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前有高铁,后有快递小哥,支线物流在中国飞不起来?
最后更新: 2024-06-27 17:06:1403. “高光出道”与“柴米油盐”
一方面是中国巨大的实体经济规模和乡村振兴、城乡一体战略带来的巨大需求没有变,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地区市场转化为全国甚至全球市场经济“双循环”的逻辑没有变;另一方面,中国通航经济现有体量有限,走美国通航模式永远无法对抗其先发优势;复杂矛盾下,技术带来新的变量——电动化、智能化大趋势,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首先,电动化带来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变革,不但先发玩家大量的专利壁垒化为乌有,而且电动机的便宜易得,结构简单,使分布式推进的气动构型成为可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道路。
其次,电动化带来航空产业链的革命,整个供应链、维保、管理体系基本要从头再来,大家站到了同一起跑线。
第三,智能化叠加电动化能够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大幅弱化了中国和广大后发国家缺乏飞行员的劣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顺丰作为“早起的鸟儿”,从2017年开始动作频频。
其愿景是,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打造业载150公斤—3吨级中大型无人机生态,实现与顺丰航空物流网络干支对接,助力顺丰集团构建“干线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 的三段式航空运输网络,实现36小时快递通达全国。
作为国内物流巨头,手握大量真实需求数据,内部将其提炼为核心的两条:第一,在所有快递业务中,有可观比例是价格相对低敏、时间高敏型业务,较适合航空物流;第二,在任何地区只要每天产生适量货物,发展支线航空物流的经济账就算得过来。
在2017年年底,顺丰参股的朗星无人机公司联合中科院、中航工业618、热物理所等多家老牌厂所,完成基于P750XL的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首飞,AT200最大载荷能力3.4吨,有效载荷1.5吨,不但是全球首款吨级货运无人机,而且续航时间长、起降能力强。然而,由于地缘政治等原因,该款飞机无疾而终。
AT200吨级无人机数据 图源:炼石航空官方网站
同在2017年底,腾盾科技携手顺丰、华为,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物资快速投递演示验证飞行。
这架如今在抖音上火出天际,本身就是察打一体的“双尾蝎”,2017年底丰鸟和腾盾在云南一个偏僻机场里的试飞活动,引得2024年抖音上的自媒体们集体高呼“工业大摸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两架飞机就技术层面来说,都是好飞机,然而它们虽然承载了顺丰丰鸟的高光出道,却难以担负日常运营的柴米油盐。
拿腾盾来说,虽然它的设计载重有1.5吨,比较符合支线飞机的运输量,但它的军用出身导致其货舱容积只有5立方米,这意味着每立方米要装300公斤货物,才能发挥出它的设计商载,对于快递物流行业来说,每天拉“铁疙瘩”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腾盾使用4发活塞发动机,不但运维成本很高,而且只能喝航空汽油,众所周知,除了美国之外,全球的航空汽油的价格都大幅高于航空煤油。
丰鸟的主力机型之一,是飞鹏98(FH-98),它实际上是“一代神机”运5的改版机型。低空稳定性好,适合农林植保,1.5吨业载号称“飞机中的拖拉机”。
然而,这架首飞可以追溯到1947年的“太爷爷辈”飞机,配备的是波兰产的老式单发活塞发动机,我国年产量只有5-6架,一次飞行后,有时要长时间AOG检修,种种困难之下,飞鹏98显然难以担当“主力”大任。
04. 顺丰,是否需要亲自“造轮子”?
尽管研发新机型不太顺利,但利用赛斯纳208这一成熟机型,顺丰方面近期相继开辟了海南儋州-珠海、青岛-北京低空货运航线,实现了荔枝、大樱桃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区向销区上行的全新模式,面向生鲜物流场景,顺丰旗下深耕末端小型无人机的丰翼科技,也在近期深度参与到无锡水蜜桃上市季,丰翼方舟150无人机每天执行7-8次飞行任务,每次单程飞行约4公里,可以第一时间将水蜜桃运输到集中交易市场,为农户采摘、包装释放更多时间。
在业内资深专家看来,这充分说明顺丰对中国市场真实需求的感知没有错,其“三段论愿景”也没有错,真正出问题的是航空器研发环节:顺丰以物流运营商的角色,在缺乏制造业基因的情况下,贸然投入自己不擅长的机型研发领域。在一些其他领域奏效的垂直整合,并不一定适合航空,实际上,全球没有哪家飞机运营公司会自行研制飞机,也没有哪家飞机研制公司会涉足运营领域。
以目前美国支线物流航空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赛斯纳208“大篷车”飞机为例,这款飞机的诞生始于1979年,当时,联邦快递对一种新型货运飞机提出了需求,赛斯纳本来在60年代末就计划逐渐退出螺旋桨飞机市场,转而开始研发涡扇公务机,朝更高利润的产品转型,但联邦快递的大量订单承诺(300架飞机)使赛斯纳得以重新考虑其市场策略。
赛斯纳208“大篷车”飞机 图源:网易新闻
联邦快递根据其典型业务场景提出需求,研发过程中始终与赛斯纳深度沟通,最终促成这款载重1吨左右(官方数据最大载重2005公斤),航程1000公里(官方数据最大航程1680公里)的飞机,“大篷车”的外号形容其不仅结实耐造,而且大肚能装。美国联邦快递的典型场景是每天晚上10点前,由大量赛斯纳208飞机从各地把货物运到其枢纽孟菲斯,在这里重新理货周转,装上干线飞机飞往各大城市,在清晨降落,再从干线飞机把货物转到支线飞机,飞到各地。
从1982年开始项目实施,塞斯纳208系列飞机的生产一直持续至今。根据2021年的数据,累计交付数量已超过3500架,目前的年产量维持在80至100架之间。这种飞机在技术上并无过人之处,但今天占据美国国内相关细分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不仅帮助赛斯纳巩固了其在通用航空市场的地位,也满足了联邦快递快速扩张的业务需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OpenAI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周鸿祎发声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专稿|不顾一切的脱钩:美国国会为何瞄准这家中国企业
2024-06-25 09:54 -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4-06-24 17:46 -
“NASA和波音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但仍发射了火箭”
2024-06-24 16:23 -
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国家最高科技奖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纯度达99.9%!中国团队实现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2024-06-23 08:07 观察者头条 -
全球首台!这一重要装备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国精造 -
专稿丨鸿蒙与安卓彻底切割,未来胜算几何?
2024-06-21 19:35 华为 -
“加拿大决定跟,但也怕…”
2024-06-21 18:08 -
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突破性新疗法
2024-06-21 07:27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4日开幕,特色亮点抢先看!
2024-06-20 16:0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2024-06-19 15:17 能源战略 -
“千里眼”最大“角膜”:相当于把北京五环内地面平整到高低差小于1毫米
2024-06-19 09:10 中国精造 -
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上海建成运行
2024-06-19 08:15 -
“美国在核电技术上落后中国10-15年”
2024-06-18 16:42 -
黄建新被AI修复开国大典画面惊到:完全变了
2024-06-18 09:05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