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中企在缅屡遭挫折,谁在推波助澜?
观察者网:可以看到,我国在缅甸的多个投资项目都曾遭遇波折。2011年密松水电站被缅甸叫停,2012年莱比塘铜矿项目引发反华抗议,是典型的例子。这背后,西方反华势力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刘宗义:西方的一些势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非常负面的作用。因为缅甸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我们通向印度洋最便捷的通道。所以西方对中缅关系非常关注,对中国公司在缅甸的业务发展也持警惕的态度。
针对中国的项目,甚至会炮制一些莫名其妙的说法,比如说密松水电站的所在地是所谓的“克钦族的圣地”。这就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话题,因为当地老百姓都不知道那个地方是他们的圣地。
而这次缅甸发生军事政变,这个事情和中国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中国最近几年与缅甸关系发展比较顺利,我们也不希望看到缅甸局势动荡,但是西方NGO又强行把这一事件和中国建立联系。
配合美国重返亚太的构想,一些势力会借机在东南亚掀起反华浪潮。对此,我们应该在周边外交上做好准备。
观察者网:目前,缅甸局势仍不稳定,中企在缅甸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层面的问题?
刘宗义:这次的事情,暴露出了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我们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必须对当地的风险有认真的评估和管控。对于企业而言,要配置安保人员或者是安保公司,进行必要的防范。
再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地让当地老百姓真正接纳我们。西方资本走出去靠的是坚船利炮,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应该寻求什么样的范式?这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美英日印等国对待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不是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而是用不对称手段,用政治和军事手段,打压中国企业和中国的资本。
这次受到冲击的纺织企业提供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对缅甸当地的就业、社会经济发展有很正面的作用。照理说,当地人应该成为这些企业的保护者。但现在,我们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表现。
观察者网:回头看莱比塘铜矿项目引发的冲突,宗教因素在其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这其中也有极端宗教势力的挑唆。比如,缅甸极端佛教组织的领导者维拉督就曾借机大肆宣扬中国企业是掠夺者。在缅甸反华情绪的酝酿中,宗教是否也成为了一个被利用的工具?
刘宗义:只要我们尊重当地的宗教习俗,这个不是太大的问题。
缅甸是一个佛教社会,僧侣有着极高的社会威望。在历史上,确实有过宗教势力影响缅甸政局的情况。但这次没有出现僧侣走上街头抗议的情况。
实际上我们中国近几年在缅甸投资和经商的过程当中,对于当地的这种宗教信仰还是非常尊重和重视的,并且两国佛教界也是有联系和互动的。
莱比塘铜矿资料图,图自央视网《远方的家》。
观察者网:“民地武”的存在是缅甸内政中非常敏感的一个问题。这一支力量的活动,对于中缅油气管道的安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缅关系都有影响。缅北难民问题也曾被西方利用,大肆炒作,来挑拨中缅关系。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刘宗义:缅北的问题很复杂,有些势力和西方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说在克钦,这个地方很多人是信仰基督教的。有些地方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甘愿做西方的代理人的。
我们不希望看到缅北陷入动荡,我们也希望缅甸政府能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分歧,达成协议。但问题就是这里边牵扯了很多历史与现实的因素,涉及到多方势力的博弈。
一个就是刚才我提到的缅甸政府和军队所持的那种大缅族主义。第二个就是当地少数民族对于他们自身权益的保护和争取。第三个就是外来势力的干涉。
我们也一直在积极地促谈,专门安排特使出访缅甸商谈缅北问题。在缅北问题上,我们所能发挥的是一个积极的桥梁作用,但绝不是决定性作用。可缅方的认识跟我们有很大的差别,他们认为缅北的力量是我们支持的,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崔天凯:中方不指望一次对话能解决所有问题 并没有过高期待和幻想
2021-03-18 07:01 中美关系 -
-
哈萨克斯坦终止阿斯利康疫苗引进谈判
2021-03-17 22: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缅甸军方扣押一名与索罗斯基金会有关的财务人员
2021-03-17 22:17 缅甸局势 -
我驻日使馆:日美抹黑攻击中国的做法毫无道理也不得人心
2021-03-17 22:05 日本 -
人民日报钟声:奉劝美方收起政治恫吓的把戏
2021-03-17 20:08 中美关系 -
仇恨犯罪?美连环枪击案致8死,6名死者为亚裔
2021-03-17 19:52 美国一梦 -
“美日2+2会谈为中美对话渲染火药味”
2021-03-17 19:40 日本 -
“中国全场紧逼,中美竞争前线就在美国本土附近”
2021-03-17 19:23 中美关系 -
日本首现变异新冠病毒死亡病例,感染路径不明
2021-03-17 18:38 日本 -
一天内6名亚裔遭袭,她竟称“警惕中国”
2021-03-17 18:35 海外华人 -
美墨边境出现20年来规模最大非法移民潮
2021-03-17 18:34 美国政治 -
乌克兰防长史上首次访日,想让日本在克里米亚掺一脚
2021-03-17 17:48 乌克兰之殇 -
警惕!“毒奶茶”从香港流向缅甸
2021-03-17 17:25 -
美国成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为啥?
2021-03-17 17:18 -
马朝旭副外长同美国总统伊朗事务特使就伊核问题通电话
2021-03-17 16:12 伊朗局势 -
美媒挑拨:拜登对华战略还有个“漏洞”
2021-03-17 16:08 中美关系 -
“移民潮将会摧毁美国”
2021-03-17 16:05 特朗普 -
接种中国疫苗来华可享签证便利,外媒又阴阳怪气
2021-03-17 14:29 外媒看中国 -
妄图“报复”,美国制裁24名中方官员
2021-03-17 14:20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