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职业教育的“乡村焦虑”该如何抚平?
最后更新: 2022-08-22 11:11:22农村职教“非农化”,人才流向“离农化”
“家禽、宠物、家畜板块高薪诚聘,要求专科以上学历。”前几天,李为亮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应聘者寥寥无几。“相比别的专业,学畜牧的本身就少,毕业后从事这一行业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很难招到符合要求的人。”作为北京一家大型畜牧医药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李为亮感慨道,大城市的大企业尚且如此,去县城、农村的毕业生就更少了。
“农村教育宣传的是走出农村,不谈如何建设家乡,乡村如何培养自己的建设者?”于东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了对乡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焦虑。
“涉农专业招不来学生,只能被迫取消了。”供职于西部地区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何辉告诉记者,学生主要来自本县及周边农村,目前开设的二十几个专业没有一个涉农的。受到招生和就业压力,涉农职业院校向综合型院校转型、涉农专业萎缩等问题不断出现。
近二十多年来,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愈发明显,农村吸引力持续下降,学生不愿意学农,导致许多职校主动或被动取消涉农专业,农村职业教育办学“非农化”现象在一些地方日趋严重。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开设农林牧渔类专业36个,而开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管理、棉花加工与检验、航海捕捞等14个专业的学校还不到10所。
“现在的涉农专业,除了传统的种植养殖,更需要培养集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农业全产业链人才或交叉学科复合型农业人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院长吴海红说。
清明节前,在四川开江县职业中学校企合作基地广福镇福龟茶厂,食品专业学生学习茶叶炒青技术。
但是,在“非农化”办学倾向下,职业院校尤其是县城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存在老化、脱节的现象,与区域产业不协调,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人才需求不能很好对接。这直接导致不少专业无法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生学不到“真东西”,毕业即失业,学校办学愈加不受认可,难以为乡村振兴培养适应性人才。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制约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经费不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测算,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均投入水平不到普通本科教育的45%,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更少,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就拿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来说,缺少农机设施设备和田间实训基地,专业根本开不起来。
2006年,记者曾参与中国社科院关于职业教育的国情调研项目,发现当时我国职业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直接招用一线技术人员担任教师,或由普通师范毕业生充当职业技术课教师,存在懂技术的不懂教学规律,懂教学的不懂技术的问题,导致学生既学不到系统的文化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依旧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招聘主要是全省统一组织,职业院校通过传统招聘考试难以招到合适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是学校在收入待遇和工作环境上吸引力不足,难以让能工巧匠走进校园。
农村职业教育的“非农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向的“离农化”,很多地方缺乏一批立足地区产业发展的优质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学校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记者通过采访贵州、四川、重庆、江西、浙江、北京、山东等地多家中职学校负责人了解到,中职学校有80%以上学生选择升学,而农村学生的升学之路,基本就是一条从农村到县城、县城到大城市的离乡之路。
“爷爷种了一辈地,孙子还去种地?”当得知朱俊杰初中毕业要去职高学园林时,爷爷奶奶就感到十分不理解。如今真正投身其中,他确实也尝到了这份辛苦。
早上五点半,天刚微亮,朱俊杰就起床了。简单洗漱后,他来到蔬菜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即使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也无法改变自然生产规律。“夏日炎炎,汗水湿透衣背,农业的工作内容、环境、待遇与付出并不成正比,许多同学都宁愿选择钱少但环境舒服的工作。”朱俊杰说。
除了传统观念和工作环境的因素,对年轻人而言,农村吸引力还不够。一方面是当前专业设置与农村需求不对口,但关键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少地方产业及相关产业链作为支撑,就业机会少,工资待遇低;另一方面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条件仍存在差距。
出路何在,围绕乡村振兴需求转
“乡村教育的目标不应是培养‘小镇做题家’和‘二流机器人’,也绝不是只为城市输血或者为大学提供学生。今天的农村教育,应该致力于同时满足升学、进城务工和建设乡村的多元需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说。目前,农村职教的发展现状距离这一理想化状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也有不少先行者的探索可学可鉴。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提出:“职业技术教育理所当然要同闽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同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紧密结合。”当前,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求更高。
“以前一直好奇开江豆笋和橄榄油的生产加工工艺,现在拿着学校发的书就一目了然了。”四川开江县职业中学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学生黄红表示,学校打造的特色课程,激发了他们对本土农产品加工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学得好不好,课程内容很重要。”开江县职业中学校长刘海洋说,近年来,学校以培养本土人才为出发点,围绕当地加工制造、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农村电商经营等产业开发了11门课程,紧跟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有效改善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不适应、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
为此,学校与种养基地、电商企业、农副产品基地等开展校企合作,组建“土专家”“田秀才”“致富带头人”队伍,让教师与企业专家交叉教学,不断提升学生服务县域、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和专业性。
- 原标题:农民日报:职业教育的“乡村焦虑”该如何抚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上海中考窃题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公布
2022-08-22 10:28 -
川煤集团:电煤日供应量由6000吨增至1.5万吨
2022-08-22 10:17 能源战略 -
台“立委”:台军主战部队大幅缺员2.5万人以上
2022-08-22 10:09 台湾 -
广西贺州500年古樟树被砍?官方:公安已立案
2022-08-22 10:08 -
国家卫健委:昨新增本土360+1464 其中海南232+535
2022-08-22 09:10 抗疫进行时 -
第9号台风将生成,华南沿海将出现明显风雨天气
2022-08-22 09:09 -
上海新增本土1+3,均在管控中发现
2022-08-22 07:52 抗疫进行时 -
农业农村部:南方部分地区中稻、夏玉米受灾较重
2022-08-22 07:15 聚焦三农 -
三亚昨日新增187+363,累计13438例
2022-08-22 07:04 抗疫进行时 -
9省40℃高温!鄱阳湖洞庭湖一个月“缩水”66%
2022-08-22 06:51 极端天气 -
中央气象台连续11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2022-08-22 06:50 极端天气 -
四川水电来水较常年减少五成以上
2022-08-21 23:01 -
海南疫情已出现拐点,孙春兰:完善渔港鱼市防控措施
2022-08-21 22:01 抗疫进行时 -
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工业和居民用电将全停的信息不实
2022-08-21 21:31 -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
2022-08-21 20:36 -
雅万高铁首批发运列车装船出海,系我国首次出口国外高铁列车
2022-08-21 19:16 高铁世纪 -
青海大通山洪已致26死,5人失联
2022-08-21 17:59 极端天气 -
国家向重庆紧急调运抗旱物资
2022-08-21 17:51 极端天气 -
安徽省内最大古墓武王墩即将揭开面纱,墓主疑为战国楚考烈王
2022-08-21 16:37 考古 -
21日0至14时,西藏新增“24+224”
2022-08-21 16:11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