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成良:贫困的住新楼,勤劳苦干的住土房,大家误会了什么
最后更新: 2020-08-26 10:11:44二是从政策手段来看,过于追求超越地方能力的手段精准化容易造成精准行政困境。
虽然从理念上来看,精准地识别出贫困户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但事实上,精准识别出贫困户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并且其前提是能够保障统一的标准。
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言,尽管是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是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同地区对于绝对贫困的认知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付出极其高昂的行政成本来实现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在一些地区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比如在深度贫困地区,农民之间的分化差异原本就很小,但是地方政府需要按照上级分解的指标来精准识别出贫困户,这一问题就制造了很多基层治理矛盾。
例如某村庄有1000人,上级政府可能分解给村庄200个贫困人口指标,就需要在这1000人中通过倒排收入、社区识别等方式识别出最贫困的200人,给予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虽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来对经济收入等进行测算并将指标分解下去,但是很难保障第201个人就绝对比第200个人贫困,甚至也很难保障第300个人就绝对比第200个人贫困。
越是贫困地区,农民之间的收入分化差距就越小,而依靠这种精准识别方式不仅代价极为高昂,而且实际意义也不大,更容易造成社会矛盾。
以笔者在西南古村调查为例,古村的典型特征是:群众文化水平低,全村近50%的村民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种养殖经营管理粗放,规模小、收益少;群众安于现状,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山林面积广,人地矛盾突出,全村人均耕地约1亩,然而地块不平整,不便机械耕作,生产成本高。从住房情况来看,古村整体上比较贫困:全村332户,有19户居住砖混结构的房屋,多数家庭都住土房。
按照常理,一般能够在村庄中建造楼房的农户家庭经济条件都算不错,而古村依靠自己家庭能力建楼房的仅有6户,其余13户都为贫困户。在村庄中绝大多数农户多还住土房的情况下,这些贫困户率先依靠政策住上了楼房,这使得多数村民、村干部对此都很有意见,“现在建起来房子的,都是有点能力,有点想法的(贫困户)”,“那些真正很穷的人,条件很差的人,给他政策,都无法建起房子。”那些没有成为贫困户、勤劳苦干的农民还是住土房。
三是从制度设计来看,对基层的过度考核与超高标准评估也容易造成扶贫工作乱象。
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扶贫领域的一次全方位尝试,为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政策设计比以往更为周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也都极为重视,对贫困政策的监督频度和力度比以往都要大很多,基层政府的一些小微问题被发现后都会被严肃处理,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地方出错的成本和代价。
对于一线扶贫干部来讲,既要按照政策标准精准地识别出贫困户,又要把上级分解的指标落实下去,还要保障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这些工作之间原本就充满很多张力,除此之外,还要保障落实下去的工作能够通过各级的监督和考核,并最终通过第三方评估,期间的压力和矛盾可想而知。
对于基层容错空间的不断压缩带来的后果是,基层干部为了自我保护,不得不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办事,还要做好各种材料报表等留痕工作。但问题是,基层工作的核心是群众工作,需要面临复杂的社会现实与政策情景,而规则的标准性就决定了其很难去穷尽这些复杂的社会情境,基层在面临无政策可依的情况下,原本有的可以通过发挥自主性来解决,但在容错空间较小的背景下,选择不作为反而更为保险。
除此之外,还有的地方会选择加码完成任务来获得认可。以易地搬迁政策为例,一些贫困地区为了打造亮点,集中大量的资源来建设易地搬迁村庄,甚至有的为贫困户建起两层楼房,配置好基本家电。虽然这样更容易获得农民较高的满意度,但也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更应该注意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扶贫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当前的扶贫政策赋予了贫困者前所未来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还需要贫困者自身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的国家扶贫能力转型,既是在解决转型与发展所伴生的社会矛盾问题的过程,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架构不断调整以适应新阶段发展形势与任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反贫困道路仍然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探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
-
习近平与经济特区的不解之缘
2020-08-26 09: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
香港两名反对派议员被捕
2020-08-26 08:34 香港 -
国家卫健委:新增15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0-08-26 08: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脱贫县花7.1亿建豪华中学,却欠数百人工钱?
2020-08-26 07:54 基层治理 -
-
台风“巴威”或罕见直接登陆辽宁,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
2020-08-26 07:08 极端天气 -
美驻港澳总领事馆一美籍职员在街头被打
2020-08-25 21:41 香港 -
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李强今天出席了这个重要会议
2020-08-25 21:25 -
《黑神话:悟空》专访:用世界级水准,讲一个中国故事
2020-08-25 21:01 观察者头条 -
联播+ | 七个关键词速读习近平主持召开的这个重要座谈会
2020-08-25 19:19 中国经济 -
天天学习 |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2020-08-25 19:18 -
总书记推动的改革身边事|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2020-08-25 19: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赵一德当选陕西省省长
2020-08-25 18:22 高层人事 -
TikTok是否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谈判中 外交部回应
2020-08-25 17:44 中美关系 -
中方是否会加入新冠疫苗全球获得机制?外交部回应
2020-08-25 16: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驻香港部队进行第23次轮换
2020-08-25 16:29 香港 -
央行: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2020-08-25 15:50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