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波、施诚: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
导读建国初期,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制裁,新中国想方设法突破层层贸易封锁。任外部氛围怎样云谲波诡,中国克服重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都未曾减过。重新回顾当年那段精彩的外交演绎,或许能为今天的决策带来新的启迪。
本文摘自彭波、施诚所著《千年贸易战争史》,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文/ 彭波、施诚】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建设国家的指导思想上,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空前的经济封锁之后不得已的做法,而且现在看起来也有其正确之处。
一、新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对外开放
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在建立真正独立的新中国之后,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国投资,以促进中国的工业化。
解放前夕,毛泽东还指示: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他说,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
在中国共产党其他主要领导人当中,刘少奇于1949年4月指出:对外贸易对于国计民生影响很大,甚至会起决定的影响。它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周转经济”,搞不好就会不利于生产,经济也不得周转。
1956年,周恩来在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我国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长时期内还需要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援助,同时也需要同其他国家发展和扩大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而且即使我们在将来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国之后,也不可能设想,我们就可以关起门来万事不求人了。
中共中央于1949年2月16日制定《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明确指出,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应该立即开始进行新中国的对外贸易”。
194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将发展对外贸易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资料图/新华社)
二、美国政府对我国进行严密的“封锁”和“禁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业凋敝,民生困苦,经济濒于崩溃,迫切需要资金、物资和技术以恢复经济,当然也需要国外的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因此,中国对引进外资和开展外贸是有着热烈期盼的。
但正是在这种关键时刻,美国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和“禁运”,极力阻挠这些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且把参与“禁运”作为“美援”的条件,迫使一些国家与之采取联合行动,停止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正常贸易。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推行经济扩张和战争政策的冷战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当中,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封锁尤其严厉。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政府表示,“绝不要承认北京,也不和它做生意”,“必须要创造种种条件,促使这个政权垮台”。
1949年11月,美国组织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和“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
从1950年1月开始,美国的“封锁”“禁运”措施不断升级。
2月,美国要求英国禁运战略物资至新中国。
3月,美国宣布所谓的“战略物资管制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被管制的物资共计600余种,包括机器、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这些物资的出口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并具备出口许可证。
美国还要求所有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禁运战略物资至中国,并威胁这些国家如果不执行,就削减对其的贷款。
11月,美国商务部将管制的战略物资由600余种增加到2100余种。这种封锁力度前所未有。
12月,美国又对中国发动全面的封锁禁运和冻结外汇:
·规定输往中国的一切物资,无论是战略性的还是非战略性的,都要受到管制;
·规定美籍船只,以及凡经过美国辖区口岸转口的他国商船,都必须申请港口管制机构对载运物资进行检查、批准,否则予以扣留;
·将中国在美国辖区内的所有公私财产一律冻结,寄往中国内地和港澳的邮包也必须领取“特种许可证”。
1951年3月,美国又实行了限制中国土特产输入的办法。
1951年5月,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同时,巴黎统筹委员会内还专门设立了“中国委员会”,进—步加强对中国禁运物资的管制。
1951年8月,美国又宣布,禁止中国及朝鲜生产的所有货物和这两国货物在其他国家加工的制品进口到美国。
由于美国统治集团这种步步升级的封锁措施,中美两国之间的正常贸易等于完全断绝了。
据不完全统计,仅1950—1953年,由于美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我国所遭受的直接损失即达5691万美元。这项统计尚未包括全部私商被扣物资和未被人民保险公司保险的物资及船舶。
- 原标题:彭波、施诚: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62天,收到20550条留言
2020-12-13 10:24 -
志哀!国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观察者头条 -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视首次公开毛岸英一段珍贵影像
2020-10-23 09:48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08-29 11:07 -
专访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听他讲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鲜有美人故事,鲜卑人真的颜值不在线吗?
2020-07-20 07:36 -
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复兴力量,习近平这样论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变”,听习近平这样论述“战争与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台湾学者否认原住民来自大陆,然而我们有一个直接证据…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遥望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关系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04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3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