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成良:不信99.99%脱贫率?因为你的贫穷和他的不一样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成良】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最近又临近春节,各种扶贫新闻也比较多,难免有些争议。
比如近日,江苏省宣布脱贫率达到99.99%以上,还剩6户、17人未脱贫。不少人调侃自己就是那十七分之一,拖了后腿,也有人认为是被脱贫,数字没有意义。当然,也一些人认为这就是脱贫攻坚实实在在取得的成效,是国家持续性的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夜以继日努力的结果。
2018年3月,江苏省物价局送农资下乡助春耕推进精准扶贫
相对贫困时代,贫困认识更加多元
在相对贫困时代,人们对于贫困的认识和界定更加多元,意味着对国家贫困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阶段,国家设定的脱贫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础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可以说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温饱线标准。
对于中国这样的巨型国家而言,东中西部、南北中部差异都很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基本矛盾。扶贫作为国家行动,既要解决兜底问题,也要解决发展问题,既要考虑区域差异,也要统筹兼顾。尽管中国这些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地区的基础保障还很不够。因此,国家在反贫困中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最基本的底线保障问题。而这一目标对于任何区域都是适用的。
世界银行将人均每天1.9美元的生活标准定为极度贫困线,其测算标准是在吸收各国生活成本差异后,按照2011年购买力平价每天1.9美元计算,这个标准是维持人的生存所需的基本保障线。全球极度贫困线主要是用于跟踪监测全球极端贫困,评估由世界银行、联合国及其他发展伙伴制定的全球目标的进展情况。按照此标准,截止2015年全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总数为7.36亿,其中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贫困人口数量为6.29亿,最多的五个国家为印度、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尔比亚和孟加拉国。
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感知,可以发现尽管中国的“两不愁、三保障”也是解决基础性温饱问题的标准,但是明显要比按照世界贫困线测算出的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好得多。这背后其实就是国家贫困线与国际贫困线的差异,即国家贫困线作为政策话语更加针对区域内的贫困问题进行设定。事实上,对于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而言,这条贫困线的参考意义远远大于其实质意义。
中国土地的宪法秩序保障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国家不仅免除了农业税费,还有各种农业补贴,在此基础上,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农民可以在市场中自由择业,这些为农民家庭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新农合、新农保等制度的覆盖和完善,也为农民家庭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基础保障线。
农民家庭但凡有劳动力能够正常参与社会劳动,务农和务工收入不仅能够满足温饱,还会有一定经济积累。对于那些劳动力无法参与社会劳动的家庭来讲,低保等兜底政策也能维持其基本生活。当然,这些虽然无法保障全体农民发家致富,但是对于温饱等基础保障却有着重要意义。
在区域差异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农民发展和增收虽然还面临一些瓶颈,但是对于江苏这类地区来讲,其经济发展实力远远超越了解决底线标准的能力。也正是因此,江苏的省定贫困线是年收入6000元,比国定贫困线4000元要高出很多。地方政府有能力通过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的发展性政策和兜底保障政策来解决底线问题,这并不奇怪。
扶贫不等于致富
扶贫和致富之间很难直接划上等号,江苏宣布脱贫引起热议的事件充分表明人们对于贫困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分化,这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心态。解决贫困问题底线目标的达成并不意味着就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贫困是相对概念,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一般从经济维度将其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事实上,相对贫困是当前大多数人更为关注的议题。
现代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对稳定的生活不同,现代社会给予了每个个体丰富多彩的目标,并且将这些目标内化为个体的发展价值和人生意义。也正是因此,我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这些期待。而当既有的手段无法解决这一期待问题时难免产生焦虑和压力感,甚至是贫穷感,但绝非饥饿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外交部发言人讲台有提词器还是小电脑?官方揭秘
2020-01-15 07:36 中国外交 -
外教捐5个器官救中国人,受助者组乐队帮他圆梦
2020-01-15 07:32 暖心闻 -
贵州43斤女大学生病逝后的三大追问
2020-01-15 07:16 -
西宁路面塌陷已致9人遇难
2020-01-15 07:12 -
武汉通报: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可能
2020-01-15 07:10 医学 -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2020-01-14 22:4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重磅!中芯国际挤走台积电,拿下华为海思14nm代工大单
2020-01-14 22:06 华为 -
这首上海话的嘻哈,有没有唱出你心中的上海?
2020-01-14 22:00 上海两会 -
特斯拉是“上海速度”一个里程碑,政协委员定了一辆
2020-01-14 21:46 -
8K+5G!央视春晚创新应用启动
2020-01-14 21:07 春晚 -
“委员时间”开启!8名上海市政协委员回应民生关切
2020-01-14 20:51 上海两会 -
习近平: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2020-01-14 20:30 廉政风暴 -
打着5G旗号的骗局来了!受害者亲述:这些套路千万别碰
2020-01-14 20:27 5G -
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强调今年尤其要聚焦这件大事
2020-01-14 20:08 -
嚯,香港激进分子“清醒”了:撤销议员“美国籍”
2020-01-14 19:54 香港 -
2019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华为第一、OPPO第三
2020-01-14 19:28 科技前沿 -
周迅这短片赚走2020年第一波眼泪 原型的生活更难...
2020-01-14 18:39 -
真香警告!“港独”议员在“撑警”店用餐
2020-01-14 18:35 香港 -
上海宣布2020年2月2日接待新人婚姻登记
2020-01-14 18:21 上海观察 -
上市公司造假遭举报,举报者就是造假作案者
2020-01-14 17:37 股市
相关推荐 -
“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5“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1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61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评论 402“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评论 16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