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波、施诚: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
三、中国积极采取措施反对“封锁”和“禁运”的斗争
针对美国的封锁政策,我国在积极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的同时,重视对西方国家和亚非国家的贸易,从中寻找突破口,争取从这些国家进口更多的急需物资,打破“封锁”和“禁运”等限制,并通过广泛开展与这些国家的交往,促进贸易关系的正常化。
及时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力求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抢购并抢运物资
在争分夺秒的封锁和反封锁斗争中,贸易部主动抓紧时机开展工作。自1950年7月起,因预见到美国可能冻结我国资金,贸易部大力组织抢购物资,从7月1日到12月初共订购了价值2亿美元的物资,年底已有半数到货。
1950年12月,美国颁布“有关管制战略物资输出”的命令。1950年12月12日,中财委提出针对美国封锁我国经济的7条对策,其中前6条是:
(1)即令各地停开一切面向美、日的购买证和许可证;
(2)即令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限期退购一切已开出的美、日两国的购买证,将撤回之外汇,经转存别国手续后,立即抢购物资运回;
(3)装运在途之美货,着手与原代理行接洽,由银行担保,转装远东其他口岸或委托其转售,退回外汇;
(4)争取时间尽速抢运从联邦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所订的货物及从英镑区域所订的货物,否则撤汇或改买其他现货立即装回;
(5)在中立国的存款,亦应购货运回;
(6)命令各地除易货外,一律暂停签发出口许可证,以免出口外汇遭受冻结。
在美国“封锁”和“禁运”措施不断升级的形势下,由于各方通力协作、抢运物资,并且及时开展了对苏联和东欧的贸易,1950年下半年我国进出口额却显著增加了。
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即使是在美国内部也有垄断资本与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冲突,因此我国就存在冲破严厉管制、输入我国所需物资的空间。
大力开展易货贸易
1950年12月12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提出对美国封锁我国经济的7条对策,其中第7条是:
改变今后国际贸易的方式,一般采取易货办法,凡须现汇购买者,须货到付款或付货,否则宁愿不订,尽量减少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结算差额。
1951年初,美国、日本已禁止对我国出口并冻结资产,欧洲继续出口的可能性尚不清楚,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定购的大量货物尚未运回。
根据当时动荡不定的进口情况,权衡利弊得失,中财委决定:
“至少6个月内,我们的出口办法应该是易货,而不是结汇。如果两三个月内证明英国或欧洲继续对我运出重要物资,则可以放宽结汇尺度,但即令如此,结汇的方式,在货物进口的时间和数量上,也须大体相当于易货。”
易货方法以先进后出或分批的同时进出为原则。其方式可以是直接易货、记账、联锁、有限度地对开信用状等,力求交换中不落空,即令拖欠,亦是尾数。
为了贯彻上述方针和措施,1951年1月15日,贸易部召开全国对外贸易管理会议,会议起草并修订了《易货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指出易货贸易以“先进后出”为原则,以直接易货、记账易货、联锁易货、对开信用状易货四种方式进行。
此后,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易货贸易所占的比重逐月上升。
其他应对措施及补救措施
1950年12月16日,美国财政部颁布了《管制外人资产法令》,冻结了我国在美辖区内的公私财产。我国政府针对美国政府的冻结也先后发出命令,管制美国在华财产,冻结其在华存款,并且征用英国在我国境内各地的亚细亚火油厂公司财产和征购其存油。
为了鼓励私营进出口商开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经营活动,1950年7月13至25日,贸易部召开了全国进出口会议,决定采用各种形式把私商组织起来,在国营经济统筹兼顾领导下分工合作,发展进出口贸易业务。
· 会议划分了公私营业范围——国营除办理统购统销的出入口物品外,在出口上,只经营几种主要出口物品的一部分;
·在进口上,除经营国家所需的工业器材及军用器材之外,对民用器材的经营,只以能够调剂供求、稳定物价为限度,其余出入口商品均归私人经营;
·国家经营的部分,亦可采用合同方式,委托私商代购或代销。
进出口贸易从结汇改为易货之后,一开始出口会减少,与出口有关的工人在经济上会遭受困难,农民出口的土产品价格可能会下跌。
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中财委的措施如下:
(1)召开出口商人会议,要求出口商与进口商联合起来发展易货贸易,并决定国家对进出口商人给予帮助和指导;
(2)中财委决定在国内政策上,对原出口的农产品按将来可能出口的程度及国家的财力,一部分照常收购,一部分略减收购;
(3)为了弥补出口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中财委还决定加强城乡交流。在全国各地召开土产会议,促进了全国土产城乡交流,抵补了一部分出口下降造成的损失;
(4)对于以往出口的手工艺品和出口加工产品,国家大部分照常收购和加工。这样既维持了工人的生活,也减少了救济。
- 原标题:彭波、施诚: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62天,收到20550条留言
2020-12-13 10:24 -
志哀!国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观察者头条 -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视首次公开毛岸英一段珍贵影像
2020-10-23 09:48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08-29 11:07 -
专访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听他讲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鲜有美人故事,鲜卑人真的颜值不在线吗?
2020-07-20 07:36 -
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复兴力量,习近平这样论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变”,听习近平这样论述“战争与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台湾学者否认原住民来自大陆,然而我们有一个直接证据…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遥望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关系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相关推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188“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69“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8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摇摆州共和党人急死:中国都说奉陪到底了…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彪马叔”挨批:吃顿饭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灵活得很,还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