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可心:美国小动作频出,为何仍搞不倒中企在秘鲁的钱凯港项目
6月25日至29日,秘鲁总统迪娜·埃尔西利娅·博鲁阿尔特·塞加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足迹遍布深圳、上海、苏州、北京等地。
首次访华,博鲁阿尔特为中国在新能源转型、基础设施创新等领域的表现惊讶连连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抛出橄榄枝——帮秘鲁吸引更多中国投资,是其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地理位置看,秘鲁可能是距中国最遥远的国度之一。但在经贸领域,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秘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中秘贸易总额占秘外贸总额的1/3;虽然中秘两国2019年才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钢集团、中石油等中国企业就已开启在秘鲁的第一轮投资热潮。而在其他领域如民间交流,中秘间的渊源更是横亘数个世纪,两国是跨越太平洋的“老乡”。
为何有越来越多的秘鲁人宣称自己有中国血统?中资企业投资秘鲁,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扎根秘鲁30余年,中企又积累了哪些应对经验?围绕相关问题,观察者网和1995年抱着一台电脑抵达秘鲁,并坚守文化传播近半甲子的《今日中国》杂志秘鲁代表处负责人、《公言报》总编孟可心进行了对话。
孟可心(右一)与秘鲁友人合影
【文/观察者网 李泠】
观察者网:因中国和秘鲁相距遥远,很多中国人对秘鲁这一国家比较陌生,不少人甚至连“秘鲁”这一国名都常读错。而秘鲁对于中国,我注意到两个数字:一是今年是华人移民秘鲁175周年;二是据秘方统计,有中国血统的秘鲁人近3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您在秘鲁工作、生活近30年,就您的接触和了解,在中秘民间交流中,不同年代前往秘鲁的中国人群体大体有何不同?
孟可心:1849年11月秘鲁国会通过“华人法”,其主要目的是招募华工来从事垦荒、筑路等工作。早期到达的华工几乎都是男性,社会地位低下。100多年来,中国人靠着勤劳和智慧,从第二代华裔开始就融入到秘鲁的政治、经济社会中。如今在秘鲁的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科技界都有华人身影。华裔在政界最高出任过总理之职,也有做过省长,先前有数位秘鲁驻华大使都是华裔。
随着中国的发展开放,如今的新移民从事的行业越来越多,知识水平也越来越高。大概从2000年开始,当地华文报纸的招聘广告中可以看到,从旅行社、软件设计到翻译、人像摄影,各种各样。许多新华侨更是紧跟经济形势,生意从建筑到养殖、特殊加工,哪行赚钱做哪行。
秘鲁卡亚俄港矗立着的华人抵达秘鲁纪念碑(图/新华社)
观察者网:我注意到您的一些文章有提到,甚至第六代的华裔秘鲁人都会向您询问寻根事宜。现在这种情况普遍吗?
孟可心:这种情况在近年来确实越来越普遍了。过去,当中国国力较弱时,很多华裔秘鲁人,尤其是那些在政府工作或从政的,往往不愿意提及自己的中国血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最近二十几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华裔秘鲁人开始更加自豪地宣称自己的中国血统,比如说自己有1/4或1/8中国血统,并渴望了解自己的根源。
秘鲁每年7月都会举办利马国际书展,我参加了12年。在书展上,我经常会遇到许多华裔秘鲁人,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向我咨询有关寻根的问题,表达了对自己根源的渴望和好奇。
这些来寻根的人中,从名字的发音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祖籍地是广东,但具体是广东的哪个地方,就不知道了。因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绝大部分也不会讲西班牙语,也因此,他们在传承姓氏时闹出很多笑话。例如,那些一二代移民刚上岸过海关时,登记人员问他们姓名,他们不会说西语,就捡起一片树叶说“我姓这个”,海关就写“Hoja”,实际他姓叶;还有读音相似的,比如“梁”姓就写成了西班牙语中的“Leon”;再或者将姓氏和名字一起按照广东话的发音写下来,造成了混淆。
实际上,有中国血统的人在秘鲁人口中的比例大约占10%到15%,其中很多人已经融入了秘鲁社会,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更倾向于秘鲁化。
观察者网:考虑到中国血统在秘鲁大约占1/10的比例,属于少数群体,我想了解主流社会对中国持怎样的印象,以及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有哪些?
孟可心:随着网络和通讯的发达,现在秘鲁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国。一方面是通过报纸媒体,尤其是一些政要等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会关注当地主流媒体的报道。另一方面,年轻人更多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如TikTok、Facebook等,这些平台也在逐渐影响他们的观点。此外,我们的中央电视台有西语频道,同时我所在的机构《公言报》以及《今日中国》西语版杂志也在进行推广。
在秘鲁伊卡省马尔科纳市的汉语课堂上,两名学员练习汉语对话(资料图/新华社)
观察者网:因历史、语言等因素,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报道往往会受到西方观点影响,从而对中国持有一些负面印象。您提到秘鲁当地精英人士会通过当地媒体报道了解中国,这是否会导致他们也对中国产生负面印象?
孟可心:作为从事媒体工作的人,尤其是中文媒体,我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我会通过WhatsApp与许多议员、政府人士保持联系,并会主动推送有关中国的信息给他们。像一些关于中国科技方面的短视频,经常能一传十十传百地迅速传播开来。在对秘传播方面,咱要主动去推广、维护,再慢慢做到“润物细无声”。
同时,我也注意到我们中国在西语新闻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相比英语,西语的新闻资源要少很多。我建议国内适当增加对西语资源的投入,因为西语市场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2024-06-29 08:47 航空航天 -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2024-06-29 07:56 巴以恩仇录 -
俄方已警告日方:将反制
2024-06-29 07:44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代表:奉劝美方改一改老毛病
2024-06-29 07:30 -
加起来159岁的两个老人,到底吵了些啥?
2024-06-28 23:34 美国大选 -
普京看了没?克宫这么说
2024-06-28 22:57 俄罗斯之声 -
“菲律宾有9个美军基地…我不想我的国家沦为战场”,他当场落泪
2024-06-28 22:45 -
“看完辩论,美盟友为‘特朗普2.0’做准备”
2024-06-28 22:42 美国政治 -
拜登密友“哭了”:为了美国,为了阻止特朗普,退选吧
2024-06-28 21:00 美国政治 -
政变是“自导自演”?玻利维亚总统愤怒驳斥
2024-06-28 20:41 拉美左翼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4-06-28 18:46 -
“我们完蛋了”美民主党人很慌,私下讨论换掉拜登…
2024-06-28 17:51 美国大选 -
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双向首发
2024-06-28 17:29 -
拜登表现糟糕,民主党要换人吗?
2024-06-28 17:23 -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访华
2024-06-28 16:43 中国外交 -
东电启动第七批核污染水排海,外交部表态
2024-06-28 15:51 福岛核泄漏 -
马朝旭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通话
2024-06-28 15:42 中美关系 -
外交部:胡友平女士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勇敢
2024-06-28 15:36 中日关系 -
菲外交官员接连放风:想和中国谈,就选在7月初
2024-06-28 15:26 南海局势 -
辩论后领先57个百分点?特朗普到底“赢”多少
2024-06-28 14:40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