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雪:老人出现重症,大部分是“被耽误”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27:54观网读者“暮雪”是山东某市下一个社区门诊的医生,在防疫政策放开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期间,曾接受观网对话,详谈自己在门诊坐班的观察与了解。
这两日,“暮雪”继续同观网分享了其接触到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治疗情况。她在聊天中指出,相比往年冬季,今年老人去世的数量有所下降;而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之所以出现重症乃至死亡,大部分原因是——“被耽误”,也因此,子女对老人病情上心与否,十分重要。
【文/暮雪,采编/观察者网 李泠】
防疫政策放开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期,接近二十天左右的疫情,我们社区门诊接诊的病例超过平时门诊量的四倍以上,接诊新冠病例超过7000例。因此,我们获得的信息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此外,因为我们要负责出具逝者最后的死亡证明,所以对于周边老人的一些情况,我们比较清楚。
实际上,每年冬季,流感都会带走一部分老人。就我们周边的情况来看,2019年流感爆发,带走不少老人;2021年冬季统计前后,也走了16个;今年冬季走的人反而不多,截至目前,和新冠关联的是3个老人。
而农村的防疫情况,也比社交媒体上一些网友想象的好多了,很多村医私下反馈今年走的老人实际比往年反而少。
村医为居家老人听诊(资料图/新华社)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个主观原因,就是对新冠的畏惧,大部分人都重视这次“流感”,一有症状就来门诊或者卫生室处理。
很多子女对父母很上心,不断找我们预约,给老人打“运德素”以避免重症、缩短病程。其中有的还是从一百多公里外的地方慕名而来,就怕老人熬不过去。
事实证明,老人感染病毒后,只要子女上心,早期及时干预积极治疗,预后都挺好的。比如我遇到一位病人家属,家里二老都是高龄老人,都“阳”了。他送二老去医院拍片,典型新冠肺炎征象。二老来我们门诊治疗,他全程陪同,一天和我打四五个电话汇报情况,老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反馈给医生。最后,老人们都恢复得特别好——这不全是医生的功劳,主要还是孩子特别孝顺。
值得再三念叨的是,子女上心,对于老年的救治真的非常重要,有的时候甚至能带来“奇迹”。
有位女性患者,91岁,重症肺炎入院治疗八天,一直不退热,医生让病人家属做好后事准备。重症肺炎,俗称“白肺”,这老人说是肺部面积被炎性细胞浸润七成以上。家属不死心,送来我们门诊就诊。我看了肺部CT片,不是双肺,实际上还有一个肺浸润面积比较小;再观察老人,思路尚可,表达清楚,求生欲很强,手还非常暖和。于是,我和家属说,可以一试,但也得做最坏的思想准备,我们一天天来,治疗一天观察一天。家属完全同意。
资料图来源:上观新闻
鉴于老人已经输液八天,我们不再采取输液,改成口服中成药加雾化,再加肌注“运德素”。结果“奇迹”出现了,老人第二天退热,第三天能吃饭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目前看来,算是基本稳住了!我们就感叹,幸亏老人免疫力强,阳气还算旺盛,关键是家属也给力,不放弃!
话说回来,农村的第一波疫情也相对平稳地度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村医们都有丰富的治疗流感经验,且不墨守成规,敢用药,也善于用药。村民们感染后去输液,早期都会加适量的激素和抗病毒药物,后期添加抗生素,大多也都会开中成药,极大降低了轻症转重症的可能。
此处有一个常见的误解需要说明:一些人大肆批判村医在治疗新冠感染时“滥用抗生素”或者“滥用激素”。
这几年政府非常重视村医队伍的建设,多种渠道打造这支队伍,提升村医的素质。其中大部分都取得医师资格证,最不济也有“乡村医生证”,并不是“江湖郎中”。他们在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几乎都是全科医生。而且,村医本就是当地村民,常年和村里人打交道,属于村民的家庭医生,他们了解父老乡亲的身体状况,知道这人是不是过敏体质、用什么药更有效。
因此,他们不需要查这查那,根据听诊和经验用药速度快,不会耽误患者病情。对于患者什么时候需要用抗生素、该用多少的量,他们心里也都有分寸——诊所输液一般持续五天左右,不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有的地方仅仅输液三天,之后就改成口服。
至于“感染新冠病毒后,该不该用抗生素”,从已有的救治经验来看,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任何基础病和气管炎病史的青壮年,不会用抗生素;有基础病、慢阻肺的老年人,一般会用,为了预防机体抵抗力弱的时候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用抗生素是为了预防并发症,而不是治疗新冠——目前抗新冠病毒压根就没特效药。
说到底,救人第一,疗效说话。可以说,在这波防疫中,一线基层医生在分级诊疗中起了关键作用,我们承担了大部分轻症、部分中症的治疗,减少了危重症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医院的压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
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省率先施行
2024-05-07 11:02 医疗改革 -
4条高铁为何调价?官方回应
2024-05-07 10:38 高铁世纪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