河子大学工作了近60年,见证了石河子大学的艰苦奋斗史。在校史馆众多的历史影像资料前,曹老讲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曹连莆在校史馆讲解校史/摄影 王天浩
曹连莆:“这是学生当年建校的时候,学生自己打土块,自己盖房子,不仅盖学生宿舍,也盖菜窖机库,还盖了一个八百平方米临时的食堂,食堂兼礼堂......那时的学生特别能吃苦,动手能力特别强。”
1960年学生参加建校劳动 来源:石河子大学
作为第一代援疆人,50多年前,曹老和上百名来自北京农业大学、西南农学院、协和医院、上海医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大等内地高校的教师来到这里任教,献了青春献终身,一待就是一辈子。
曹连莆教授与学生交流 来源:石河子大学
吴向未:
“石河子是我的第二故乡”
每周要出一次门诊
每周平均要做6台手术
做课题,搞研究,带学生
还有学院和医院的各种行政工作
早上九点前出门
晚上九点后回家
很少有完整周末
标准的“996”
他就是我的第二位向导——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的“男神”吴向未。今年46岁的他,身兼医生、老师、科研带头人、学院管理者四个身份。从山清水秀的江南来到大漠戈壁的西北边城石河子,吴向未对这个待了二十多年的校园有着深厚的感情。
吴向未正在主刀一台肝部手术 王天浩摄(见习)
吴向未是1996年石河子大学并校后临床医学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留校,成为了一名肝胆外科医生。2011年,吴向未从美国访学归来,国内外多所名校都向他伸出橄榄枝。面对优越的平台和丰厚的待遇,吴向未还是选择回到了石河子大学。
吴向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是培养我的地方,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有一种浓厚的感情,因为它是我的事业的出发点,我出国之前是希望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再回到这个医院,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还有一些特色疾病治疗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是我的初衷。”
吴向未到基层义诊 来源:石河子大学
胡新峰:
“我想去南疆教书”
第三位向导是今年21岁的胡新峰,他是师范学院20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去年他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南疆支教活动,对他触动很大,顺利的话,今年八月他将前往南疆,当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师范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前往南疆支教 来源:石河子大学
胡新峰:“南疆更艰苦一点,他们的教育水平没有北疆好,更没有内地好,我觉得提升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肯定能提升一个地区的生活质量。”
从1949年至今,石河子大学共培养毕业生17.2万余人,超过10万名毕业生选择留在新疆,留在兵团,近十年来,石河子大学的内地生源留疆率超过了50%。
办学七十年,石河子大学共培养毕业生17.2万余人 来源:石河子大学
记者手记
进入四月,石河子的天气渐渐转暖,初春的石大校园,树木抽出新叶,杏花肆意绽放,整个校园生机勃勃,我忍不住感叹校园时光的美好。半个月的“大学时光”一晃即逝,我的三位向导,让我看到了石河子大学发展奋进七十年的变化与坚守。当我再回想从师生们口中听到的“兵团精神”、听到的“传承”、“接力”,似乎也更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了。
老一辈的石大人艰苦奋斗,把这片戈壁唤醒,新一代的石大人开拓进取,正在把这片绿洲建设成值得永远留恋的家园。正如石河子大学校歌所唱:“别父母,离故园,明月伴我赴边疆;戈壁中,绿洲上,壮志酬我青春飞扬。”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标签 新疆- 原标题:马背上建校,如今同层换教室要走8分钟,这是什么“神仙”学校? | 足迹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9-04-17 16:27:28
-
家长以为孩子手臂反复疼是“生长痛”,没想到是骨癌
2019-04-17 16:04 医学 -
小眼神太无助!驴友解救被夹住的果子狸
2019-04-17 16:00 暖心闻 -
北京网信办依法约谈新浪网
2019-04-17 15:49 -
农业农村部:下半年猪价同比涨幅可能超70%
2019-04-17 15:44 食品安全 -
-
比心!央行将发行心形纪念币,最多发行3万枚
2019-04-17 15:22 -
未经同意发帅哥照片,她被炮轰“性骚扰”
2019-04-17 14:11 -
为什么中国能在一两代人时间里,实现“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
2019-04-17 14:00 这就是中国 -
华为P30 Pro拍的月亮是P的?说这话的大V被开除
2019-04-17 13:58 华为 -
-
颁荣誉状 国民党为郭台铭“铺路”
2019-04-17 13:37 台湾 -
汽车投诉去年升至1.9万件 比亚迪、奔驰等居前
2019-04-17 13:32 汽车工业 -
最新进展:涉事车非翻新车,无需退一赔三
2019-04-17 12:44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郭台铭:妈祖让我出来选2020,我听妈祖的
2019-04-17 11:59 台湾 -
中国成唯一老年人口超2亿国家
2019-04-17 11:50 养老与社保 -
硬核戏精!从韩剧中找灵感,装死诈赔80万被批捕
2019-04-17 11:24 依法治国 -
群众捡到“凤凰”?民警把它带回警局后崩溃了…
2019-04-17 11:09 -
你可能半年后才能在视频网站上看到《流浪地球》
2019-04-17 11:07 中国电影 -
华为讽刺美国:咋不禁中国造的腰带,打仗裤子会松哦?
2019-04-17 10:09 华为 -
中消协:汽车金融服务费应明码标价
2019-04-17 09:44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