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风:华为的技术能力源头来自哪里?
关键字: 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华为技术引进中国工业编者按:本文是北京大学路风教授《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一书的结语,本书第1版2006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路风教授长期关注中国的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及其政策问题,始终坚持为自主创新张目,为本土工业执言。近年来,他对汽车、大飞机、电信标准、核电、高铁、液晶显示器等产业的一系列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文/ 路风】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一书记录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自主开发企业在若干工业领域中崛起的轨迹,以及围绕着技术依赖和自主创新两条道路所发生的政策辩论。我们以有关创新的国际主流理论为框架,以中国的实践为经验证据,论证了为什么中国工业应该并且能够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今天,由于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所以中国工业的发展正在走出本书所记录的这一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的转换之际,我们评论一下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意义,作为本书的结语。
一、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早期工业化
在中国工业于20世纪50年代奠定基础之后,由于中苏分裂和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封锁,中国曾经在从50年代末直到70年代末的20年间,在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上走了一条以自力更生为主的道路。即使在我们范围有限的研究中,也存在充足的证据表明:今天中国工业的技术能力更多的是起源于那个历史阶段。只要稍微观察一下中国的核能、航天、航空、发电和输变电设备、铁路装备、造船、卡车、机床、重型机械、大型计算机等工业,就会承认这个事实——它恰恰证明了自主开发对于技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开发产品和工艺当然并不代表这些自主开发出来的产品和工艺一定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但只能使用外国技术却必定意味着没有技术能力。
从历史的角度看,“自力更生”阶段对于中国技术发展的意义在于,封锁造成的技术来源中断迫使中国工业在早期阶段就开始了广泛的自主开发,并通过这种超强度的技术学习而生成和积累起宝贵的技术能力(“自力更生”阶段最具标志性的自主开发成果当然是“两弹一星”,但其实大大小小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本书中提到的“红旗”和“上海”牌轿车、运10干线飞机、70年代的大型计算机研发项目等都是那个阶段的成果。此外,继60年代初制造成功万吨水压机之后,中国机械装备工业又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开发成功业内著名的“九大设备”)。
北京时间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成功爆炸(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技术进步的潜力遇到了阻碍,但这种阻碍主要来自“文化大革命”和计划体制僵化所导致的经济发展丧失活力,以及生产与研发分离的科技体制的低效率、企业缺乏持续技术改进的自主权和动力等因素,而不是来自在技术研发上的自力更生。
二、以市场换技术
改革开放开始之后,中国因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产生了“技术引进”的巨大需求【除了作为后进国家所难以避免的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和缺乏持续改进所导致的差距,还存在结构性的技术差距:第一,表现在长期被忽略的耐用消费品工业领域(典型的如包括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在内的家用电器和包括电视机、录像机等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及轿车等);第二,表现在一些新兴的工业领域,如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软件、个人电脑)等)。这种结构性差距是导致引进成套生产线和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因】。中国工业广泛地通过引进设备和产品设计(技术许可证)来改进生产手段和产品结构,并通过引进整套生产线和产品技术建立起一些过去被忽略的工业。直到80年代末,大规模引进都是以“技术改造”为目标,通过吸收和引进外国技术以改造中国工业。
但进入90年代后,中国工业越来越多地滑向没有自主开发内容的技术引进(技术依赖)道路。导致这种转向的一个因素似乎是改造国有工业的艰难——深受历史包袱和体制束缚之累的国有企业不仅仍然无力在技术研发上进行投入,而且在市场化过程中滋生出来的短期行为,使其更倾向于通过购买外国技术来应付燃眉之急。另一个因素是外资的大量涌入,特别是在某些区域的集聚(如较早的珠江三角洲和后来的长江三角洲),不仅可以迅速拉动当地的GDP,而且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出口贸易繁荣。自己干得艰难和依靠外资的“轻而易举”两相对比,很容易令一些人把政治波动和“命令经济”阻碍技术进步的责任归结于“自力更生”(把自主创新形容为“关起门来自己搞”是反对自主创新者最爱引用的言语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出于我们还无法完全澄清的原因,在政府中也产生了一种政策思维定式,认为中国工业只有先经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阶段,才可能获得自主开发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产品的能力,并由此导致了“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形成。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雪莹
- 最后更新: 2019-07-26 18:43:58
-
华为正式发布首款5G手机,业内唯一支持双模商用
2019-07-26 16:16 手机 -
华为智慧屏将应用鸿蒙系统,搭载海思鸿鹄818芯片
2019-07-26 15:45 中国精造 -
效仿华为摆脱高通?苹果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手机基带
2019-07-26 13:34 5G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
2019-07-26 13:09 航空航天 -
商务部评价美国公司对大疆的指责:捕风捉影 凭空抹黑
2019-07-25 19:05 中国精造 -
我国机车曲轴首次批量出口土耳其
2019-07-25 18:32 -
平头哥发布RISC-V处理器玄铁910,成本降一半
2019-07-25 14:45 科技前沿 -
“你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从中央军委三局看我国红色通信发展史
2019-07-25 11:31 -
上半年智能手机国内销售1.9亿部 华为市场份额达34.3%
2019-07-25 11:03 -
【追忆】李鹏总理与中国测绘事业
2019-07-25 08:22 -
国产纳米脂质体突破量产瓶颈 被誉为“返老还童”的秘密武器
2019-07-25 08:17 -
我国高分系列卫星有力支持印度洪灾监测
2019-07-24 20:48 航空航天 -
iphone 11曝光!将采用“浴霸型”摄像头
2019-07-24 20:36 苹果新“品” -
波音二季报:亏损29亿美元,核心每股亏5.82美元
2019-07-24 20:25 波音危机 -
秦山核电站专家:为防卡脖子,核电要加重国产化和自主化
2019-07-24 18:40 -
腾讯正式宣布引进任天堂游戏平台Nintendo Switch
2019-07-24 17:35 大公司 -
赵明:荣耀手机海外销量已重回5月16日前水平
2019-07-24 13:43 -
沈阳中院裁定受理沈机重整申请 旧文重发:三个机床企业的不同命运
2019-07-24 10:15 -
“上海制造”,好戏在后头!
2019-07-23 22:16 上海观察 -
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位 研发经费仅次于美国
2019-07-23 21:20
相关推荐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53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评论 153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160“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
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
白宫怒批是“敌对政治行为”后,亚马逊和沃尔玛怂了
-
法国也来,要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韩国打脸美财长:没这事
-
蔡澜回应“入ICU观察”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