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艳龙:全球视野下的俄罗斯保守主义转向
最后更新: 2021-02-28 09:05:19【文/李艳龙】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在2020年度预测报告中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内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将不断加剧,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为界限的分裂局面将会越发凸显。
纵观全球,反自由主义式保守主义(illiberal conservatism)政治思潮和运动已经上升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它通常与带有威权主义色彩的政治实践“交相辉映”,从美国、欧洲地区(尤以中东欧国家波兰与匈牙利最为典型)到俄罗斯,从土耳其、以色列到印度、菲律宾和巴西。
在国际思潮大变动的背景下,俄罗斯的保守主义转向绝非一种孤立现象,它属于意识形态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甚至被视作“保守主义国际”的中心。大致说来,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复兴最初是对1990年代自由主义激进转型进程及其破坏性效应的一种自然反应,同时又与重建国内政治与社会共识、探寻一条最符合俄罗斯现代化和发展的稳定途径,以及应对国际周边环境的重大挑战,特别是2003-2005年间风起云涌的颜色革命,密切关联。
“统一俄罗斯”党(简称“统俄党”)/资料图
以2012年为分界点,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构建”和“重组”阶段。在第一阶段,自21世纪头十年的上半期以来,执政党“统俄党”内部的政治精英以及部分社会精英阶层通过建立政治俱乐部或智库、创办杂志和网络平台等方式,大力宣传“中间或温和路线”,一方面旨在消除以往的共产主义、自由主义等激进意识形态所产生的消极性钟摆效应,另一方面旨在巩固权力基础和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例如,“动态保守主义中心”(2009年更名为“研究所”)在2005—2007年间出版了长达800多页的纲领性文件《俄罗斯学说》,它旨在为“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爱国力量联盟提供统一的思想、方法和战略平台”。2009年“保守主义”被列入“统俄党”党纲,它们的目标均在于抨击破坏性的革命原则,呼吁俄罗斯转向一种“社会保守主义式”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伴随2011-2012年博洛特纳亚广场抗议事件的逐渐消弭和普京的强势回归,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体现在普京公开且完整地阐释了俄国保守主义的准则,即“基于国家传统的现代化发展”,而且体现在俄国保守主义社会精英向“制度化”方向的成功转变。
在“重组阶段”,2012年成立的“伊兹博尔斯基俱乐部”(Изборский клуб)和“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智库(ИСЭПИ)扮演着“枢纽中心”的角色。前者被视为当代俄国保守主义者的最广泛同盟或急先锋,其核心人员主要由东正教保守主义者、左翼保守主义者和新欧亚主义者组成;后者作为一个“官办”的非政府组织,与总统办公厅保持着紧密联系,并在2014年创办《保守主义文集》,其目的是为官方的保守主义阐释提供系统性的理论参照。
概言之,俄罗斯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壮大,既离不开国家“自上而下”的支持,同时又和参与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由知识分子、智库和媒介网络以及东正教教会精英等非国家行为者所构成的知识网络密不可分。因此,它是俄罗斯政治精英与保守主义知识阶层和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当代俄罗斯国家通常携手东正教会一道,大力提倡一种以“传统价值观”为内核的道德保守主义,旨在拯救秉行普遍主义、世俗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理念的后现代西方。它亦着眼于从内部挑战后冷战时代居于支配地位的全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代之以一种以国家主权和利益为优先原则、尊重全球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世界秩序观。
1月19日,俄罗斯东正教迎来主显节。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州,全身三次浸入冰水中,完成洗礼仪式。图自路透社
一、“传统价值观念”与“后现代”欧洲
如前文所述,在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内,俄罗斯保守主义发展成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作为俄罗斯保守主义话语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倡导成为一种新风尚,并逐渐演变为一种跨国的普遍现象,在国际政治和道德话语空间当中占据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
“传统价值观”叙事不仅重塑了俄罗斯社会的某些公共与私人领域,而且在俄罗斯国家的安全与外交政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就社会影响而言,最为典型的表现是2013-2014年间相继出台的新立法和政策,如禁止同性恋宣传、禁止侮辱信徒宗教感情、禁止外国同性夫妇收养俄国儿童等。
就外交与国家安全而言,2015年《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将“维护传统价值观”视为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最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以及在中东地区所推行“宗教软实力”战略,为俄罗斯的叙利亚行动增添合法性。除此之外,这种叙事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极右翼人士或政党(以史蒂夫·班农、帕特里克·布坎南、法国“国民阵线”前主席马琳·勒庞等为代表)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而在国际上赋予了俄罗斯“先锋卫士”的角色。
一方面,与西方极右派观点趋于一致,俄罗斯保守主义话语以一种二元对立的方式建构出“真正的”与“虚假的”欧洲。反世俗主义、维护基督教价值观和宗教传统的俄罗斯代表了前者,而世俗的、秉持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布鲁塞尔”是后者的体现。另一方面,与西方极右翼普遍持有“反移民”“疑欧主义”(Euroscepticism)等鲜明立场不同,俄罗斯保守主义对“传统价值观”的推崇,既鲜明地体现了其悠久的弥赛亚传统——保护与复兴欧洲文明的特殊使命;又体现了它对后现代欧洲存在的种种社会痼疾的深层反思。
- 原标题:李艳龙:全球视野下的俄罗斯保守主义转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国批准第3种新冠疫苗,单针接种
2021-02-28 08: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八个敏感问题,中国驻加拿使馆一次说清
2021-02-28 08:31 -
沙特为首的多国联军拦截一枚弹道导弹
2021-02-28 07:36 也门局势 -
缅甸外交部宣布将驻联合国大使觉莫吞开除公职
2021-02-28 07:28 缅甸局势 -
美国新增确诊7.4万例、死亡1793例
2021-02-28 07:24 美国一梦 -
收到加拿大感谢,印度网友评论亮了
2021-02-27 23:41 -
刚被我大使严厉批评后,这个“美国后院”又乱了
2021-02-27 22:44 -
钓鱼岛问题,日本被美国“耍”了
2021-02-27 22:04 钓鱼岛持久战 -
拜登:将发生“重大变化”
2021-02-27 21:27 阿拉伯之冬 -
美国11岁女孩返家,发现父母因新冠去世
2021-02-27 20: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缺芯”,反华议员盯上台积电
2021-02-27 19:49 中美关系 -
《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刊涉疆错误文章,我使馆驳斥
2021-02-27 18:20 不列颠 -
美国又来当“世界警察”了
2021-02-27 17:45 美国政治 -
国安法震慑下,乱港NGO逃离香港
2021-02-27 14:56 香港 -
对中国科技企业,拜登要走特朗普“老路”?
2021-02-27 14:54 中美关系 -
美保守派政客年会:为特朗普“塑金身”
2021-02-27 12:01 特朗普 -
美政府公布调查报告:沙特王储批准杀害卡舒吉
2021-02-27 10:28 -
2艘部署在中东的美国军舰暴发新冠疫情
2021-02-27 10:13 美国一梦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介绍脱贫攻坚成就和经验
2021-02-27 08:52 扶贫攻坚战 -
张军大使在缅甸问题联大非正式会议上阐述中方立场
2021-02-27 07:55 缅甸局势
相关推荐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35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05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43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27“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8最新闻 Hot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